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它極大的方便了市場各個主體的日常生活,,最近幾年,“互聯網+”產業迅猛崛起,互聯網創業也成為創業大軍中的主力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互聯網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共享單車颶風過后,堆積成山的廢舊單車不僅占用了大量公共資源,還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過度“互聯網+”導致社會發展重心出現了嚴重的偏差,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示。
1,過度“互聯網+”,讓很多年輕人忽視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實體經濟,相反,他們涌入“虛擬經濟”,這樣就把大量高端人才引入互聯網行業,實體經濟則連年出現嚴重人才危機,對一個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2,過度“互聯網+”,導致幾十年來構造的龐大的商業“產、供、銷”體系與利益分配機制被顛覆,大量實體企業由于沒跟上新的商業模式而紛紛倒閉,大量商業企業關門,大量工人失業,導致社會出現極大不穩定因素。
3,過度“互聯網+”,使得很多人的認知產生嚴重偏差,“勤勞致富”不如“投機取巧”,市場導向教育出現錯位,如何實現全民互聯網與國家倡導的“工匠精神”協同并進仍需要很長時間去探索。
4,過度“互聯網+”,一方面,導致眾多商業企業歇業,很多購物廣場門可羅雀,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互聯網交易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快遞包裹數量的指數型增長,產生了大量包裝垃圾,由此造成的環境二次污染更加觸目驚心。
5,過度“互聯網+”,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假冒偽劣橫行,助長了公民投機取巧的心理,真正專注產品質量而不懂互聯網營銷的企業失去了生存空間,對堅守工匠精神的企業與企業家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6,過度“互聯網+”,由此而衍生的“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與“分享經濟”,最終都成了一地雞毛,社會浮躁,社會誠信任缺失,建立健全信用體系與商業文明阻力變得更加巨大。
以上事實證明,互聯網只是經濟發展的工具,用對了,用好了,促進社會發展,用錯了可能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甚至影響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因此,正確認識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同時讓實體經濟回歸,倡導”實體+互聯網”才是立國之本,強國之道。
杏汾商學院(推薦)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