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作者:陳永新

來源:老趙的記事本

仰天長嘯

長歌當哭

只為祭奠當年浴血奮戰的英勇父輩們

國殤墓園

從來都沒有想過,一篇文章會帶來如此天量的傳播和巨大的影響。

更從來沒有想過,四十年前那青澀少年的文學夢想,借現代傳播方式之力,會以這樣一個悲壯的題材和近乎龍卷風的方式來實現。

同時沒有想到的是:如此廣泛持久的傳播,竟然沒有聽到一絲雜音,只有來自各個層面鋪天蓋地的贊揚聲。

當然,大家也一定不會想到,如此流傳甚廣的文章,竟是出自偏居江南小縣城一隅的一個僅有村辦高中學歷的小商人之手。這樣的境況,不敢說絕后,至少也是空前。

我五十八年人生經歷所得到的所有贊譽,都不及此文章帶來的贊譽于萬一。

盛況之下,我卻反而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心中殊無歡暢之感。因為我十分清楚,拙文的流傳,不是我有多感人的壯舉,多優美的文筆,那是拜365萬抗戰犧牲的忠勇將士忠魂所賜,忠魂飄蕩于中華大地上空,終于有機會與仰望星空,未忘恩義的百萬讀者有了一次深沉的對視!而我,只是在恰當的時機,以合適的方式,做了一回那段悲壯歷史的搬運工。

敬仰英雄,毋忘歷史!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古時文人行文,常有寫后記或跋之習慣,記錄創作動機,寫作過程及發布后的社會反響。短文雖拙,卻也敝帚自珍。今仿古人之風,鸚鵡學舌,也寫上一篇《后記》,既向公眾直抒胸臆,也算對閱讀過拙文的百萬讀者有所交待。

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紀念碑

我們一行六人,歷時十四天,自駕行程八千公里的尋訪祭拜忠魂之旅,事先是做了一番功課的,全民抗戰十四年,僅正面戰場大會戰就二十二場,大小戰役戰斗不可勝數,哪怕以畢生的精力去祭拜也是掛一漏萬,所以我們只能選擇至為慘烈又具有重要意義的六處血戰地,以石牌始,經常德、衡陽、騰沖、緬甸密支那,以龍陵松山終。我原打算回來后整理一下頭緒,慢慢寫一篇記錄此行及宣傳抗戰功績的文章。但十四天的尋找忠魂之旅對我內心產生了撕心裂肺般的強烈震撼,以致于回來后的三四天里,我天天腦袋嗡嗡作響,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滿眼晃動著血戰場景,滿耳回蕩著廝殺聲,久久無法釋懷,無法排遣。我當時覺得整篇文章已如潮水般要決堤而出了,于是從第五天開始動筆,用了三個晚上時間一氣呵成,中間幾乎未作任何改動。

盛夏之晚本就十分疲倦,我又不會電腦打字,只能端坐桌前,奮筆疾書。寫至半夜已疲憊不堪,但手中之筆卻停不下來,干脆半躺在躺椅上,膝上墊著一本雜志,上面鋪開白紙,眼含熱淚,筆走龍蛇,夜深人靜中,只聽得筆尖沙沙作響之聲,寫到動情處,熱血涌將上來,似乎要將胸膛沖破。

寫完最后一個感嘆號時已是后半夜,我推開窗戶,但見半天殘月,凄清如許,念及今晚慘白月光同樣殘照長眠于異域野人山的5萬孤魂,悲中從來,情難自抑,滿腔悲愴無處宣泄,長嘯一聲,抓起桌上的鋼筆奮力擲向窗外……

國殤墓園

完稿后,我照例又請智國兄為我作了排版并借其公眾號《老趙的記事本》首發。我將此文發朋友圈前寫了簡短的幾句引言:

“……本人幾十年來從未為自己及企業做過任何形式的宣傳,也不愿被關注,但365萬忠勇將士的鮮血不應該被遺忘。因為我們世世代代欠他們還不完的恩情!

