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瓷”有最優質的材料、最頂尖的技藝、最深刻的歷史印跡,反映的是社會面貌,體現的是一個時代的價值,可以無限使用、傳承保值。
——收藏家 余華
收藏從“走眼”開始
2005年,在上海經營名家陶瓷作品的收藏愛好者余華先生偶然間收購了30件珠山八友和第一批陶瓷美術家的杯子:景德鎮陶研所1960年前后生產的,為國家創作的、級別最高的名家作品。
因為當時不知其價值,余華原價出售給另一位藏家。沒想到的是,經過這位藏家的推廣、展覽等,其中一部分杯子就以高達到數百萬的金額拍賣。
余華說這次是他“看漏了!”他深感陶瓷的魅力和自身知識的缺乏,從此開始陶瓷品鑒和收藏之路。他找尋、翻閱所有關于“567瓷”的史料和工藝,猶如嗷嗷待哺的嬰兒汲取收藏的知識養分。
2013年,余華開始游走于世界各地的拍賣行和博物館,幾近瘋狂地研究、學習以及拍下收藏。他尤其偏愛單色釉瓷,目前已有一千多件藏品。
“單色釉是純粹的火與土的藝術,既簡單又難懂,發色全由窯火控制,大美天成。俗話說陶瓷一張皮一個型,單色釉耐看,我覺得它就像珠光寶器一樣耐人尋味 ”此刻他手中捧著的美人醉斗笠碗,就是他從澳門從一位藏家手里結緣的,是上世紀70年代早期建國瓷廠生產的作品。
陶瓷最關鍵的是原材料。作為最后一批“新官窯”,“567瓷”使用的是最好的原材料制成的胎釉,匯集當時所有的能工巧匠,時代特征鮮明,包括國禮瓷、主席瓷、中南海瓷、外交瓷、展覽瓷等,既有傳承又有創新。
“567瓷”為何珍貴
“567瓷”一般指的是上世紀50至70年代景德鎮14家國營瓷廠和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生產的陶瓷。它在原料、工藝、造型、題材上都與社會大背景相關,出現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反映社會真實面貌的陶瓷精品,被收藏界稱為當代“新官窯”。
這一時期新中國經歷了大躍進、“文革”等重要歷史時期,尤其是文革期間燒造的反映現實題材和時代特征的“文革瓷”,數量極少,只燒制了四五年的時間。“567瓷”可以視作新中國歷史在陶瓷上的珍貴影像資料。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以“建國瓷”為始的“567瓷”生產拉開了序幕。1953年,祝大年、高莊、鄭可、梅健鷹、鄭乃衡、施于人等人開始著手設計“建國瓷”。
北京故宮收藏的清官窯“萬壽無疆”中餐具實物運到景德鎮,作為參照,祝大年等人設計生產了“青白釉硬質瓷青花斗彩牡丹紋中餐具”和“青花海棠紋西餐具”,在景德鎮制成的這兩套共7000余件國宴餐具,全手工成型與裝飾,柴窯燒成。 這反映了中國傳統制瓷工藝技術的恢復與提高, 成其為老一代專家與藝人間合作的高水準陶瓷。
“建國瓷”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由政務院直接組織生產的首批國家用瓷,其規格之高、產品之精美代表當時中國陶瓷最高水平,也是今天收藏的價值所在。
藝術家對于材料的意義
余華最為欣賞的陶瓷藝術家王步先生,于1954年進入輕工業部陶研所工作,“1954-1967年也是王步藝術創作的巔峰時期。”余華認為陶瓷最關鍵的是原材料,沒有好的原材料,繪畫無從談起。
王步當時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加上個人創作的成熟,傳統與當下結合,王步這一時期的創作極具收藏價值。
同樣,“567”這三十年,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有強大的科研實力,還有劉雨岑、張松茂、王錫良等瓷畫高手都在此從事創作,其他十四個國營瓷廠美研室幾乎都有頂尖高手,如為民瓷廠的王希懷、汪桂英,藝術瓷廠的畢淵明、章仕保、吳康、趙惠民等。
他們當中有很多都經過專業的美術教育,得以陶瓷繪畫上展現自己的創造力、文化素養及美學理論。
以最好的材料,不計成本地制作,加之所有精銳藝術家對于創新的渴求,其個人風格、繪畫功底都烙印在了作品中,他們為榮譽而戰,成為“567瓷”最鮮明的個性符號。
時代發展到21世紀,最上乘的高嶺土礦開采殆盡,當代藝術家實力不足,再難創造出像“567瓷”那樣的陶瓷精品。
在物以稀為貴的今天,“567瓷”以其特定的社會和政治背景,特有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特別的時代和歷史旨趣,特殊的生產和創制方式,繼承中有發展,發展中有創新,創新中有突破,無論從工藝價值還是藝術價值來看,“567瓷”獨一無二的珍貴性和創造性都使其成為了十分具有收藏價值的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