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銅幣鑄造始于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三年)。它的市場流通時間較短,因為其版面設計優雅精致,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在當今收藏市場極為火熱。它在我國近代錢幣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也被列為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文中展示此枚為“鄂”字版大清銅幣。錢幣正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鄂”,代表著它是湖北省錢局鑄造。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丙午”二字。邊緣兩側分別有“戶部”二字,下端為幣值“當制錢十文”。這款錢幣原本背面應該是標志性的龍圖,但是翻轉此枚錢幣,便能發現錢幣正反面居然一模一樣。
這是一枚極為稀有的錯版幣。所謂錯版幣,即是在鑄幣沖壓時模具的位置偏差,而造成的錢文圖案位移和錯印。此類錢幣的產生具有偶然性,幾率極小。而且在當時有錢局監督人員,負責檢驗錢幣合格,發現錯版的錢幣一般會即時銷毀重鑄,能留存下來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此枚雙面錯版大清銅幣,雖然經歷了無窮歲月的洗禮,但是如今保存依然完好。包漿自然熟舊,錢文深峻清晰。而且此枚錢幣不同于普通錯版幣的圖文位移錯印,而是雙面都為正面錢文,極為罕見。就珍稀度而言,已是難得一見的奇珍,而且能保存得如此品相,更是完美,收藏價值極高。
關注下方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