時隔半年后的今天,雖然文章大火,但我仍是同樣心情。

盡管預感此文發布后閱讀者不會少,但火爆程度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預計。

至七月底,僅公眾號顯示的閱讀量已逾6萬,尤以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日當天就超萬,創下了私人傳播方式的天量。一個月內,國內著名網站騰訊、搜狐、新浪微博紛紛轉發。

十月十日,拙文被關愛老兵的同道中人傳至《印象貴州網》后,幾乎產生了核裂變式的擴散。國內重量級的今日頭條、網易當天轉發。尤為令人感動的是:一向以莊重著稱的《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人民號也在當天全文轉載。此后幾天又有十二家國內網站紛紛轉發,遠在美國的華人報紙《伊利華報》及兩家華人網站云之南華人頻道及波特蘭華人網也加入了轉發大軍。至十一月十日,臺灣《海峽兩岸》雜志也以十一頁的篇幅全文刊登。

至此,國內共有十九家網站轉載拙文,除鳳凰網外,知名網站幾乎實現了全覆蓋。僅《人民日報》人民號及《印象貴州網》有數據顯示的閱讀量已分別達到46萬和11萬,粗略估計,閱讀量已遠超百萬。

《印象貴州網》《人民日報》網站等轉載此文

值得一提的是,我對現代傳播方式的認知十分粗淺,此前與上述所有網站、報紙、雜志素不相識,從無交集。眾多媒體轉發此文,大概是他們覺得值得一發。

我從來不信迷信,也不信鬼神,但此時我卻多么希望人死后有心靈感應。

忠魂浩蕩,長風浩蕩,飄蕩于中華大地上空的忠魂和游蕩于緬甸戰場的異域孤魂,如果有心靈感應,知道時隔近八十年之后還有這么多受他們蔭庇的子孫后代在記掛、感恩他們,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國殤墓園

感謝所有刊登、轉發過《尋找飄蕩的忠魂》的網站、報紙、雜志,是你們的擔當精神和大力傳播,使更多的人知曉那曲同仇敵愾、全民抗戰的泣血悲歌!這段歷史已經漸行漸遠了,如果有許多民眾在安逸富足之余,尚能偶爾憶及當年為國征戰血灑疆場的先烈,大眾傳媒的力量居功至偉。

盡管所有網站都無一例外的在文末要加上一段“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本網站僅提供發布平臺”。我知道這是網站為規避政治、法律風險的慣常做法,而且對所有文章都一視同仁。縱是如此,我也已感激涕零,敬佩莫名!同時,這么龐大的閱讀量也足以說明:公道自在人心!

美國華人報紙《伊利華報》等報刊轉載此文

我從小就聽聞文責自負的規矩,今日更深諳此道。英勇父輩們為保家園不為外敵蹂躪,生死都已置之度外,我們受恩澤的后輩為緬懷英烈做番祭拜寫點小文讓子孫后代永感大恩這是常人應有之義,憑良心行事,何憂之有?用胡璉將軍的話說,“吾何惴焉?”只要能為宣傳抗戰,關愛老兵盡點微薄之力,我個人得失不足掛齒,個人榮辱又何足道哉?

《尋找飄蕩的忠魂》手稿被諸暨市人民銀行行長呂永華先生要求收藏。他一提出,我不假思索的送給了他。后來文章大火,他開玩笑說:“今后你成大作家,我靠你的手稿可養下半輩子了。我答曰:“但愿有那天”。

當然,他也知道,我根本不會在乎是否成為大作家或小作家,但是如果因此文而使千千萬萬的人敬仰英烈,銘記歷史,那真是我祖上積德,燒高香了。

中國遠征軍名錄墻

文章發出后,朋友圈及公眾號里的留言十分精彩、感人。我感嘆:留言的水平早已超出正文。留言眾多,無法一一羅列,讓我摘錄幾段最為出彩及最有思想的吧:

