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易生活
隨著手機行業新機潮的到來,如今手機圈也再度硝煙彌漫,各大廠商都開始摩拳擦掌明顯加快了新品的推陳出新速度。不過大家也不難發現,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白熱化,如今活躍的品牌已經幾乎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不是華米 Ov、三星、蘋果,就是它們的子品牌。更多曾經活躍在這個舞臺上的品牌或退場或銷聲匿跡,不過在這其中,應該不會有格力的名字。
日前,新浪財經人物訪談節目《至少一個小時》在對話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時,她除了用 " 不擇手段,胡說八道 " 八個字點評家電行業外,在面對主持人 " 格力手機不如空調成功 " 的疑問時,董明珠回應稱, " 最起碼我覺得我沒有失敗 "。
當然,這并非是董明珠首次在公開場合對格力手機較為尷尬的現狀進行辯解。此前她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要的是一個技術的展示,所以我從來沒認為手機失敗,我認為格力手機現在做得很好,雖然量不大,但我不是以量來認定,而是讓每個人用完以后不后悔。
那么,格力手機真的沒有失敗嗎?以去年 3 月上市的格力手機 3 代為例,在官網上線同時,就曾有消息傳出有人在閑魚上以 1300 元的價格尋求出售這臺定價 3600 元的產品。并且在經過了 1 年半的銷售時間后,截至目前為止,這款機型在格力官網上所顯示的銷量也并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按照格力官網所顯示的數據,縱觀其目前為止推出的 4 款手機,即格力手機 1/2/3 代以及格力色界手機,在銷量上顯然無法與動輒以千萬臺為數量級的主流品牌相比。而這與 2015 年,格力方面進入智能手機行業時喊出的 " 銷售一億部 "、" 做世界第一 "、" 我要做手機,分分鐘,太容易了 " 等口號,也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事實上格力手機之所以賣得不好,原因其實很簡單,用手機圈吃瓜群體熟悉的 " 高價低配 " 就可以解釋。早在 2015 年所推出的格力手機 1 代,所采用的是還是驍龍 410 主控,但 1600 元的售價無疑也使得其在市場上并沒有那么能 " 打 "。
而從格力手機 2 代開始,所搭載的驍龍 820 確實是彼時的頂級旗艦 SoC,但是 3599 元的售價卻也比同期其他主流品牌的同類機型要貴了不少。但到了 2019 年,格力手機 3 代則又采用了兩年前的旗艦主控驍龍 821,最終導致性價比、性能,以及設計等消費者所關注的元素,幾乎是一個都不突出。
事實上,盡管智能手機是一個技術與資本雙密集的行業,但伴隨著國內供應鏈的崛起,即便是在在沒有技術的情況下,也有聞泰與龍旗等 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廠商,可以實現從研發設計、供應鏈采購,到生產制造的一條龍服務,品牌方甚至貼個 LOGO 后就能上市。而如果有技術及資源,想走 OEM(原始設備制造商)模式,同樣也有富士康等代工廠來服務。這也是為什么在數年前,手機行業火熱的情況下,各種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品牌都扎堆入場的原因,畢竟只要有錢,有的是技術提供方來解決后續問題。
然而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步走向紅海,以及消費者換機周期的加長,也讓這個行業的熱潮早在數年前就已經趨冷。目前在這一領域活躍的品牌,也基本上只有一線大廠與他們的子品牌了。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格力應該及時退出智能手機市場,畢竟其所采取的甚至都不是靠 ODM 模式,而是更加受主流品牌青睞的 OEM 方式,即便是拋開物料成本,無論是設計,還是開模的錢都不是一筆小的投入。事實上,如今的格力手機在市場上,也只能靠董明珠和時不時冒出來的專利信息維持存在感,真正意義上的新品已經幾乎有兩年沒更新了。
銷量慘淡、口碑堪憂的同時,又多年沒有推出新品,也讓格力在智能手機市場幾乎只能維持一個存在感,很難成為現有市場格局的顛覆者。況且智能手機還是一個需要持續進行投入的領域,那么格力方面為什么又要 " 死要面子活受罪 " 呢?
其實早前格力內部相關人士的回應,或許能讓外界一窺天機。當時有傳言稱," 格力手機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親自掛帥要做的,并堅持認為有必要做,不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因此外界推測,對于董明珠來說,維持格力手機的存在并不是為了與小米賭氣,而是為了抓緊手機這個智能家居的切入口。早在 2015 年的出席中國制造業高峰論壇時,董明珠就曾表示," 未來手機一定要和別的家電互聯,格力的優勢就在于這些電器都掌握在我手上。"
隨著如今 5G 的快速普及,家用電器的聯網也成為了大勢所趨,相比于交互能力略遜一籌的智能音箱,智能手機作為離用戶最近的終端,天然就有成為智能家居控制中樞的可能。因此格力如此執著的去做智能手機,極有可能是希望能夠在未來的 5G 時代,在智能家居實現萬物互聯的情況下能夠有所作為,如果此時丟掉智能手機業務,也就意味著可能丟掉了未來智能家居入口的話語權。
或許在董明珠眼中,格力手機與其說是智能手機,不如說是具有手機功能的智能遙控器。不過在其他智能家居領域廠商都在搞開放生態的時候,格力所希望實現的閉環模式真的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