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后,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民國成立時鼓鑄的紀念幣。
由于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于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于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tǒng)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
圖案采用大總統(tǒng)孫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谷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guī)”,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4字、下鐫“開國紀念幣”5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圓”或“伍圓”及嘉禾,邊緣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五角星(后改為六角星)。邊齒為橄欖齒,壹圓幣重26克左右,伍圓幣重36克左右。成色96%-96.9%,俗稱“小頭”。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并非都是民國元年鑄造。民國16年、17年南京和天津造幣廠均有鑄造,但采用的全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的年代。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由于鑄造廠家不一,鑄造年代不同,雕刻師英語水平不高,除正背面主要圖案未變外,其花飾細節(jié)、英文字母均有變異,特別是英文字母差錯較多。這就形成了該幣的多種版別。傳世較廣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五角星版式,一種是六角星版式。
如有感興趣者請與湖南柳葉藝術品有限公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