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融于近期在北京召開“新時代 新華融 新征程——紀念公司成立20周年大會”。20年來,中國華融作為國家經濟金融改革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已經與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深度融合,逐漸發展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化解金融風險、實施逆周期金融救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一支重要力量。幫助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輕裝上陣。20年來,中國華融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2.9萬億元,收購規模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幫助實體企業紓困減負、煥發生機。
中國華融大力探索業務創新,實現國內多個第一。開展國內首次大規模不良資產國際招標;舉辦全國首例不良資產網上拍賣;首創信托分層處置不良資產模式;率先規模化開展收購重組業務;率先開展信托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實現國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票主承銷業務“零的突破”、保薦制下金融資產公司首單保薦發行。
中國華融成功托管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全面參與“德隆系”風險處置工作,有效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和社會穩定。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積極創新,綜合利用多種處置手段,在新形勢下,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當前,不良資產管控的任務依然艱巨。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2.24萬億元。除了華融這類4大AMC,還需要更多的從業者,帶著資源,帶著模式,帶著技術,一起維護金融秩序,做好金融風險的預防和處置。
作為不良資產行業的“新鮮血液”,牛資管系統,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效率。牛資管的負責人介紹到,重視風險的管控與金融科技的有效運用,都是不良資產處置的核心重點。金融機構應進一步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實施更嚴格的風控管理。同時,要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綜合多種手段處置問題資產。
地方不良資產的處置形勢更加嚴峻,地方城商行、農商行不良率較高,有迫切的資產處置需求。與中國華融這樣的4大AMC相比,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從資金規模、管理能力、人員素質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市場的多樣性決定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自身獨特的市場優勢,更加靈活,創新動力更強。以廣州地方某資產管理公司為例,在傳統的以人工處置不良資產的模式下,引進了牛資管系統,原本8人管理40戶資產,使用了牛資管系統后,4人可以管理160戶資產。可見牛資管在成本的節約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上,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金融科技是不良資產行業的助推劑,是資產管理公司有效提升管理能力的好工具、好幫手。牛資管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不良資產行業提供的系統解決方案,有助于行業更好的降低不良貸款存量,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切實的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