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元,陜西子洲人,文鳳堂CEO,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展覽中心創作委員、中國室內高級設計師。作品入: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四屆隸書展、《書法》雜志第六屆書壇中青年百強榜(前100名)、第三屆王羲之全國書法作品展……
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飽含靈性,是情感穿透紙張的深情傾訴,是筆墨承載靈魂的唯美表達。一幅動人心弦的書法作品,必然是書者純真性情的袒露,這性情必然是崇善向美的。而這字里,又無不流露出貫穿始終的情緒符號,或喜或憂,或悲或愁,就如同中國筆墨史詩般存在的那篇《蘭亭序》。就算隔著山河歲月,穿越千年的歷史煙云,我們依然能從俊逸疏朗的筆墨里,感受書圣的情懷與境界,風雅與輕愁。張慶元的作品,飄逸瀟灑又靜水流深,字里行間無不跌宕著書者淡定宏博而又率性灑脫的精神氣質。從他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了張慶元書法中的萬千氣象與廣袤世界。
人們常說字中自有江山。在欣賞張慶元的書法作品時,能看到書法家的成熟與端穩,也頗能感受到他的昂揚與正氣。看筆鋒的剛勁與利落,宛如靜默的山。看線條的流暢與柔美,又如一條流淌的河。一點一橫,至簡至樸,一撇一捺,至純至真。有綿里藏針之勁道,也有肉里剔骨之純粹。風范與意態相得益彰,線條與韻致協調統一。
書法,始于技法,卻不因技法而能藏巧,囿于技法的書法,即便再是嫻熟和流利,那也只是一只照著葫蘆畫出瓢而已,必然拘牽萬狀,毫無生機。書法走到最后,是書者自身生活的品味,學養的涵蘊,以及對生命深層次的覺知與感悟,都澆灌在書法作品的一筆一畫之中。書法與書者的靈魂一脈相通,息息相溶。欣賞張慶元的書法,似乎在與相知多年的好友作傾心的交流。如蒼山明月下,簾外有清風,似在沉吟山河之浩渺,山川之秀美;如疾風吹勁草,野馬踏平川,字里的乾坤,有著張慶元精神世界無限的張力和爆發力。
康德說,美是對功利的刪除。這恰恰是對張慶元追逐藝術追求完美的精準詮釋。藝術之旅從來就孤獨,古今往來之大成者,莫不是耐得住寂寞,沉得住心性,守得住靈性的修行者。很難想象,如果早早帶著成名成家的功利與目的,又怎能潛心研習?然而,上帝從不辜負淡泊而努力的人,專注于藝術的本身,榮譽和成績似乎又都在不經意間不期而至。
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張慶元在靜謐的歲月中,感受著生命與生活的本真。從早期的技法錘煉到意蘊氣息的把握,到對人生自然藝術的悟道,所有的掣肘規矩嬗變為黑白分明的藝術線條和人生的領悟。
心止而觀境,形在紙面,意在筆端。張慶元在書法上向住“晉人之韻,唐人之法,宋人之意”的同時,努力追求著書法的本真之道,他在尋求著自己內心的一種平衡與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