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寫生 68*140cm
宏村寫生 68*68cm
宏村寫生 168*136cm
宏村寫生 68*136cm
宏村寫生 68*68cm
宏村寫生 68*140cm
宏村寫生 68*140cm
宏村寫生 68*140cm
宏村寫生 68*140cm
太行寫生 68*68cm
太行寫生 68*68cm
太行寫生 68*140cm
太行寫生 68*140cm
太行寫生 68*140cm
桃花潭寫生 68*90cm
“悟對之,方可通神”
--------淺談中國畫寫生中“神”的表現
梁愛冰
在寫生中,對于如何表現客觀對象的精神狀態,“以形寫神論”并非是解決“神“的關鍵。
西方古典繪畫大師所塑造的形象,也是通過“形”描寫“神”的,或者說無一不是通過對客體形象的描繪來完成對神的刻畫。就“以形寫神”來說,對于物象神的表現并無理論指導意義。在這里,如果說形是指客觀存在的物體,神是內在思想所反映在形體上的生命,那么在國畫寫生中,以此“形” 卻難以完成對“神”的表現。
那么“神”具體指代什么呢?。毫無疑問, 寫生是表現心靈的自然。“畫”是畫家心理世界的反映,中國畫寫生是畫家用水墨工具表現物象,客體外在的“形”是寫生的客觀依據,但它與畫家心中所寫的“筆墨之形”是兩個概念,兩者是不可代替的。如果把所要表現物象的“神”與其客觀特征相吻合,或者將對象描寫盡致而一筆不遺,這是難以做到,南宋陳郁在其《藏一話腴·寫心》中說:“蓋寫其形必傳其神,傳神必寫其心。”這是針對人物寫生而言的。當面對無生命之物,其本身是不存在精神的,也無“神”可言,而畫家從對象身上發現的“神”,是畫家“移情”給它的,不是擬人化,而是使它有了人的情感表現,具有了人的意味。所以,寫生時,如果畫家的主觀思想處于麻木狀態,把眼見為實作為認識的標準,那就不能透過現象賦予它能表達對象精神實質的“形”。或者失去理性,隨心所欲,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個支離破碎的軀殼。
我們再看顧愷之在《魏晉勝流畫贊》中是怎樣描述的:“……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神之趣失矣。空其實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一明昧,不若悟對之通神也”。意思是說:如果以形描寫神,而形與神不能實對,“形”這一作為表現神的媒介即為錯誤,傳神的趣味也就失去了,形不能體現“神”則為大失誤,如果有所反映但不能恰當地表現則為小失誤,這不可不辯別,一幅畫像的好壞,不如“悟對之通神”是更重要的途徑。很明顯,顧愷之只是說明“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不可取,并非將“以形寫神”單獨作為一個命題提出來的,只是強調了“悟對之”方可“通神”這一論點。“悟對”是感覺的升華,在這里,它既不是主體脫離實際的主觀意念,也不是對形象的自由想象與把握,它是將從對象身上感覺到的不連貫的、零碎的環節給于整一后,得到神的一個完整的“意象”結論。看來,“悟對之通神”要比“以形寫神”更深刻。同時還需明確,“悟對”是獲取神的途徑或造形的主要環節,而不是目的,它似乎含有“不可知”的成份,所以不能以此作為品評神的標準,只有將“悟”最終落 在生動的筆墨造形上才有意義,即做到以“形”寫神。
這個“形”,是審美對象在整體上給予我們的心靈感受,是“神”的依托,是畫家的“審美情感”與對象合一的精神狀態,它通過畫家的感覺而體現。藝術中的“感覺”有視覺的和心靈的兩個層次,具體說,它應包括反映物象表面特征的視覺感覺、和反應了畫家的心靈感覺。畫中之“形”既不是簡單的來自于視覺,也非對物象作機械地“概括”、“取舍”所得,它應與畫家的心靈感覺相對應,反應畫家對客觀物象的認識與理解。所以,審美對象外在的形態只為表現對象的精神特征提供視覺信息,所寫之神,是心源貫注造化的“形象”,確切地說,它應是與“形”融為一體的、氣韻生動的“筆墨形態”。
梁愛冰,2006年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擅長現代水墨人物與山水創作,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訪問學者,師從李洋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任教于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2018年10月受聘于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水墨人物畫高級研究班授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