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華夏文化促進會主辦,香港中國商會與成都市社會組織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11屆世界商業倫理大會在成都成功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崇德創新、再燃生機”。在“率先模仿即創新”之紅利已消失殆盡、企業面臨空前壓力的當下,多位(世界/中國)500強企業(現/原)任高層蒞臨大會,前所未有從全新維度深入探討了創新之道法,揭示社會價值與道義驅動的崇德創新蘊含的偉大力量,以助力企業開啟重生之路!
著名文化學者、華夏文化促進會主席、國際易學聯合會榮譽會長廖彬宇先生作為主辦方代表發表致辭演講。他在演講中強調,龍文化精神是中華兒女的精神,也是有精神追求的企業本應具有的文化精神;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理當具備龍文化精神,而不應去崇尚狼文化;每一位走出去的企業家,都應該成為向世界傳播龍文化精神的代表。
廖先生進一步指出,龍的第一個精神,潛龍勿用,代表企業(家)首先要有學習精神,成就大業首先要扎下深根,潛心學習;第二,見龍在田,代表企業家要學以致用,擔當起社會責任;第三,或躍在淵,代表企業家在履行社會責任時要懂得能屈能伸,處事變通;第四,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代表企業要有風險防范意識;第五,飛龍在天,代表企業成功地為社會創造價值;第六,亢龍有悔,代表企業取得了成就也不能自我膨脹,要有反思反省的精神。這六個方面的精神都具備,企業就能抵達“群龍無首”的境界,即老子在道德經里揭示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最高境界。
方太集團聯席執行總裁何東輝先生做了《方太文化——基于仁愛的創新實踐》主題演講,系統闡述了方太文化的核心理念、基本法則和踐行體系。從企業精神(道的追求)到一系列的踐行體系(術的運用),邏輯清晰、完整,極具借鑒價值。方太對商業社會的重大啟示意義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為了億萬家庭的幸福”這一使命驅動下,方太提出的“成為一家偉大企業”的愿景,強調企業不僅是滿足顧客需求的經濟組織,更是推動人心向善與社會進步的社會組織;企業為此所匹配的核心價值觀必須是人品、企品、產品的三品合一,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基于“仁愛”這一文化理念基石,方太提出了企業的“創新三論”:創新的源泉是仁愛;創新的原則是有度;創新的目標是幸福。方太未來將致力于一項具有深遠社會價值的創新實踐,即以仁愛之心助力打造一萬個幸福社區。因為對親密鄰里關系的懷念深埋于國人心中,打破現代社會的“孤島”窘境,重現親密互助的鄰里關系無疑是人心所向。方太將從“美善環境、精誠服務、和樂成長、互助公益”等四個方面進行打造。
霍尼韋爾亞洲高增長地區傳播副總裁盧榮的演講主題是《創新與發展——應對世界上棘手的挑戰》。她帶來的重要啟示是,企業矢志不渝地應對世界棘手的挑戰,潛心透過產品創新,努力讓世界更安全、更潔凈、更可持續,公司自身也得以可持續長足發展。比如用低全球變暖潛值的制冷劑為全球7000多萬輛轎車提供安全制冷,年底有望增至9000多萬輛;增強型近地警告系統將可控飛行撞地事故發生概率從1/300萬降低到不足1/2000萬;安全防護設備每天為全世界超過5億人提供服務。
霍尼韋爾中國承諾到2022年,每美元營收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比2016年降低10%,目前已經在中國自行開展了100多個增效節能項目和措施,比如正在中國各個部門推廣踐行減少有害廢物及其他廢棄物;公司計劃讓每年能源花費超過50萬美元的辦公場所獲得ISO 50001認證,這是一個企業自愿參與的能源管理和優化的國際標準。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川主講了《博士百年——初心與使命》。演講中他再次強調公司創始人老博世當年奠定博世價值觀基石的那句名言:“從長遠來看,誠實守信的經營方式總能帶來最豐厚的利潤,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在商界獲得的贊譽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高得多。” 博世百年經營帶給商業社會的重要啟示意義正是——誠信利他, 是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和基業長青的基石。楊川指出,創新之路的起點是激發善意的管理;創新要求管理思維方式進行改變與突破,且可持續地點燃員工思維創造力。博世集團打造了一個以物聯網為主題的全球開放創新平臺Connectory – 它的名字源于“connect”與”factory”兩個單詞的組合,也是博世公司未來愿景的核心。
