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公布。 在這份榜單里,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的朱永官研究員榜上有名,成功榮升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與廈門市政府共建,于2006年6月成立,是目前國際唯一的專門從事城市環境綜合研究的國立研究機構。
朱永官長期從事環境土壤學研究,其中許多研究與我們的生活有關,比如,他領導的研究組曾發現水稻吸收積累砷過程中與磷和水稻根表鐵膜的交互作用,該研究成果在《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學家》期刊,是植物學領域最古老的著名期刊之一)上發表后,被國外學者評價為“水稻砷污染控制的新希望”。近年來,有大量研究表明亞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區植稻土壤中砷的積累可以導致稻米中砷的累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朱永官的研究有助于人類認清作物吸收砷的途徑,因此極為重要。
朱永官院士此次成功當選院士,不僅意味著國內學界對他幾十年研究成果的認可,更是對廈門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廈門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巨大肯定!
2月7日-9日,廈門國際環保展即將盛大啟幕,屆時歡迎廣大熱心環保事業、關心創新技術發展與成果轉換的觀眾們蒞臨現場,與我們一同聆聽屬于廈門的環保之聲!本次大會旨在通過對話交流、主旨演講等有效形式,引導廣大環保產業創新技術高校與企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響應國家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勇于承擔環境治理主體責任,為我國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尤其是藍天保衛戰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