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伊始,新冠病毒疫情突如其來,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山水畫大家趙勤玉先生無不密切關注著時事國情,無不努力遵循著規(guī)章守則,將個人滴水之榮辱系于祖國浩瀚之安危。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再沒有哪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人的性情。它贊頌了一種精神,是一種不畏艱難與自然抗爭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咱們前線英勇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的精神。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最先鋒,他們不為小家為大家,在這種惡劣環(huán)境中去沖鋒陷陣,這正是我們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他通過這些山水畫作品來贊頌他們,歌頌他們的這種精神。
向勇士們致敬!向勇士們學習!我們在家隔離防控好,就是對他們的最大支持,也是對防控這種肺炎的一種最好支持。作為一名山水畫家、除去胼手砥足同心抗疫之外,更有滿腔的愛國主義熱情、神圣的民族文化擔當、激蕩的共克時艱情懷!這一切,如今正憑借他手中的筆墨,在硯邊燦然綻放!
藝術簡介
趙勤玉,1963 年生于安徽六安,現(xiàn)居北京,韻玉堂主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自幼習畫,早年學習傳統(tǒng)山水。在軍旅生涯中研習油畫、烙畫。現(xiàn)主攻水墨山水。曾受韓美林、賈又福、郭公達先生親授,以古為基,崇尚宋意,構圖雄渾,用筆凝練,著色簡潔,師古出新。作品《黃山朝暉》被人民大會收藏,《天堂寨秋韻》被中央黨校圖書館收藏,曾在人民日報大廈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趙勤玉山水畫》等。
趙勤玉先生的山水畫,崇尚“返樸歸真”,通過“搜盡奇峰打草稿”,營造“象外”“心畫”的山水畫藝術繼承了中國山水畫傳統(tǒng)。他不僅繼承了從宋元諸家到安徽新安畫派、石濤的文人山水畫傳統(tǒng),而且繼承了現(xiàn)代新浙派及傅抱石、李可染等人的新山水畫傳統(tǒng),他不僅繼承了文人山水畫和新山水畫兩種傳統(tǒng)的筆墨技法,而且涉獵中國古典詩書畫論,重視詩、書、畫的內在關聯(lián),開拓山水畫詩意的境界,不斷從物境、情境向意境升華。
安徽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曾經孕育過新安畫派,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長江、淮河也為他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和創(chuàng)作題材,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他借古開今,融匯中西,在國內外藝壇有廣泛的影響力。他的畫既追蹤前賢,承傳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文脈,又積極探索,融入獨特個性語言,逐漸形成自己特色。他的畫作布局一般格局大,頗見氣勢,但又注重細節(jié)的豐富、繁處的工整、層次的精微,善于將簡潔單純和精細入微相結合,以特有的繪畫語言展現(xiàn)多嬌的江山。
他曾經多次到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去寫生,“搜盡奇峰打草稿”,但這種寫生并不是對自然景觀的機械描摹,而是“搜妙創(chuàng)真”,經過了畫家情感化、意象化的加工提煉取舍,滲透了畫家的真情實感和藝術個性,還有畫家對山川之美的獨特發(fā)現(xiàn)和獨特表現(xiàn)。他在疫期創(chuàng)作了《云山翠瀑圖》、《春山幽勝圖》、《險峰澗圖》、《云崖勝意圖》、《煙露萬頃圖》等多幅巨幅作品。這些作品把山川的靜穆氛圍和奇?zhèn)バ圩耍悍迓栔牛f木崢嶸,飛瀑流泉,云蒸霞蔚,在靜穆中蘊涵著生機,在雄奇中顯露出朝氣。他的畫構圖不拘泥于“分疆三截兩段”的刻板章法,取勢大開大合,境界極其壯闊,起伏穿插變化靈活,氣脈連貫,表現(xiàn)出自然山水的雄渾節(jié)奏和畫家開闊的胸襟與激蕩的情感。
他的筆墨更表現(xiàn)出畫家返樸歸真的本色,他用筆骨力勁健,粗豪沉著,用墨渾厚蒼如潤,濃淡分明。他用筆的骨法“大膽沉厚”“剛正暢達”,有時柔中見剛,深得黃賓虹老人用筆的秘訣,這種老拙沉厚、剛正暢達的骨法用筆,也正是畫家樸厚沉穩(wěn)、剛直豁達的內在性格的外化。他的線剛柔虛實,境界非常高且深入而不地追求形式,他有很深的傳統(tǒng)功力、同時他對生活的體驗很有情感,他深諳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至理名言的內涵,他的山水畫里的山、石、樹木,包括云水,都非常簡練概括,生動,又有生活氣息,又有傳統(tǒng)功力。他的畫注重大處落墨,不事瑣碎雕琢,整個畫面以濃重的墨線勾皴和豐潤的水墨渲染為主,除了緋紅的旭日和峰頂巖面上淺絳設色的霞光,幾乎沒有任何裝飾性的艷麗色彩,接近純水墨的黑白效果,畫出了山川本真的雄魂毅魄,也畫出了畫家本真的質樸性情。
