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人。萬歷十七年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詔加太子太保。才華俊逸,少負盛名。工詩文,善書畫, 精鑒賞。書法超越諸家,以行楷稱絕一代,與邢侗、米萬鐘、張瑞圖并稱“晚明四家”。其書法自成一家,對明末清初書風影響很大。山水師董、巨,以黃、倪為宗,以禪論畫,有“畫分南北宗”之說,著有《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容臺集》、《容臺別集》,刻有《戲鴻堂帖》等。
他臨寫的《逸民帖》《十七帖》中的一種,與他的指導思想是合拍的。該臨作不刻意與原帖一致,很多字都帶有其本人的風格,趣味依舊,保持傳統路線。完美的詮釋了莊子的‘不滯于不滯,才可乘物以游心’,即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對中國后世哲學、藝術、各宗教經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故墨色濃黑如初,精光浮現,讀之令人愛不忍釋,是其極精之品。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很有代表性的書法家,擅長行草書。對于藝術,他主張要得到古人之神。他的理想是一種書卷氣的蕭散淡遠,落實到技巧上則是無須過分用力,但落筆又顯得遒勁有力。他的書法作品瀟灑縱逸,嶔崎磊落,秀勁遒美。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給人的感覺很飄逸。
董其昌臨王羲之草書十七貼,‘鶴州一兄大人,此人是袁可立。’十七帖內容與當時董其昌心境相同,袁可立與董其昌關系非同一般,親兄如同胞,足見董為袁可立送別內心感受及二人深厚情誼。
《十七帖》在被創造時既不以其為作品,也無發表之念頭,完全是放松心態下的隨意揮灑, 令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贊嘆:“使驟見驚絕,徐而視之,其意態如無窮盡,使后世得之,以為奇玩,而想見其為人也!”該贊美與帖中的‘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交相輝映。
《十七帖》釋文: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
譯文:足下今年剛好七十歲吧?知道你身體很健康,這是大可慶幸的事。推想你會勤加保養。我即將六十歲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規律,能活到這個年紀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擔心往后的身體變壞,可能會窘局難堪。正是這個原因,我想近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嶺。這不是隨便說一說的,足下你盡管多加保養身體,等著我來游的這一天。不要以為是虛言,如果能完成我們這一計劃,可以說是當今的一段奇事了。(正字是王羲之祖父諱,故改為政。初月帖中同。)
《邛竹帖》釋文: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遠惠之至。
譯文:去年夏季您送致的邛竹杖,都收到了。此間士人中許多人年紀已老,我隨即將這些邛竹杖分送給他們了,并告知他們是您從遙遠的益州送來。
董其昌此卷,以尖利秀勁之筆,鼓努俊發之勢,迅筆疾掃一氣呵成,在懷素之外別具一種秀朗峭拔的風神,舒展淳雅的韻味,自是佳作。是流傳有序之物,尤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