江西中科九峰智慧醫療創始人兼CEO吳文輝做了《價值·創新——企業可持續競爭力之本》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兩個深具啟示性的案例。吳文輝在創立九峰前曾任西門子醫療東北亞區CEO,為了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執行力,他連續四年率領全體高管,重走長征路。吳文輝邀請西門子全球CEO時表示,我們不搞姓資姓社,中國共產黨是歷史上成長最快的組織機構之一,我們要想成為中國的NO.1,是否應該學習其成功經驗?于是西門子全球CEO連續4年參加了重走長征路。同時,公司引入了儒家文化以人為本的價值體系。連續4年,西門子醫療奇跡般超越了多年稱霸中國市場的GE醫療,成為無可爭議的第一名。離職后,吳文輝創立了江西中科九峰智慧醫療,基于大數據的精準醫療來解決中國重大醫療挑戰——縣域醫療問題,同時啟動了數字移動醫療2.0時代。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副總裁李良華以大會主題為主講題目《崇德創新 再燃生機》。他分享了“利他”的兩個層次:一種是以利己為目的,利他是手段;第二種,利他本身即是目的,利己是手段。李良華重點闡述了福耀玻璃帶給商界的重要啟示:精準地研究總結消費者的痛點需求,以德性設計、創新出利國得民的產品。比如福耀全車隔熱免貼膜玻璃,可有效防止紅外線輻射,夏天車內降溫,避免陽光照射之灼燒感,提高了舒適性;可減少夜間行車眩光,提高行駛安全性;還可降低空調負荷,更節能環保;還能快速實現除霧除霜,免去空調除霧系統。總之福耀玻璃強調的崇德創新的產品是:于消費者:舒適、安全、省錢;于社會:可減少交通事故、降低碳排放;于國家:降低空調功率從而降低能源消耗。
山西天元集團董事局主席魏艾玲做了《用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百年幸福企業》的主題演講。她帶來的重要啟示——當企業想透了存在的意義,即“把實現員工幸福作為第一目標,創建百年幸福企業”,那么整個文化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均據此展開。天元文化核心——企業是學校,也是大家庭,本質是教育,德善品質建設是人生第一大戰略,企業的工作就是幫助人成功;以四用,五看,六法則,把圣賢文化和仁愛傳播到周圍,造福全社會。
“四用”是用良知喚醒人,用仁愛感化人,用禮法規范人 用道德關懷人;五看分別是:“仁”,看善待員工,孝悌文化,人文關懷,仁愛感恩;“義”,看員工收入,社會保險,慈善公益,見利思義;“禮”,看尊重員工,寬容平等,培訓學習,民主管理;“智”,看帶出團隊,成長員工,創造價值,科學發展;“信”,看儒商道德,誠實守信,品牌價值,社會貢獻。六法則即加強德善學習,建設人文之家,積極慈善公益,推動義工行動,倡導積德累功,堅守敦倫盡分。
云階梯國際創新咨詢的創始合伙人周彧君做了《如何實現從模仿思維到創新思維的轉變?》的學術主題分享,她建設性的提出創新應該根據地域特點發展各自擅長的創新領域,四川的李宇春、《哪吒》編劇餃子、畢業于四川美院的藝術家張曉剛都是杰出的擁有自己典型風格的創新人才。模仿思維是一種自我保護型思維,而創新思維是后天系統訓練的能力。周彧君老師發現中國人雖然復制了全世界但在美食領域里的的創造力卻無以倫比,故提煉出了美食創新思維回路。美食創新思維明確提出了創新過程中的兩大支撐力和三大鴻溝,搭建出了淺顯易懂的創新思維回路,為中國人實現創新落地找到了更容易的入口同時完成了最佳實踐,展示了經過美食創新思維訓練的中國企業團隊的創新能力、創新氛圍和創新自信在十大創新維度上所獲的大幅度提升。
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剛主講題目為《變廢為寶:用創新造福社會》。他用一組數據讓與會者對我國固體廢物的現狀有了直觀認識:全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量約30.9億噸,這些固廢可填滿130個西湖,占地829平方公里。這給環境帶來的巨大破壞令人無比堪憂!一名微晶深懷企業的良知和對社會的責任,十年磨一劍地探索和堅守,用創新技術為地球環境改善提供了一套固廢高價值轉化的解決方案,即利用工業固廢為主要原料制造出了一種顛覆性的新型綠色建材——固廢微晶。被譽為“工業固廢清道夫,綠水青山守護神”。
儒家宗圣曾子75派裔孫、曾氏三鼎家學傳人曾慶寧先生做了《修身型組織》主題演講,強調建立修身型組織,對于文化傳承與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和時代緊迫性。曾先生清晰闡述了修身型組織的理論基礎:近年來,三鼎圣賢家學走出家族之門進入社會,變家學為國學,提出了修身型理論;修身型理論認為,中華文化本質上是一種修身文化,通過修身來提升生命狀態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修身有兩大路徑:內徑為誠意、正心、修身,稱為內圣,可以培養修身型人才。外徑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稱為外王,可以建設修身型家庭和修身型組織。
修身型組織的特性,是強化組織各部分以及內外關系,最終使組織止于至善;通過知、修、行螺旋而建立組織整體;打造修身型組織的關鍵在于提高組織領導人的修身水平。善于修身者強,拙于修身者弱。
優品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佳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機會分析》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連續十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產銷大國,帶來了極大交通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碳排放和尾廢氣。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既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滿足,又造就了極具社會價值的綠色產業!總部位于上海的優品車集團,是目前國內在新能源汽車流通運營體量最大和技術解決方案最全的公司。李總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支持。目前與產業應用相關的主要技術與產品都已成熟,優品車愿與社會各界一起共同合力打造城市環境的“青山綠水”,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傾心盡力!
