個人簡介
王 亮 中國當代藝術家1962年生于中國.沈陽,自幼隨父學畫,國家一級美術師,1984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200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市場管理研究生國際課程班、2010年結業與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油畫高級研修班、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職工書畫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席、沈陽市華僑美術家協會會長、沈陽職工美術家協會主席、沈陽東方美術館館長、職業畫家。
曾多次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及參加藝術家聯展,作品為多家國內外媒體報道,其中1988年與另兩人合作的長卷《龍的足跡》(長305.5米,寬1.75米)曾獲國家級一等獎,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三十余家中外媒體報道,并被央視評為《華夏一奇》。
1997年赴巴黎舉辦王亮“探索?夢境風景”展。
1999年赴西班牙邦普羅訥舉辦“熟視有睹”王亮創意風景展。
2007年北京七九八圣弗洛爾藝術空間舉辦《一網打盡》王亮抽象繪畫展。
2008年沈陽東方美術館舉辦《人與網》王亮抽象表現主義油畫展。
2010年在沈陽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網絡時空-王亮抽象藝術展》。
2012年1月23日,參加法國巴黎盧浮宮《首屆中國美術作品邀請展》并任此屆展覽的策展人。
2012年5月赴新加坡,于新聞與藝術部藝術空間舉辦《迷失于覺悟》王亮油畫作品展。
2016年赴臺灣, 于甘樂阿舍美術館舉辦《禪悟之境》王亮繪畫作品展。
2018年1月參加臺北國際原創藝術作品展。
2019年5月參加中央美術學院遼寧校友會美術作品展。
王亮博士,近年來先后出訪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俄羅斯、英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度等國及港、澳、臺、東南亞地區進行學術交流。
近年來,王亮的繪畫在注重對于抽象表現主義探索的同時,也更加重揭示了人類對于靈魂、肉體、文化與環境的踐踏和毀滅,他力求通過自己的作品,給人以警示和覺悟。為此,他創作了以表現網絡時代人類生存現狀為主題的一系列作品,且在繪畫技法上不折手段的進行創新嘗試,他用畫刀大力甩出燃料強力射線在“網絡時空”系列作品中形成了似天羅地網般的網線,從而形成了王亮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獨特語言和風格。
作品欣賞
參禪、悟道、修行——王亮的油畫藝術
皮 力
王亮的油畫有兩點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他著力塑造的參禪修行者形象,一個是他用油畫作為媒介,畫面卻采用了類似中國畫水墨意象的表現形式。在王亮的畫面中,反復出現修行者參禪打坐半側的背影,描繪修行者的筆觸依稀可見,從而使目光能夠聚焦,形成畫面的視覺中心。其余的部分則融入水墨趣味,疏散,淡化,虛化,修行之人與背景消融為一體,形態無羈,幾乎沒有可辨的形象,可謂大象無形。
王亮將修行者的形象置于不同背景之中并從不同角度反復表現,是有他的深刻用意的。題材是一種內在的需要,與生命的氣息相同。畫面中的物象往往承載著畫家的精神寄托,是畫家精神情感的外在表現。在繪畫過程中,畫家的思想往往融合到形象中,對象因此也獲得天然性的表現。對王亮來說,參禪和修行者的形象成為了一種象征,他從中國傳統的“莊禪”哲學精神中發掘出這些符號并還原到一種詩意的時空之中。
禪宗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并證入自性,并且預設了一種終極的美學價值,它表現為徹悟存在本來面目時的圓滿。而作為一個真修者,都想通過參禪的方法,沖破凡圣關,達到解脫,自見本性,轉凡成圣,因此參禪是修行者必下的功夫。達摩作為禪宗初祖,歷代受人敬仰,許多畫家以達摩的生平為題材,創作了許多他在中國傳法事跡的作品。相傳達摩在嵩山在一個石洞中,面對石壁,端正坐在那里,兩腿曲盤,兩手作彌陀印,雙目下視,五心朝天入定。開定后,他就起身作些活動,待倦怠恢復后,又是坐禪入定。就這樣進行了長達九年的面壁修行坐禪。
“禪”或“參禪”,是我國美學史、藝術史、文學史、思想史等等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表現參禪修行的道釋畫自古有之,是中國古代人物畫中一個成熟的畫科。唐代末年,佛教漸衰,唯禪宗一派在五代、宋代、明代時期獨盛一時。
“禪”與“悟”在宋代廣泛流行,明代以禪宗人物為素材的禪門機緣畫則更盛。士大夫知識分子談禪成風,就繪畫來講,畫家們由于受了禪宗思想的影響和啟發,使畫風一變唐以來過分嚴謹裝飾的面目,并以簡疏明快的筆調及水墨技法,充分體現出了“禪”的意味,開創了中國水墨畫一派新的表現風格,對中國水墨寫意畫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王亮的創作正是沿著這個線索展開,表現修行者參禪打坐的情形,并將其置于氣息氤氳,神奇變幻的背景之中,這形成他了的獨特性。他是從自我出發,修行者的形象無疑是自我的暗示。一方面是意象的表現,一方面是孤守自己的內心世界的修行,不經意間,王亮從中國哲學和繪畫中發掘的傳統符號成為自己內心世界和精神的表現。前者是顯性的,而后者是隱性的。表現這一類題材的作品很多,因為這是歷代人的冥想和思考,內省和靜悟,問題在于怎么來表現,因為這個題材本身是輕盈而虛無的,其本身往往就是與傳統的油畫對立的。
王亮沒有直接挪用道釋畫中傳統的形象,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墨意象,用油料稀釋清洗的油畫技法,使人物置身于具有精神象征性的空間,更加突出了創作的主題,從而實現了從自我表達到視覺經驗的轉換。他的畫面整體采用了水墨的意象,因為水墨本身是傳統的語言,不可能直接復制或挪用當代的圖像,但畫面中人物的造型和內容的安排又不免使人聯想到傳統道釋人物畫的場景。
而傳統的油畫不免要受到線條、筆觸及色彩等造型因素的束縛,王亮表現的題材的精神性似乎超出了傳統油畫技法的承受力,于是形式服從了內容,視覺服從了意義,用水墨的意象表現主題,筆觸消融,具有象征內心世界的背景幻化無形。這種融合彼此的語言方式的選擇對王亮來說應該是自覺的,表現中國傳統“莊禪”精神的題材與這種意象油畫的表現形式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本能的使然使王亮在自我表現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
正如王亮的作品所期許的那樣,人的內省和參悟既是現代社會的人們所缺失,也是藝術家個人精神追求的反映。今天我們的匆忙的穿梭在城市的大小街道中,居住在如蜂房一般的樓層中,擁堵于沙丁魚罐頭一般的交通工具中,所有的這些現代生活仿佛剝奪了人的思考及獨處。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自己虛構的激情,同時我們也生活在別人編制的各種激情中,人與人間的交往、生活和工作遵循著固定的模式,由此帶來的種種感覺和本能的退化,和思考能力的消失,模仿能力的提高,反觀能力的缺失,離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精神內核越來越遠,這個現代對人的意義究竟何在,是一個無法掙脫的困境。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王亮選擇把參禪與修行、靜悟畫進他的畫面,外向社會與人生的種種矛盾轉化為內向精神世界的探索,修行者參悟過程的內心世界一覽無余,這也畫出了他內心的真實,王亮的作品也許正想傳達這樣一種傳統的哲學精神,一種想要達到明心見性的內省,實見自性的徹悟和身心和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