中國遠征軍總司令衛立煌上將孫女衛修寧大姐留言:您為還原抗戰歷史及關愛老兵所付出的心血和大愛,歷史會記住的。

國軍102師師長柏輝章中將孫女柏梅大姐留言:情懷深重,感人至深。

中國遠征軍新一軍50師師長潘裕昆少將外孫晏歡兄兩次轉發此文并留言:壯舉、雄文,感人肺腑,熱淚盈眶。

抗戰中叱咤風云的飛虎隊王牌飛行員,88次升空作戰,擊落6架日機,自己也數次被日軍擊落,大難不死的功勛飛行員吳其軺之子吳緣大哥留言:不能忘記也不會忘記的中華民族的忠魂!(吳大哥滿門忠烈,四伯吳其璋犧牲于密支那,所以他幾十年來只做尋找關愛老兵一件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正軍級退休干部留下了非常精彩的留言:

這篇文章的分量很重:沉重、厚重、鄭重、莊重!字里行間翻卷著歷史風云,回蕩著民族正氣,激揚著家國情懷,令人震撼、令人動容。在那場決定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中,無論哪個黨派,為國血戰、為國盡忠、為國捐軀的烈士們都是永遠不能忘記的。從此文中,又一次感受了抗戰時期正面戰場的慘烈和悲壯,見證了國軍將士的忠勇和剛毅,認識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歷經曲折卻依舊生生不息的原因。謹賦一韻述懷。

七絕

讀《尋找飄蕩的忠魂》有感

江山難覓舊時痕

猶記烽煙碧血魂

一紙雄文揮灑處

千秋正氣映乾坤

國內官方最權威的滇緬抗戰史專家,著名軍旅作家,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余戈先生兩次轉發此文并分別用了以下引言:

壯哉此行、雄哉斯文、奇哉此人!

上蒼派來人間為歷史善后者。

(仰慕已久、素未謀面的余兄作如此至高評價,愧不敢當。)

國內民間最權威的中國遠征軍戰史專家,曾數十次去緬甸尋找戰爭遺跡的戈叔亞先生留言:陳兄此文蕩氣回腸,看出陳兄苦心,謝謝!

著名滇緬抗戰史田野調查專家,民間學者章東磐先生留言:兄此行串起了抗戰史上最悲壯的幾處地標,使地理染上了歷史的血色。

著名城市形象片導演,滿腹經綸、文采斐然的 高小龍先生轉發此文時留言 :江南出文人、雅人,這些年也頗見識了幾位如本文作者陳先生這樣情懷熾烈的義人。

北京一所名牌大學教授有感于多種渠道讀到拙文、留言:凡有井水處皆歌陳文。

曾為記者、現為律師,一直自謙為我弟子,其實文才堪為我師的方煉先生留言:陳老師此文,黃鐘大呂,筆底波瀾,夜深人靜中讀來,竟分明聽見血管中熱血呼嘯的聲音,這樣的閱讀體驗,違之久矣!

曾為名牌大學生,現為諸暨私營企業主的錢鵬宇先生留言:陳老筆下的民國風骨不應該只是我們的過去,而是我們未來應有的樣子。(居然第一次被人稱作陳老)

一位留名叫成忠的網友留言:這才是作家,文學家,時代的吶喊者!(什么家都不是,只是吶喊者)

滇緬抗戰重要戰場云南龍陵縣楊縣長通過一位現役將軍朋友引薦加了我微信,對我們尋訪忠魂之旅表達了敬意。龍陵是國內少有的保存抗戰遺址較多的地方,我給這位年輕的縣長發了短信,說:年輕代的政府官員中只要有你這樣關注歷史的人在,抗戰的歷史就不會消亡。

