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下午5點,大地的溫度——陳忠村作品展在上海白舍藝術空間開幕,本次展覽名稱根據陳忠村的同題詩來命名的,陳忠村,原名陳忠強,安徽蕭縣人,同濟大學美學專業博士、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后。展覽由白舍藝術空間主辦,ICAD 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ICAD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信息與行業專委會和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亞太空間設計師促進會上海分會協辦。上海大學上海美院孫澄博士策展。
上海白舍藝術空間外景
大地的溫度——陳忠村作品展海報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孫澄博士主持開幕式
孫澄:“陳忠村老師是‘三合一’人才:詩人、學者、藝術家三種身份的復合性人才。本次展覽的主題是《大地的溫度》,我認為本次展覽既有來自生活的厚度,又有詩意的超越性的東西。是一種超越的展覽,超越是從此岸到彼岸、從大地到天空。”
詩人、同濟大學教師時東兵發言
時東兵:“我和忠村是多年好友,此次美展的主題是大地的溫度,它所描繪的場景是溫暖的,正如現在大家聚集在一起遠遠超越了外面大地的溫度。《原色》是陳忠村系列作品之一,每個人在一幅畫面前都會回歸到自己的原色,這種原色就是純凈,這就是美術作品的力量所在。忠村的給人們想象的空間,在畫面中色塊看成點,線是縱橫交錯的展現自然的無限可能性,線有一種張力,是隨時生發的、是藝術家創作激情的流露,給看畫人打開無限的想象的空間”。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 洪娜發言
洪娜:“陳忠村博士非常好的把東西方的繪畫思想在它的作品中有一個完美的結合,他調和中西藝術創造一種名族文化并向全球化視野做出一種對話交流的藝術樣式。空白在古老的章法布局中的概括是“疏可跑馬,密不透風”以及黃賓虹的“潤含春雨,干裂秋風”等,在忠村的作品里,他用彩與墨做到這些了。在十二月的寒風中大地的溫度帶來的是藝術的溫度和學術的溫度以及文學的溫暖,使我們都不再寒冷”。
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上海)公司副院長 劉大雪發言
劉大雪:“從遠處看陳忠村的畫,能感受到大地的山川河水,每一個山川河水點綴了綠葉的覆蓋。陳老師的畫是從藝術到技術的革新”。
上海遠東出版社社長 曹建發言
曹建:“從觀眾的角來解讀忠村的畫,第一次看到忠村博士的畫想到巴黎圣母的彩色玻璃,是中西藝術的創新。忠村博士的藝術作品在發展變化,線條用色在不斷變化。藝術造詣取得很高的成就,不斷開拓自己的風格”。
陳忠村博士致答謝詞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陳忠村作品欣賞
陳忠村 我們系列··未羊 紙本水墨 160X160CM 2018年
陳忠村 我們系列··酉雞 紙本水墨 160X160CM 2018年
大地的溫度系列之二 220X180CM 紙本水墨 2019年
大地的溫度系列之一 220X180CM 紙本水墨 2019年
原色系列·黃 紙本水墨 160X180CM 陳忠村 2017年
原色系列·藍 紙本水墨 160×180CM 陳忠村 2017年
學者點評
夏開封(博士、博士后、同濟大學副教授):大地的神秘起源于大地的沉默,陳忠村試圖切近大地的沉默,忠村的繪畫通過看,把創造力傳到手上,去繪制大地(自然)上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東西,把它們固定在紙上,繪制出似有似無的形象,是在不斷地接近它,這種接近保持著差異性的“相同”,藝術的真實來源于大地(自然)的真實又有別于它。這里如同梅洛-龐蒂所講:“正是通過把他的身體借給世界,畫家才把世界轉變成了繪畫。”忠村在看大地的同時又轉身目視繪畫中的大地,他想通過自身的所見與可視的形式恢復出視覺的真實。陳忠村對大地(自然)的反復體驗、多次質疑,把真實的視覺形象在不斷的涂改下呈現出來,畫面看起來越來越多的涌現和遮蔽,《存在·有線的世界》系列作品中顯得非常雜亂無章,其實是越來越充溢、豐富和穩重,并且“如其所是”。正如司徒立教授說過的那樣:“繪畫畫的不是存在者,是存在者的存在。”
蘇金成(博士、博士后,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忠村的創作的畫面是靜止的,似乎在消失什么?在消失時帶有一種“物”的“游”,這種游是一種隱形的游,同時也是顯的另一種存在方式,這個“游”在忠村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動”的狀態,同時帶有一種“靜”的思考(能力),是“詩”也是“思”,這里的“詩”得到充盈,“思”也成為存在體驗中特有的一種精神。如何描繪物象,我們常面對一組景物、風景或者動物進行寫生,忠村面對的是大地,是養活人類、動物乃至植物的大地進行描繪,他面對的困難就是對個別事物的把握,他要使出全身力氣讓自己從感念化中站起來,通過仔細觀察,如《我們》和《存在·十字》系列等,發現了這些細微的特征,收集起來仔細品鑒、研究,才有可能把它們描繪起來。在陳忠村的信念中,作品絕不是主觀任意的表現或者像游戲一樣自由灑脫來繪制,他是在建立一種“永恒地、客體地”穿透藝術家心靈“物的存在”的境域,在此才開始進行藝術創作。
陳忠村簡介
陳忠村:原名陳忠強,同濟大學美學專業博士、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后、一級美術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和安徽省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濟大學詩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安徽省詩歌學會副會長、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參加《詩刊》第27屆“青春詩會”,出版專著《原色》《傳混達魂》及詩集《城中村》《短夜》等,榮獲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學獎、中國桂冠詩歌獎、法蘭西共和國榮譽勛章,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和國家藝術基金創作項目等。
藝術觀點:我只傳遞大地/自然的神秘呻吟/聲音,即傳混達魂的美學觀點,混生黑白,黑白生三色(紅、黃、藍),三色生百象,百象只是呈現魂的一種生其心的符號,在成千上萬個不同魂的境遇中,自我解蔽后重生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