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山海相連 骨肉情深

  ——貴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點滴

  

 

  貴州梵凈山一景(銅仁市委宣傳部供圖)

  貴州是山的王國,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靈,是世界上喀斯特山地分布最廣的區域,所有的神奇都離不開一個“山”字”——開門見山、綠水青山、福壽如山。

  而上海、廣州、青島、杭州、大連、寧波、蘇州都是沿海發達城市,他們的面前都是波瀾壯闊、浩瀚無邊、波光鱗鱗的海的世界。

  中國的脫貧攻堅,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入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進程,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吃不飽、穿不暖的貧困難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大舉措。

  貴州地處西南腹地,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貧困任務重,近年來,貴州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關系進行調整,明確大連市對口幫扶貴州省六盤水市,上海市對口幫扶遵義市,蘇州市對口幫扶銅仁市,杭州市對口幫扶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寧波市對口幫扶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青島市對口幫扶安順市、廣州市對口幫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畢節市,標志著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不斷向縱深推進。

  自此,貴州的八個市(州)和上海、廣州、青島、杭州、大連、寧波、蘇州就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了,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征程上,山海相聯,演繹出一個個骨肉情深的真情故事。

  自2016年以來,這7個東部對口幫扶城市已在貴州開展了3563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2.8億元。其中,2016年至2018年,幫扶項目直接惠及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57萬人,有力推動了貴州的脫貧攻堅力度。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助力“黔貨出山”,貴州在對口幫扶城市建立了綠色農產品展銷中心和農產品供應基地,舉辦農產品推介會,銷往東部省市的農產品有14萬噸,銷售額達32.42億元。同時,貴州今年吸引東部來黔投資企業314家,實際投資額達178億元,帶動近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

  2017年到2018年,全省8個市州與7個幫扶城市共建合作園區33個,引導到結對地區開辦扶貧企業697個,實際投資509.07億元,帶動貧困人口脫貧34.84萬人,吸納就業2.32萬人。

  自東西部扶貧協作在貴州省開展以來,參與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的各個城市秉承“把對口幫扶當作家里事、分內事”理念,對幫扶工作高度重視,紛紛派出精兵強將,在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資金支持、干部選派、社會力量參與等各方面不斷加大幫扶力度。在加大資金幫扶,加快推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改善的同時,各省(市)還加大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等領域的人才支持,把幫扶城市先進理念、人才、技術、信息、經驗等要素傳播到各地,有力助推了貴州全面同步小康進程,為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動力和活力。

  與此同時,貴州全省上下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與對口幫扶省(市)密切合作,探索了不少具有貴州特色的成功做法,助推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山、海相連,它們從來就沒有分開過(網絡照片)

  一、攜手“千百十” 共圓小康夢

  積極探索精準扶貧“圓夢行動”新思路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指示精神,按照上海市關于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要求,奉賢區“圓夢行動”主動融入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啟動“千人聯千戶,百企聯百村,結對十行業,攜手奔小康”精準扶貧圓夢行動(簡稱“千百十”精準扶貧圓夢行動),探索社會化、市場化、個性化精準扶貧新機制。

  第一、廣泛宣傳,深入組織發動:2017年10月,奉賢區發出“千百十”精準扶貧行動號召,依托“東方美谷·風雨彩虹——圓夢行動在賢城”平臺,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對口幫扶地區的結對圓夢活動。2017年11月、2018年2月和6月,結合“迎新·圓夢行動”“七一·圓夢行動”等節點,通過《奉賢報》等媒體公布《“圓夢人”“圓夢企業”報名情況》《“千人聯千戶”圓夢行動結對及捐贈情況》《“百企聯百村”結對幫扶情況》,將奉賢人民的大愛通過“圓夢行動”平臺傳遞到千里之外的貴州遵義務川縣、鳳岡縣、余慶縣和青海果洛達日縣。

  2019年,為積極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奉賢區黨員干部職工紛紛以特殊黨費的形式投入到與對口幫扶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結對圓夢活動,捐贈資金達479.6萬余元,形成“愛心接力、情暖人間”的濃厚社會氛圍。“七一·圓夢行動”愛心集市上,向貴州遵義和青海果洛達日縣捐贈“千人聯千戶”“百企聯百村”資金共計638.56萬元。截止“七一·圓夢行動”,區慈善基金會共收到“千人聯千戶”專項捐贈資金652.3萬余元,支出153.9萬余元;“百企聯百村”專項捐贈資金880.8萬余元,其中327.5萬元資金已發放至結對村,投入當地人畜飲水、道路維修、養殖種植等項目。

