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崇寧通寶/四川銅幣
【規格】重10.0g;直徑3.4cm/重10.8g;直徑3.3cm
【類別】錢幣
崇寧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1102-1106年)始鑄,年號錢。崇寧通寶當十型,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其為御書錢。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型皇帝,自創一種全新的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
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當時官造成色在96%-96.7%,高于崇寧重寶、崇寧元寶,而與王莽并稱"錢法二圣",是現在青銅錢中價值最高的兩種錢幣之一。
此枚錢幣錢體厚重,青銅質,綠色銹跡古舊,并有明顯的泥土,擲于水泥地面聲音暗啞,屬于開門的老生坑。之所以謂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錢文四字飽滿,寄廓接緣。"寶、寧"二字冠點長且向左傾;長點"
",斜丁"寧",高走"通"等,與被公認的各譜均載的大字"崇寧通寶"雷同。重10.0g,直徑3.4cm,在眾多錢幣版本中風格獨樹一幟,有非常大的升值潛力!
四川銅幣,是晚清和北洋時期四川省地方政權鑄造的貨幣。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兩廣總督李鴻章奏準在廣東開鑄圓形無孔銅幣(銅元)。次年,清政府諭令沿江沿海各省準許仿造 。光緒二十七年,四川省在成都設四川銅元局,于二十九年六月開工鑄造當五 、當十文面額 銅幣,七月增鑄當二十文銅幣。光緒二十四年,戶部通令各省暫停鑄造銅幣,四川總督趙爾豐請免停,獲準續鑄。宣統元年,度支部下令撤并各省銀銅廠局,趙爾豐再次請求續鑄獲準。四川遂成為宣統年間少數可續鑄大清銅幣的省份。
辛亥革命以后,四川大漢軍政府于1912年4月廢止大清銅幣模板,改鑄"漢"字銅元,有當10文、20文、50文三種面額。1913年,增鑄當100文、200文的銅幣。
民初四川銅幣。幣面正中"四川銅幣"4字,中間為海棠花圖案,上眉有"軍政府造"字樣,下部為幣值,背面中間有個圈,圈內有篆陽文"漢"字,大圈外環18個小圈,象征獨立的18行省,上部為"中華民國元年"字樣,共當十、二十、五十3種。
此枚錢幣稍有磨損保存完好,包漿老舊,重10.8g,直徑3.3cm,雖然歷經滄桑依然色澤自然,文字圖案自然細膩,深淺合適,值得收藏!
該藏品現交于廣東立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網絡市場部專員運作推廣,歡迎各位蒞臨本公司賞析及協商,也歡迎廣大的收藏家到公司了解詳情,如需意向購買,可以到公司協商。
特別提示:以上藏品持寶人托我司誠意出售、歡迎各界收藏家咨詢或出價,圖片均為實物拍攝,若有疑問可預約我司觀看實物!
地址:廣州天河區華夏路28號3901
電話:020-8362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