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蘇文化廳李志明教授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了王子銘在景德鎮的陶瓷工作室,一進門就看到墻上掛了幾幅書法,顯示了文人的高雅,和許多陶瓷瓶,有的剛剛做好還沒有寫字,有的寫好了字沒有燒制,有的燒好了,特別精美,真是白如玉、明如鏡,瓷質優良,造型各異。在往里走,他的工作室里還養了一些花木草,從曬臺到客廳、書房……從地面到書架、案頭……擺滿了造型各異的青花瓷花盆。有的扁長,像片郁郁蔥蔥的草原;有的像山峰聳立,峰頂上一叢碧綠,好似“泰山頂上一青松”。
然而,在這些花盆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數景德鎮陶瓷。歷來有“假玉器”之稱。其實在古代,它被稱作“璽客瓷器”,價值之高,如同玉璽。景德鎮制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最著名的瓷都。就連地名也是有來頭的,它是北宗皇帝宋徽宗,也是當年創造書法瘦金體的趙佶親自將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的。然而,王子銘工作室內的陶瓷更有不同之處——它們都鐫有王子銘的書法,世稱“王子銘書法陶瓷”。書法上名瓷,給古老的瓷器工藝增添了文化元素,使其更加光彩奪目。你看,案頭上的這個筒狀陶器,瓷體上書寫了一付對子:“靜觀世態,細品人生”。道盡世態炎涼,啟示人生哲理。另一個種了“君子蘭”的花盆,上書:“清趣”二字,著墨凝重,字體飄逸,物如其字,字如其人,更顯清雅奇趣。
沒有燒製的陶瓷
王子銘是江蘇宿遷人。宿遷自古是風水寶地,人杰地靈。北依洛馬湖,南鄰洪澤湖,居二水之中道(長江、黃河);扼兩京之咽喉(北京、南京),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當年西楚霸王就誕生于此!王子銘身材高佻,體格健壯,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他理了個“平頭”發型,顯得清爽簡潔,衣作簡樸,一點也沒有“藝術家”的派頭。說話語氣平和,話語簡練,略帶蘇北口音,頗像個鄰村的老鄉。
王子銘出身農家,兩歲喪母,家境貧窮。然而,窮困與孤獨卻煉就了他堅強的性格。他自小學習努力,特別酷愛書法。從一橫一豎中感悟做人的尊嚴,從一撇一捺中享受書法帶來的樂趣。為了尋找安靜的練字環境,冬天他穿著一雙破舊的鞋子,踏著厚厚的冰,蹲在河中心,用毛筆在冰上練字。夏天,他光著脊梁,頂著烈日找個空曠之地,扒在地上用樹枝寫字。從八歲起,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打下了扎實的書法功底。他熟練的掌握了篆、隸、楷、行、草的寫法。
每當寫字時,他提筆凝神,氣聚筆鋒,墨透紙背,入木三分,被書法前輩譽為:青從穩見,獨具靈氣。由于他謙虛好學,獨具天賦,以及扎實的“童子功”,頗被前輩看好,常得高人指點,先后得到啟功,劉炳森、楊在春、卜希旸、林袖等前輩的指點。他博采各家之長,又以帖為師,在卜希旸教授的指點下,不知多次學習、臨摹《蘭亭序》,并從中領悟書法的神韻,最后練習到幾乎以假亂真的地步,《蘭亭序》雖然只有324個字,但是在全國能臨摹好《蘭亭序》的人極少。
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王子銘的書法和陶瓷呢﹖因為字如其人,王子銘的書法凝進了生活的艱辛和沉重,凝進了用汗水與淚水研磨的墨汁所散發的異香和閃耀的靈氣。近年來王子銘在書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深受全國各地和世界好幾個國家書法愛好者的追捧和收藏。目前,王子銘以博覽群書,他認為書法不應該將紙張作為唯一載體,其實在紙出現之前書法在龜殼、竹筒、石碑、銅鼎等等上的,如今這些文物都成了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于是王子銘在2013年產生了將書法篆在景德鎮陶瓷上的想法,使古老的書法藝術與傳統的制陶技藝錦上添花,產生新的藝術珍品;“王子銘書法陶瓷”。
燒好的陶瓷
景德鎮陶瓷作為千古名瓷,除了優質的原材料外,還有著許多獨特的傳統技藝,其中之一就是名家用手工制作,一物一款,世間不可能有第二個,所以極其珍貴!因此,“王子銘書法陶瓷”一經上市不僅成為高檔生活器皿,而且成為收藏家爭相收藏的藝術瑰寶!
景德鎮有個古老的傳說:從前,有一對年青的夫婦,丈夫叫高嶺,年齡貌美的妻子叫青花。他們都是遠近聞名的制陶能手。在古代,景德鎮生產的瓷器稱作“宮窖”,是皇家專用品,每一件都是精工細作的,哪怕有半點瑕疵都將犯下欺君之罪,受到嚴厲懲罰。
一天,夫妻倆正在燒窖,突然傳出聲聲爆炸聲,他們知道這是窖爐出現故障,急忙向窖爐奔去!青花耳靈,身子敏捷,動作比丈夫快。只見她毫不猶豫地縱身躍入窖中,化作一只火鳳凰!故障排除了!一窖珍貴的瓷器保住了!丈夫得救了!然而,青花卻獻出了自己美麗的青春和年輕的生命!從那時起,景德鎮陶瓷就有了靈魂,晶瑩剔透,擊聲如玉。后人為了紀念這對年輕的制陶人,將景德鎮陶瓷稱作“青花”瓷,將制陶的泥材稱作“高嶺”土。
應該說,將傳統的名瓷與古老的書法結合在一起是天才的想象。“王子銘書法陶器”一經問世,即成為高檔的器皿與藝術珍品,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瑰寶!
然而,真正的瑰寶是那些獻身于瑰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