  第二、創新舉措,實現組團“圓夢”:在“千人聯千戶,百企聯百村,結對十行業,攜手奔小康”圓夢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創新精準幫扶舉措,按照“當地所需、奉賢所能”的原則,立足長遠、著眼可持續發展,轉變傳統的“輸血”式幫扶模式,在“輸血”同時更加注重培育“造血”圓夢功能,激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2018年,區屬國有企業上海奉賢交通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在務川仡佬族自治縣援建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該項目占地面積50畝,總建筑面積15750平方米,投資約1.1億元。2019年下半年,正式建成對外運營。該基地立足奉賢、面向上海,打造輻射全國的青少年紅色教育、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和全國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基地投入使用后,將極大推動滬遵兩地文旅交流、產業合作、市場流通,顯著促進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加速助力對口幫扶地區群眾早日圓上“小康夢”。

  第三、細化實施,做實幫扶舉措:一是在“細”上下功夫,準確掌握“夢想人”合理可行需求。啟動四縣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需求調查,由前方機構走村入戶,摸底調查,共梳理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合理可行夢想分別為150個和1001個,按照“百企聯百村”七大類夢想、“千人聯千戶”九大類夢想一一登記造冊,形成“夢想庫”。二是在“準”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實現精準匹配。本著“對口結對優先、認領意愿優先”原則,制定《“百企聯百村”結對方案》和《“千人聯千戶”結對分配表》。在本區圓夢企業、圓夢人按照夢想類別填報認領意愿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實現四縣“夢想人”需求和“圓夢人”意愿的精準匹配。三是在“實”上下功夫,力求結對幫扶出實效。“千人聯千戶”結對圓夢活動,以黨支部為單位進行結對,鼓勵參與結對人員按照“力所能及、自愿捐獻”原則,主要以資金形式進行結對幫扶。如:海灣鎮老黨員徐老伯帶著省吃儉用的2萬元存款,希望參與到圓夢行動中。“百企聯百村”結對圓夢活動,鼓勵企業以“辦實事、做好事”的方式進行。如:康君閣大藥房通過出資務川茅天鎮勤陽村自然能提水項目,解決該村人畜飲水難題。

  第四、立足常態,深化圓夢品牌:一是注重完善機制,規范資金管理使用。在區慈善基金會“夢想基金”下設立“百企聯百村”“千人聯千戶”專項賬戶,分項管理對口支援四縣結對幫扶資金。按照《東方美谷·夢想基金募集、管理和使用辦法》,規范資金管理和使用,通過“圓夢行動在賢城”愛心互助網絡平臺及相關媒體向社會公布資金募集情況及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提升圓夢品牌公信力。二是注重鞏固成果,推動幫扶精準落地。加強與對口支援地區的精準對接,督促對口地區圓夢扶貧實施部門根據貧困家庭、貧困村實際需求,制定資金使用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確保專項資金迅速、精準落地。截止目前,已收到愛心捐贈資金2012.7萬余元,陸續以資金、物資等形式發放至貴州遵義150個村及青海果洛1001個“夢想人”。三是注重典型宣傳,擴大品牌示范效應。挖掘“千百十”精準扶貧圓夢行動中涌現的感動人物、感人故事等,依托圓夢行動、圓夢博物館建設等,以《圓夢手冊》、圓夢故事、圓夢感動瞬間等形式,加大典型宣傳力度。引入東方衛視,舉辦“七一·圓夢行動”,拍攝央視《大國風采》、東視《大愛東方》等專題片,全面展現“千百十”圓夢行動開展以來取得的成效,并邀請對口支援地區夢想人代表參加現場圓夢活動。“千百十”圓夢行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廣泛認同,新華社(《內部參考》)、《解放日報》、上海電視臺等媒體高度關注,充分彰顯“東方美谷”奉賢的“人文美、大愛美”。

  

 

