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龔曉天,1951年出生于江西豐城,籍貫修水縣長侖。
1980年12月畢業于九江學院美術專業并留校任教。
1984年江西省高教管理班結業。
1987年江西省委黨校哲學專業畢業。
1993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結業。
1988年至2009年任九江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書記等職務。九江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九江市美協顧問。
繪畫以國畫人物畫見長。
聯系方式:13879285573(龔老師)
作品賞析
《鄉土》尺寸:四尺斗方
《風塵三俠》尺寸:四尺四開
《陶淵明》尺寸:四尺整
《白石老人》尺寸:四尺整
《人文千秋》尺寸:六尺整
《陶淵明》尺寸:四尺整
《陶淵明》尺寸:四尺整
《花鳥》尺寸:四尺條幅
《人物》尺寸:四尺條幅
《山水》尺寸:六尺整
《人物》尺寸:四尺整
《虔誠的趕路人》
——龔曉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實際上在藝術道路上每個人都是趕路的,因為個體都是有限的,都是塵世中的浮游。而藝術之神圣卻是無限的,我們都無法去完全企及與預測,只是看到了無限豐富和繁榮。因此能夠把握的就是自己。一切僅在于自身的天份與努力了。
既然己是藝術世界里的一員,虔誠的態度是藝術的基礎,這在很多人都能做到。而虔誠在藝術中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我的想法是兩個方面:一是對藝術有多深的理解和認識,艱澀的理論能否與自己的智慧貫通。二是在藝術探求的實踐中能否自覺,即將眼光對準自己,審視自己的心性和品格,并適時調整取向去肯定自己的格調品質,形成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
清潤華滋中見風骨可能是一種理想,追求其中的趣味首先想到的是淡墨(墨含筆內)。然后是干焦濃淡等變化。這里表達的是個人的筆性與風骨。而不可缺少是滋潤。此處的氣韻是在寫的過程中實現的,這個過程需要運用形式沖突去實現整體節奏變化,使畫面符合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水墨趣味。盡力保持住對筆墨的審美把握,絲毫不能松懈與殆慢。
畫面上突顯中國傳統筆墨與西方造型之間是可以得到統一和多樣性組合的。兩者之間沒有必要對立起來。既然我們接受過西方造型方法的訓練,就要利用這種因素,這里重要的是防止傳統筆墨成為西方造型的附庸。因此有幾種關系值得廓清。一是造型的平面性轉化不是為了塑造對象而是為了表現對象。以線造型是與寫意性密切相關的。二是傳統筆墨的獨立審美意義要在以書入畫的宗旨下實現筆墨所有對偶關系,盡力擺脫西方造型的羈絆去獲取傳統寫意的自由與逍遙。以中國傳統的自然觀統攝整個過程,創造鮮明的當代中國畫藝術。
傳統書畫藝術的當代價值在于中華五千年延續文化精神的獨特性,有異于西方的文化藝術邏輯和思維結構。中國畫藝術從一開始就是在精神領域里展開的。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禪宗佛學、魏晉玄學是影響中國畫藝術的理論基礎和豐厚土壤。這與西方重視理性實證將主體與客體分割開來研究不同,天、地、人的和諧同一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早在古代中國文化就確立了這一富有當代性的藝術價值。人格和藝品的同一完全可與西方當代藝術價值并立共存。堅持文化自性也是對全球文化藝術的一種有益充實或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