刊有《尋找飄蕩的忠魂》的雜志《海峽兩岸》

抗戰勝利至今已七十四周年,當年即便是二十歲的小伙子,活到現在也已是油盡燈枯、風燭殘年了。我自十年前開始參與關愛老兵從未間斷,此前幾乎都是悄悄進行。我對被資助的老兵們唯一的要求是千萬不要提我名字,對任何關愛老兵公益機構的捐助也最多讓他們登記為陳先生。但文章發表后,我痛感先賢犧牲之壯烈及幸存于世老兵之珍貴,覺得應帶動更多的力量來關注歷史、關愛老兵,所以,我的想法稍有改變。不久前,當我們諸暨關愛老兵志愿者團隊負責人周勇先生征詢我今年的捐助是否留一下實名時,我略加思索,給他回了一條短信:我們憑良心行事,正大光明,不必再遮掩了。

尋訪忠魂之旅回來后,我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進行了相關的活動,我覺得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給老兵以最后的尊嚴,哪怕是遲到的尊嚴,不亞于一場救贖,只有這樣,我才于心稍安。

我提早半年向諸暨的二十五位幸存抗戰老兵發放了本計劃安排在年底的慰問金,每人一萬,去年年底是三十位,也是每人一萬,僅半年時間就走了五位,所以我不敢懈怠,打算直到將老兵全部送走。

常德的志愿者與我聯系,說讀了我的文章十分感動,并說有一個參加過常德會戰的老兵生活貧困,常德志愿者每年送每位老兵300元。我給其回復:請迅速查明老兵身份,如參加常德會戰就幫我送1萬。我打算:如是余程萬將軍八千虎賁之師打到最后的200個虎賁種子之一的,就奉送5萬。老人家很誠實,坦陳不是虎賁種子,我即匯了2萬,1萬送會戰老兵,另1萬囑常德志愿者酌情分送其他老兵。

文中提及我們諸暨的老兵黃森,也是參加過常德城外圍救援的79軍上尉連長。諸暨幸存老兵中參加過著名慘烈戰役的以他為甚,所以我對他有了一份特別的敬意。文章發后不久恰逢端午節,有朋友給我送來一個四斤重的野生大甲魚,我立即請周勇將甲魚送到黃老家中。黃老當場給我打了電話,九十六歲仍中氣十足,說:“你送來給我吃干什么?我都九十多歲的人了,你這樣的大好人自己留著吃點健健(諸暨話健康強壯的意思)。”我大笑回答:“你們健了,我就健了。”

參與關愛老兵活動

也有朋友調侃并好心提醒我:你文章中算是與常德較上勁了,公開承諾捐款是否會有不便。我答曰:我無心也無力跟誰過不去,常德城內巨大的牌坊保留至今,足見當地政府及百姓忠義。但常德保衛戰這一至為慘烈的歷史,常德沒有一個官方的紀念館確為憾事。如果常德今后要建了,我有什么不便捐的?屆時建這樣一個記載天地正氣、功彪千秋的場館,我等若能為這樣弘大的歷史傳承盡點微薄之力,躬逢其盛,何其幸也!還是那句老話:愿成為官方以外最大的捐助者!陳某人行走江湖幾十年,倒是從未失信于人,更何況此番是面對上百萬人的公開承諾。

我們諸暨的熱心志愿者團隊于十一月三十日舉行了題為“敬仰英烈,毋忘歷史”的大型活動,邀請了浙江地區44位老兵參加,平均年齡九十五歲,我提供了經費支持。由于大多都曾見過,老兵見了我拉著手非常親熱。主辦者請我上臺講話,我本從無拋頭露面習慣,面對一眾老兵殷切的眼神,我無法推托,上臺講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講給老兵的,我說:“當年有你們這些浴血奮戰的英雄父輩在,中國就不會亡!”

第二句是講給志愿者的,我說:“現在,有你們這些良知未泯的志愿者在,抗戰的歷史就不會被遺忘!”

第三句是講給大家,也是講給我自己的:“讓我們給這些當年奮勇殺敵的英勇父輩們以最后的尊嚴,給這些風燭殘年的忠勇之軀以溫暖的擁抱吧!”