  政策宣講就業培訓會一角

  二、黔南州“四個精準”做好勞務協作工作

  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黔南州著眼于擴大貧困勞動力就業,借力廣州市對口扶貧資源和省內外發達城市等外力,按照“數據是基礎、對接是重點、培訓是關鍵、政策是保障、脫貧是目的”的工作路徑,努力實現“穩定就業、擴大就業、提升就業”的總體目標,不斷加強與廣州的勞務協作交流,逐步完善勞務輸出對接機制,促進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輸出和轉移就業,勞務協作成果持續不斷擴大。今年以來,黔南州共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54期,開展貧困人口就業培訓2479人;通過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吸納、扶貧專崗安置等方式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9940人,其中當年幫助貧困勞動力到廣東省就業1631人。

  精準識別做實基礎數據。就業扶貧勞務協作工作開展以來,依托扶貧云等大數據,大力推進“一卡一庫一臺賬”建設(即貧困勞動力培訓就業創業全程服務卡、崗位信息數據庫、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信息臺賬),組織了萬名干部進村入戶,按照“村核、鄉報、縣統、州匯,層層把關”的要求,堅持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為重點,全覆蓋走訪復查登記,逐一核實完善勞動力信息,做到了勞動力基本情況、就業去向、就業需求、收入情況“四個清楚”,實現了人人有卡、村村有賬、縣鄉有庫的數據鏈,為勞務協作精準對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精準對接建立長效機制。為切實做好與對口幫扶城市的勞務協作工作,黔南州多次到廣州市就雙方勞務協作、建立勞務協作工作站等事宜進行磋商,先后在對口幫扶黔南12縣市的五個區建立縣級勞務協作工作站12個,在廣州市建立州級勞務協作工作站1個,并由抽調9名熟悉勞務協作的工作人員常駐廣州開展工作。搭建幫扶雙方聯系平臺和數據信息溝通協調報送機制,發揮好協作站點精準服務外出務工人員的橋頭堡作用,通過兩地人社部門的精準對接,共同開展在穗務工人員的勞動力信息資源情況調查、崗位信息收集、勞動維權等形式多樣的就業服務。2019年共在黔南州舉辦35場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通過勞務協作站收集整理廣州企業提供崗位4萬余個。

  精準培訓形成資源合力。由人社部門牽頭,整合扶貧、農委、移民、教育等部門的培訓資金、培訓場地和培訓師資,形成培訓合力。按照“市場有訂單、人員到名單、培訓列菜單、政府后買單”的培訓模式和“計劃科學合理、對象精準到人、內容量身定制、方式多樣靈活、管理嚴謹細致”的培訓要求,開展各類培訓。2019年共開展勞務協作培訓54期,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2479人,貧困勞動力就業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精準政策加大資金扶持。2018年以來積極爭引廣幫資金5400萬元資金用于勞務協作和產業穩崗補貼,黔南州從五個方面出臺系列政策,用好用足專項資金,為做好轉移就業脫貧提供保障。培訓方面,提高了職業培訓補貼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標準,并在培訓期間給予貧困勞動力生活補貼;外出務工穩崗就業方面,對在廣州市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給予貧困勞動力一次性穩崗補助;激勵方面,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扶貧車間給予一次性補貼,授予“就業扶貧示范基地(企業、點)”等政治榮譽,提高社會聲譽;兜底安置方面,在深度貧困村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發道路管護、保潔、綠化、飲水管理、河道管護、治安巡邏等扶貧專崗,對年齡偏大、技能偏低等就業困難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進行兜底就業幫扶。2019年共開發扶貧專崗8000余個,年齡偏大、技能偏低、留守婦女等貧困勞動力得以收益實現就近就地就業;產業穩崗方面,依托對東部省份產業的承接,力求降低企業用工成本,鼓勵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的企業給予穩崗補貼。

  

 

  劍河縣食用菌產業園一景

  三、聚焦農村產業革命,合力打造“一縣一業”

  讓“小蘑菇”撐起“大扶貧”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劍河縣將幫扶資金的近80%用于產業扶貧,特別是投入5700萬元發展食用菌。

  2019年,劍河縣食用菌種植規模將達到1.2億棒以上,預計年產值可達10億元,直接帶動4500名貧困人口就業,人均年增收將達3.6萬元,間接拉動1.8萬名以上貧困戶增收脫貧。