他重視物境的形似,也重視情境的氣韻,更追求物境和情境交融的境界,旨在返樸歸真,搜妙創(chuàng)真,同時表現(xiàn)自然生命之真與藝術生命之真,營造象外心畫的山水境界。他注重對宋元山水畫傳統(tǒng)的鉆研,尤其對融渾靜穆五代的董源、煙林清曠北宋的李成、骨勢雄強北宋的范寬、草木華滋元代的黃公望與松秀韻致的王蒙均情有獨鐘,山水畫不恪守于一家一派,兼具北派山水的雄渾之氣與南派山水的靈秀之韻,既有形質和大度,更有情致和靈性。趙勤玉的山水畫充滿生活氣息,無論是蒼山一隅,還是崇山峻嶺.都極其考究,以靈動之筆造就雄秀山水,蓊郁幽深、靜寂靈韻、沉雄華滋、逸秀可賞,鳥聲濤聲.恍若仙境。
觀賞趙勤玉先生的畫.在領略其清新雋美、沉雄華滋的同時,還能看出畫家為融眾家之長,成自家之法所作出的藝術探索。所謂“境生于象外”,“首先應當承認境生于象,沒有象就沒有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實際上就是生于象而又超乎象的“心畫”。“心畫”被文人畫家解釋為“士氣”。趙勤玉所畫的不同地方的山水,都具有不同形貌和季候特征,也相應采用了不同的筆墨技法。黃山的雄奇,九華山的險峻,太平湖的秋色,峽江的幽深,天山的青曠……都以不同濃淡虛實的筆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煙露萬頃圖》的筆墨濃淡虛實處理尤為精妙。而這些不同地方的山水又都一致呈現(xiàn)畫家個人獨創(chuàng)的風格,渾樸厚重,蒼勁沉雄,真力彌滿,氣質俱盛。
趙勤玉先生作品的最大特點是風格純粹,不含雜質。這里的“純”不完全是指他純粹接受了文人畫的技法,雖然他在這方面有突出的表現(xiàn),在章法、筆墨、意境上力求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人畫的風采,他吸收了西畫的技法,將其巧妙地、不露痕跡地融會在以筆墨為基礎的國畫語言中,形成自己的藝術面貌。平面的空間造型,自由、率意的書寫,放縱中有嚴謹法度,以景寫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筆墨雄渾蒼茫不失滋潤清新,氣勢宏大兼有細節(jié)的精致微妙,畫面富有詩意。這是他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和長期艱苦探索的結
包括山水畫在內的中國畫需要通過寫生以認真觀察和體驗客觀自然并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但直接寫生不是解決國畫創(chuàng)作問題和提高作品意境的唯一途徑。山水畫家能畫真山真水固然是一種本領,但真正的功夫是能寫對真山水有親切感受,寫胸中丘壑。要做到這一點,藝術家更要有廣闊的胸懷,要有吞吐自然的膽識,也就是說要有品格和修養(yǎng)。繪畫是情感的再現(xiàn),有情感的作品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就有靈魂,就能帶給觀者精神上的享受與互動。對趙勤玉而言,山水畫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趙勤玉先生諳熟古代經典,足跡又遍及全國名山大川,飽受自然煙云供養(yǎng),手頭功力和心中修養(yǎng)完美結合,使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達到隨心所欲和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的畫好看又耐看,有品味,有文化內涵。
山本如人意,天地美不言。大自然的靜美才是最純真、最動人的美,大自然中的云海飛瀑才是最富有詩意的靈動,大自然的雄奇瑰麗才是最難以抗拒的魅力。這一切,在趙勤玉的山水畫作品中均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畫是無聲詩,趙勤玉的畫有著令人難以捉摸的詩意,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之境,似信手拈來,無為而為。又如道家所言之"道","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他的山水畫里,暗含生命的哲學。藝術并不是虛無的,是有內容的、有精氣的、真實可信的存在,更承載著藝術家的精神追求和向往。
趙勤玉先生在創(chuàng)作上心無旁騖,不停琢磨。"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歷經了歲月的洗滌,他的作品還在變化,更加趨向于淳樸、寧靜、簡單和統(tǒng)一。
面對趙勤玉先生筆下那無邊蒼然、意境渾然的山水林木,我體悟到了空間的遙遠,也體會到了時空的無限。在一種近乎永恒的氛圍中,山水意象已被畫家轉化為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古今詩心的文化關懷。 趙勤玉的山水畫能立于意,寫于心,筆墨交融之際將自我內心的情感都寄情于山水,畫中細小生活印記的體現(xiàn)讓山水中隱藏著說不完的故事,他崇尚畫外之陶養(yǎng)、性靈之抒泄高過畫中之技巧、紙上之毫末,在山水飄忽若神的線條構造中,心造一片凈土,讓筆墨之間洋溢著祥和與溫潤,筆墨交融、高雅潔靜......(文/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