參與關愛老兵活動

〈尋找飄蕩的忠魂〉一文搜索網頁

文章發表后,居然好幾次有素無聯系的人托朋友來請我吃飯,理由是看了文章后十分感動,覺得是為我們諸暨人爭了光。我當然欣然赴約,那幾頓酒,喝得真是酣暢。

也有老友嚷嚷著要我請客。

我十年前在北京工作時,有朋友送我輾轉得來的中國海軍、中國空軍紀念酒各一瓶,我一直收藏至今,此次打算拿出來喝他個一醉方休。但當我拿起這兩瓶酒,一眼瞥見中國海軍、中國空軍字樣,腦子里忽如電光火石般浮現出幾個數據和場景。

在慘烈無比的抗日戰爭中,中國空軍共有6164名飛行員血灑長空,2468架飛機被擊落,空軍幾乎已打殘,海軍則全軍覆沒,所有艦艇全部打光。

以至于后來在重慶慶祝抗戰勝利的游行中,組織者竟然找不到一個完整的成建制海軍單位,最后只找到幾十名散落各地的原海軍人員和退役的海軍老兵。就這樣,這些七拼八湊起來,歷經九死一生的海軍人員滿含熱淚,舉著一塊“中國海軍”的條幅,代表著已經打沒了的中國海軍,跟在已經打殘了的中國空軍后面,參加了這場舉世矚目的大游行。隊伍行進之處,沿街民眾無不聳然動容……

僅統計從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戰中,中國軍隊作戰傷亡達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傷亡高達365萬0405人。

而中國從西到東的國土跨度是5200公里,合計520萬米。

我們這犧牲的365萬0405位將士,如果以他們平均身高1.65米計算(因為當時國家貧困,人們普遍營養不良,個子不高),他們倒下的身軀連接起來,長度將達到602萬3168米。他們的忠勇之軀,將足以覆蓋我們可愛的祖國從西到東的長度!

什么叫一寸山河一寸血?還有比這更悲壯,更直觀的解釋嗎?

沒有了!

想到此處,我再也不想喝那兩瓶酒了。我把酒仍然放回酒柜,留待下次祭拜空軍海軍忠魂時灑給長眠于萬里海空的英靈們吧!

近日,從我們去祭拜過的緬甸密支那傳來兩則消息。

一則來自民間:陪著我們在密支那一路尋訪的遠征軍老兵后代楊玲玲大姐家中遭遇火災,生活陷于困頓,我立即給她匯了3萬元。雖是杯水車薪,但多少也給她帶去了來自祖國的溫暖,讓她感到當年他父親的血沒有白流。

另一則來自官方的消息則差強人意,令人喜憂參半。

我們去祭拜過的遠征軍遺骸,本來是孫春龍團隊千辛萬苦找到并擬運回國內建造陵園安葬的,云南施甸縣政府已準備了建造陵園的山地。由于種種原因計劃擱淺,我們去祭拜時遺骸暫時安放在一個類似倉庫的十分簡陋的地方。近日,中國駐緬甸大使宣布將在密支那為這些遺骸建永久存放紀念設施。

喜的是:國家層面終于沒有忘記當年為國征戰的忠魂,在那場戰爭結束長達近八十年之后,忠魂無寄的英烈首次有了國家層面的接納和祭奠。

憂的是:當年浩浩蕩蕩出征緬甸的十萬大軍,大都已成了異域孤魂,有幸能找到者為數寥寥,彌足珍貴的忠骸,回家之路為什么如此艱難?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有魂歸故里的習俗,為什么當年血灑緬甸的忠魂還要在異域飄蕩?忠魂遙望故園,他們眼中的故國會迷離模糊嗎?

當然,個中緣由涉及面太廣,我無力也無從探究。

文章發表后,當然收到許多朋友短信,盡管有許多溢美之辭令我消受不起,但我無一例外都認真閱讀,并一一作了回復。

我回復中用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總算為當年浴血奮戰的英勇父輩們仰天長嘯了一回!

是為后記!

尋找飄蕩的忠魂:https://www.sohu.com/a/346963897_100107520

分享到:
標簽:忠魂 長歌當哭 飄蕩 后記 尋找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