  一是選準優勢產業,引進龍頭企業。按照“五步工作法”和對照產業發展“八要素”,縣四大班子通過深入考察學習并召開專題會議30余次研究論證,決定將食用菌作為“一縣一業”進行打造。食用菌產業既可規?;a,也可分散式培植,且相對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在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上優勢明顯,是產業脫貧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優選產業。同時,劍河縣引進了從事食用菌產業長達20余年的江西榮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并整合幫扶資金3000萬元按照縣農投公司49%、江西榮通公司51%的股份比例共同組建成立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引領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

  二是建成示范基地,共建產業園區。為實現產業脫貧成效的可持續性,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劍河縣積極培育打造食用菌全產業鏈。投入幫扶資金2100萬元建成南高食用菌示范基地,產品遠銷杭州、重慶、成都、廣州等地,目前已實現銷售420萬元,直接帶動150人就業,間接帶動600人增收脫貧,該項目被央視財經頻道進行專題報道。在南高食用菌示范基地成功運營的帶動下,總投資3.8億元的東西部協作食用菌產業園建成投產,集菌種研發、菌棒生產、工廠化種植、冷鏈儲存、產品銷售等功能于一體,輻射帶動南高、五河五岔、溫泉隧道口、展架等食用菌生產基地,推動全縣食用菌產業統籌化、規?;?、標準化和專業化發展,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中高端品種最齊全的食用菌產業園。

  三是發展林下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實現貧困戶增收多層次覆蓋,在幫扶資金利益聯結貧困戶11200名、人均增收500元的基礎上,劍河縣創新“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林下食用菌3000畝以上,由黨委、政府引領,由合作社組織貧困戶種植,由劍榮菌業公司提供食用菌棒、技術服務和保價回購,達產后可帶動3000人就業、年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間接帶動9000人增收脫貧。劍河縣還利用幫扶資金在思源、幸福、馨怡三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扶貧就業站,把林下食用菌產品運送到扶貧就業站進行初加工,直接帶動1000名以上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與此同時,依托林下優勢,聚焦“按時打贏”,劍河縣大力發展林下小香雞、林下鉤藤等林下經濟產業,助推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調研白茶種植情況

  四、先富幫后富 白茶助脫貧

  ----黔西南州一片茶葉撐起脫貧藍天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優、先富幫后富,對于打贏脫貧攻堅很有意義”的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4月9日,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20名黨員聯名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種植白茶致富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及中央有關領導對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農民黨員來信捐贈白茶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批示后,浙江對口幫扶單位積極牽線搭橋,國務院扶貧辦、省扶貧辦、捐贈方安吉縣溪龍鄉組織有關領導及專家先后到黔西南州普安縣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確定向普安縣捐贈2000畝安吉白茶茶苗,普安縣成為全國受捐的3省4縣中面積最多縣。

  為把此項工作落實到位,讓其在脫貧攻堅中切實發揮出實際效果,黔西南州專門將此白茶種植項目命名為普安“白葉一號”工程項目,并將茶園作為“感恩茶園”,按照“核心示范引領、多片聯動推進、做大茶園規模”的總體要求,形成了黨委推動、政府執行、部門落實、社會各界支持、貧困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目前,黔西南州正以“白葉一號”工程項目為契機,集中優勢資源、優勢兵力,舉全州之力確保項目穩步實施,帶動普安縣乃至全州茶產業的發展,切實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黔西南自古茶風盛行

  黔西南州是世界唯一古茶籽化石發掘地,古茶樹之鄉,茶樹原產地核心地帶,是貴州省茶產業規劃的早生綠茶、紅茶產業帶,享有“黔茶第一春”稱號,具備茶產業發展的優越自然條件和多產品開發潛力。黔西南州目前有古茶樹資源12萬余株,僅普安縣境內就有四球古茶24567株,自2007年,州委、州人民政府出臺扶持茶產業有關政策措施以來,黔西南州茶產業建設得到快速發展,茶園面積由5.2萬畝發展到45.6萬畝,產量由3100噸增加到1.52萬噸,產值由1.2億元增加到10億元,茶產業已成我州農業的優勢生態產業、扶貧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產業。