韓國韓松紡織公司董事長、柳韓金佰利前CEO、新范式研究所主席文國現先生這次大會主講了《倫理經營與創新經濟》。他在演講中指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開始,意味著一個要求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時代已經到來;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應對其員工的培訓和學習新技能起到重要作用;企業則有更重的責任,必須向基層員工到管理層提供強有力的持續學習的機會。
為此文先生也強調,標桿企業應發揮其影響力和麻煩帶頭作用,鼓勵盡可能多的組織提供學習新技能和更新能力的項目和制度;同時也促進跨部門(公共、民營和非營利)以及企業、勞工組織和教育機構之間的伙伴關系,盡一切可能實現終身學習。此外,文先生再次激勵企業家們:正確的企業社會責任如同馴服蛟龍一般,將社會問題轉換成一種經濟效益和產能。
原AIG美亞保險公司資深副總裁、上海大學MBA教育中心企業導師彭德智博士做了《守正出奇,開創自己的傳統》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首先闡明崇德企業的追求目標應該是給社會和利益相關方創造了什么價值以及多大的價值(而不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有多快、規模有多大);同時他強調在遵守商業倫理的基礎上,崇德企業也應該革故鼎新,謀求更大的發展。他以三個百年老店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三個創新案例說明,只要有持續不斷的創新,企業就會有大的發展。彭博士在演講中還提醒,“創新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幸福的改變。”那些不顧商業倫理,急功近利,只為謀利的創新或者變革,很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與2008年金融危機密切相關的次級貸風波就是慘痛的教訓。
彭博士總結說:對于崇德企業而言,堅守商業倫理不難,難的是既守正又出奇,不堅守基業不穩;無創新則發展無力。堅守商業倫理+創新發展企業:守正出奇則所向無敵!
著名社會責任國際專家、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家孫繼榮教授發表了“責任時代:變革與創新”的主題演講。他闡述了新時代商業倫理的本質、內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創新系統構建企業變革過程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孫教授指出,市場經濟和企業發展追求經濟目標必須以滿足社會和環境要求為條件,企業對生態環境和社會均負有道義責任。企業應當認識時代的挑戰、發現社會的需求和機會、明確其在各個方面、不同領域的義務和責任,從而全面提升其社會影響力。
孫教授強調,工業革命提高了經濟發展的效率、效益和速度,豐富了物質財富,改善了人類社會生活水平,但追求經濟效益或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不再適用,忽視環境的可承受度、資源的限度性、忽視社會的公平和公正的做法已經不被社會所接受。
中企聯管理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潘誠教授為大會做了最后的總結演講《在熱鬧的時代,做安靜的自己》。他鏗鏘有力的肺腑之言,令全場聽眾心潮澎湃:參與世界商業倫理論壇,思想交匯,精神盛宴,受益良多。改革開放四十年,于歷史是滄海一瞬,于人生是江山千里。物質進步令世界矚目,環境代價人文代價,亦是史無前例。有幸能成為這個大時空的參與者、見證者和思考者……
潘教授最后點評道:每次參加論壇,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企業家的氣質悄然在發生中變化。博世楊總、霍尼韋爾盧總的從容和深厚,方太茅總、何總的篤定和堅守,福耀曹總、李總的格局和胸懷,以及山西天元魏總、江西中科九峰吳總、四川秦總的樸實和善良。這是中國商業文明的火種和未來。由衷希望,我們這一代,多一些“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守道以約,多一些“動而與陽同波,靜而與陰同德”的虛靜恬淡,更多一些稻盛和夫“敬天愛人”和文國現先生“社會企業”的情懷擔當。繁華過盡,水落石出。歷史,在期待著我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