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發展的21世紀
無論是“變革創新”的消費零售領域
還是“流量廝殺”的移動互聯網環境
存量時代的到來
將“會員制”經濟推上了新的風口
生活捕手以付費“會員制”模式
布局線下新零售行業
僅僅以百元的價格
出售其一年期的會員資質
會員在有效期內可以不限次數
享受生活捕手會員平臺商家的折扣優惠
商家類型廣泛
線下場景全覆蓋
滿足生活出行的方方面面
吃喝玩樂都能享受到會員權益
生活捕手平臺直戳線下傳統商鋪
“整體消費率低”
“流量獲客成本高”
“單體運營壓力大”等痛點
創新超前地玩出了“會員制”模式
為用戶提供超值權益
然而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會員制”創新模式
甚至
一些人會誤以為
生活捕手做的是“預付卡”的生意
生活捕手做的究竟是不是“預付卡”呢?
這需要透過表象剖析本質
“會員制”正在不同的場景下廣泛地應用
其背后邏輯及策略含義也不盡相同
直觀通過價格分類
主流“會員制”分為“免費”會員制
和“付費”會員制兩大類
生活捕手會員顯然屬于后者
“生活捕手會員”不具備儲值結算功能
“預付卡”與“付費會員”有一個最大的區別
是否具備儲值和結算功能
預付卡最鮮明的特點即
具有儲值及消費結算的功能
而衡量預付卡價值的核心是其儲值“金額”
而付費會員則不具有這樣的功能屬性
比如說
大多數大型商超的購物儲值卡、禮品卡
即有“先充值,后消費”的明顯特征
不同金額面值的購物卡直接體現其價值
而且具有定向消費的特征
消費者能選擇的范圍有限
新聞報道的預付卡事件也層出不窮
除了全國連鎖的品牌
經常有商家帶著預付費跑路的消息
導致消費者很難相信預付卡
而衡量付費會員的價值高低最主要的標準
則是“會期時間”和“權益范圍”
諸如數字內容領域的騰訊視頻
網易云音樂付費會員
還有知識付費領域知名的“樊登讀書”會員
這些付費會員本身不具有儲值功能
用戶付費購買的是一定期限內的會員權益
“會期時間”的長短和
會員享受優惠、福利或服務的“權益范圍”大小
以及力度決定其會員價值
以“樊登讀書會”為例
其從一開始就是付費會員制
以年度VIP會員提供會員
包括“每年50本新書解讀”
“200多本往期VIP專享書籍解鎖”
“積分兌換”及“商城特權”等系列權益
用戶為樊登讀書會提供的VIP會員權益買單
支付的費用不具有儲值及消費意義
而是一張“門禁卡”
刷卡進門即可享有“權益池”中資源
在這一點上
生活捕手會員非常類似于
“樊登讀書會”全年VIP會員
加入會員即獲得全年時間段內
全平臺開放商家的優惠權益。
“生活捕手會員”與阿里“88VIP會員”的共同點
預付卡的使用一般是限于特定范圍
即發卡方企業或所屬集團
而付費會員則不限于其中
京東發行的京東E卡
其使用的對象范圍僅限于京東商城
京東對此在官網上就有明確的規定解釋
“京東E卡指由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發行的,可以并僅限在www.jd.com上購買自營產品(部分產品除外)或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
而相比之下,
“生活捕手會員”和阿里“88VIP會員”的權益兌現范圍
都并不局限于自身企業內部
而是開放式地覆蓋到眾多合作伙伴
作為在“會員制”探索上從未停步的阿里
在2018年8月
阿里淘寶推出了“88VIP”超級會員
而且“88VIP”會員權益的范圍也遠不止阿里系企業
像三只松鼠、巴黎歐萊雅
迪士尼、必勝客等眾多品牌
也屬于其“超級品牌聯盟”陣營
為會員提供折扣優惠
“生活捕手會員”的權益兌現對象及范圍
也不像預付卡那樣僅限于公司內部
而是開放性地擴展到平臺合作的所有商家
存在“用戶-平臺-商家”這樣的多方合作關系
這里面
每一戶商家都是獨立的經濟主體
與生活捕手之間沒有從屬關系
雙方僅為合作伙伴
又能互相帶來生意
同分一杯羹
類似地
一些年費不菲的信用卡
其實也符合“付費會員”的本質
銀行為信用卡客戶提供
免費或低價的高檔酒店房晚積分兌換
高端酒店會籍
和酒店積分累積等超值權益
可以清晰看到的是
“預付卡”產品與付費“會員制”消費模式
看似行為相似
實則存在本質上的區別
付費“會員制”為用戶圈層提供的權益與服務
生活捕手會員與互聯網電商、數字文娛
以及知識付費類的付費“會員制”一樣
為會員提供城市中吃喝玩樂的超值權益
生活捕手創新的“會員制”玩法
等于是讓用戶買了一張“全年通票”
就能享受各大商戶折扣等超值權益
認清楚這一點
用戶就不會再將生活捕手會員
誤認為是“預付卡”而擔憂
可以安心使用“生活捕手會員”權益
去打卡更多本地吃喝玩樂場所
還能通過分享賺點零花錢
邊玩邊賺錢
是年輕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