  “白葉一號”注入新活力

  普安縣充分發揮“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寡日照,有機質、無公害”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底蘊,始終堅持將茶產業作為全縣主導產業,先后被授予“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等稱號,生產的普安紅茶被稱為“中華文化名茶”。自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2000畝茶苗落戶普安后,更為全縣茶產業注入新活力。該縣依靠2000畝“白葉一號”感恩茶園工程項目,充分發揮其脫貧帶動效應,不斷拓寬貧困群眾產業致富發展路子,持續增強貧困群眾自我“造血”功能,助推脫貧攻堅進程。“白葉一號”的成功推廣,不僅僅為貧困群眾實現了增收,更為普安縣的傳統茶產業“擦亮了”品牌。目前,普安的茶產業已經逐漸成長為普安縣的支柱產業,也成為黔西南州的一張優質“名牌”。該縣依托2000畝“白葉一號”核心區示范帶動作用,拓展帶動發展白茶產業10751.7畝,全縣茶園面積達14.3萬畝,投產9.1萬畝,2019年1-8月,實現產值6.98億元,覆蓋貧困戶4045戶15067人。

  通過白葉一號的種植,普安縣正在實現“荒山變茶山、貧農變茶農、山區變景區”的新“三變”模式。即:荒山變茶山。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優先選擇荒山作為白葉一號茶苗種植基地,通過種植專家的科學規劃和科學種植,不但確保捐贈茶苗在荒山上種活,還要讓捐贈茶苗長好,更要讓捐贈茶苗產生效益,真正讓種植“白葉一號”的荒山變成群眾致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貧農變茶農。通過合作社組織發動“白葉一號”茶葉覆蓋區域的貧困農戶,全面參與茶葉種植、管理、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條,有勞動力的參與種植,有手藝的參與加工,有市場意識的參與銷售,讓每戶貧困戶都參與白葉一號產業發展中來,推動專家技術服務到村到戶到人,大力推廣先進的茶園管理和茶業發展經驗,著力將貧困戶培訓為種茶、管茶、制茶、銷茶等方面的能人,使貧困農戶全部轉變為專業茶農,通過村合作社聯產承包,實現貧困戶100%入社共享茶園收益,確保實現穩定脫貧。山區變景區。在確保捐贈茶苗種好、種活的前提下,按照茶旅一體化的發展思路,依照茶區自然山形,充分發揮“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品牌,超前規劃,分步實施,在優先保證貧困戶脫貧的基礎上,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在茶園配套建設觀光茶亭、休閑步道等基礎設施,把茶園與縣域景區、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真正讓貧困落后的山區變為令人向往的景區。

  依托“白葉一號”,壯大黔西南州茶產業

  為進一步打好全州茶產業這張“王牌”,尤其是發展好“白葉一號”茶產業,2019年3月,黔西南州成立了由州人民政府州長楊永英同志任組長的茶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并由農業農村局牽頭抽調全州專業技術人才組建茶產業工作專班,協調州喀院、州職院、興義師范學院等科研院所,攻克產業堡壘,解決茶產業發展技術難題。

  到目前為止,州內使用新型茶葉加工設備的企業達到100%;通過“SC”認證的茶葉加工企業達到46家;有機茶生產達到5家,其中,新增有機產品認證2家。同時,進一步開拓省外市場,在省外各大中型城市,開設了黔西南州茶葉銷售窗口、茶專賣店、代銷店等,截止目前,共開設茶葉銷售點72個,其中專賣店28個、專柜15個、代銷店29個。

  全州新增茶葉企業21家、合作社19家,全州茶葉生產經營企業(合作社)達到277家,其中,茶葉企業13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9家;15畝以上茶葉家庭農場990個,茶業從業人員10.61萬人。省級龍頭企業15家,州級龍頭企業34家,通過強化市場運作,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形成了以民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為輔,多種經營模式并存的生產格局。

  目前,黔西南州正以“白葉一號”為重要契機,充分利用“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普安紅一中華文化名茶”四塊國字號招牌,集中打造茶葉品牌,通過重點品牌引領、公共品牌跟進方式,促進企業集聚,構建黔茶品牌系列。

  

 

  耿展宇追悼會一橫幅,寄托著人們的懷念

  五、觸動萬人心!

  畢節33歲干部耿展宇犧牲在脫貧攻堅路上

  “山難渡、水難渡,血灑脫貧路;車行處,人行處,展宇幫千戶……”青龍街道辦事處河尾社區居民孫春送來的牌匾上,一字字、一句句無不顯露出群眾對這名基層干部由衷的情感!

  10月18日,青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共產黨員耿展宇,在外出核查貧困戶信息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身故,倒在了扶貧路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3歲。

  懷著對巍峨大山的敬仰

  一頭扎進烏蒙高原深處

  8年來,這位來自江南水鄉的扶貧干部,以青春和熱血,在離家千里外的這方山水間,書寫了簡短卻精悍的扶貧詩篇,崇敬大山的品質,他一頭扎進烏蒙高原深處,茫茫烏蒙山,一山連著一山,這曾是耿展宇鐘愛的風景。

  在同事孫善魚印象里,這個來自江南的小伙子對大山有種特別的情結,“展宇說,連綿的大山像極了山里漢子的剛毅和團結,一座座山頂著藍天肩并肩站在一起。”

  或許正是因這份敬仰,他自己也成了一名“大山漢子”。

  2011年8月,耿展宇遠離故土,以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的身份,從浙江省玉環市來到金海湖新區青龍街道,開始了他的扶貧之路。

  他對妻子馮倩說:“山里人太苦了,我決定留下來,與干部群眾一起決戰貧困。”那年,他剛結婚,妻子是地道的畢節人,還有了他們共同的女兒悅悅。

  這位初為人夫、為人父的“大山漢子”的品質里更多了一份溫柔。在他的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里,除了工作的痕跡,還充斥著這樣的視頻和圖像:綿延的大山、挺拔的蒼松、老人曬太陽的姿勢、放學路上孩子歡笑的臉孔……

  “和小耿在一起,有擺不完的龍門陣”,“他不善言辭,只會埋頭工作!”在妻子眼中,耿展宇是個“悶葫蘆”,少言寡語。

  但群眾們口中的他,卻是另一個模樣。

  “畢節話說得溜,哪個會相信他是外地人……”2017年,河尾社區村民樊朋章第一次見到耿展宇,就倍感親切。那時,他家門口的串戶路還在建,這個白白凈凈的小伙褲腿上沾滿稀泥巴,挽起袖子就和大家一起抬大石頭,“沒有一點架子,還幽默,和小耿在一起,總有擺不完的龍門陣。”

  但耿展宇最見不得群眾日子苦,那是他的“心病”。

  “老樊,你家今天咋沒炒肉?”

  “老樊,下大雨了你咋還在外面干活,要注意身體啊!”

  “老樊,你在幼兒園當保安的事已經給你落實了!”

  ……

  耿展宇一句句話,還在樊朋章耳邊縈繞。

  對耿展宇來說,走到群眾身邊,像魚得到了水;而對群眾來說,這種魚水深情就是一種親情。

  精準扶貧、社會事務、安全、教育醫療、經濟發展……耿展宇負責的工作繁瑣,且都是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

  他深知,脫貧問題,群眾是主角,只有解決好群眾的難題,才能與他們打成一片,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

  8年,耿展宇翻山越嶺、走村入戶,腳步遍及青龍街道7個社區72個居民組的每一寸土地,將真情和希望帶給了千家萬戶。

  鄉親們也早已習慣這個小伙子的“突然造訪”,有時他或許只是路過時順便進門打個招呼,有時可能只是想給一個簡單的鼓勵……

  “嫂,你有事就給我打電話!”這句親切的話語時常在村民孫春腦里回響,并支撐著她走過無數歲月。

  2017年,孫春的丈夫謝驕健負傷成植物人。獨自撐起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庭,孫春的精神和生活雙重瀕危。那天,耿展宇走進家來,給了臥床不起的謝驕健一個深深的擁抱,并說了那句簡單卻擲地有聲的關懷。

  “我們老百姓要的其實并不多,也許一句真誠的鼓勵就能支撐我們走很遠!”孫春哭腫了雙眼,“展宇兄弟給了我們老百姓安全感!”

  “我想告訴他我馬上要脫貧了!”

  “壯志寫春秋,雄心創大業”

  豪溝社區扶貧車間的大門上,一副鮮紅的對聯依舊醒目,這是今年3月公司開業那天,耿展宇親自題寫并張貼的。他說,這樣顯得喜慶,又催人奮進。

  半年多來,車間扶貧效能與日俱增,已解決周邊30余名貧困群眾就業問題。

  車間里,工人們嫻熟地踩著縫紉機,一切有條不紊,卻少了些活躍的氛圍。梁守舉、靳艷夫妻倆紅著眼眶,滿面悲傷。半年前,這對夫婦還遠在杭州打工,疲于奔波,忙于糊口。今年3月,耿展宇一通電話,將夫妻倆喚回并安排在扶貧車間務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這是耿主任的心血,他生前每天都往車間跑,生怕一天不來,車間就會停工??墒牵呀?天沒來了,以后也不會再來了……”梁守舉強顏歡笑,淚水卻奪眶而出,“耿主任生前一直打算擴大車間規模,計劃1年內實現100人就業,可如今壯志未酬,人卻沒了。”

  在青龍街道這片土地上,耿展宇留下的業績又何止于此!

  自從2016年分管精準扶貧等工作以來,耿展宇帶領群眾變思路、找產業、謀發展,通過培育特色產業、支持就業創業等方式,破除轄區土地少、農業滯后的不足,讓一項項產業開花結果。

  在官壩社區水淹壩蔬菜種植基地,耿展宇帶領群眾種下的蔬菜已經長出了嫩葉,正在地里務工的李正琴望著拔節生長的蔬菜,傷心地說:“再過兩個月蔬菜就采收了,但耿主任再也看不到豐收的景象了。”

  中屯社區大寨組養豬場里,40多頭大肥豬正待出欄。養殖戶孫華祥悲喜交加。“我前幾天才把耿主任幫我協調的5萬元特惠貸還了,我想等我把大肥豬全部賣完再跟他報喜,告訴他,他扶持我做的事業做成了,我馬上要脫貧了!”

  還有豪溝社區5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金鐘社區1000畝經果林基地、官壩社區100畝蓖麻種植基地、河尾社區700畝西瓜種植基地……它們所聯結的267戶貧困群眾,都曾是耿展宇日日牽掛的“心病”。

  

 

  工作中的耿展宇

  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這個有溫度的名字——耿展宇

  最近幾天,官壩社區梁家寨的群眾時常聚在鄭美家的院壩里,述說著生活的點滴。談及家門口的連戶路、住的小洋房、社區老年活動廣場……不管說起任何事,始終都離不開“耿主任”三個字。

  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耿展宇是什么時候就走進他們生活的。直到19日那天,當看到耿展宇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中時,他們才意識到,這位好干部、貼心人就要走出他們的生活了,可卻怎么也走不出他們的腦海、走不出他們的記憶……

  在社區便民服務微信群有這樣一條留言:“你是海,擁有寬闊和博愛;但我寧愿你是山,守護這方高原,永不離開……”

  青龍山巍峨屹立,座座峰巒起伏綿延。

  山下,盡銳出戰、務求精準、確保打贏的脫貧攻堅鏖戰正激。

  “我覺得耿主任沒有走。每次聽見有人敲門,我還常常誤以為是他,開門看又不是。我多希望他又笑瞇瞇地進屋來,對我說‘老樊,今天吃肉沒得’……”樊朋章一次次掛著淚水說。

  青山無語凝噎,蒼天含悲垂淚。耿展宇,這位來自江南水鄉的小伙,扎根畢節8年,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江南兒女烏蒙情。

  “你回到了大海胸懷,帶走了大山呼喚;你一直沒有離開,根植在群眾腦海......”人們用詩歌寄托著對這名江南兒郎、扶貧英雄的無限哀思。

  10月22日,在畢節市金海湖新區有關領導、同事和群眾代表的護送下,歷經34個小時,奔波近2000公里,耿展宇的骨灰終于回到了浙江省玉環市的故鄉。

  送耿展宇回家的路上,江河含悲嗚咽,長淌的淚水流進烏江、流進長江、流進大海的懷抱!

  展宇:你把青春和熱血灑在貴州高原上、灑在祖國西南腹地的大地里。這世間啊!山海相連,巍巍群山連綿不絕,山遙水遠情相近,隔山隔水不隔心。正是無數像耿展宇一樣用心、用情、用力的幫扶,讓一批又一批的上海人、廣州人、青島人、杭州人、大連人、寧波人、蘇州人,還有全國各地的人們,你們不遠千里踏上貴州高原,用你們的智慧和汗水,悉心澆灌著這片土地美好的明天。

  血濃于水,骨肉情深,誰也隔不斷割不開我們山海相連的深情!

分享到:
標簽:脫貧 貴州 扶貧 之三 系列報道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