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玉蟬
蟬的造型很早就被中國人選用為佩飾。古人注重玉蟬,生以為佩,死以為含,因而有將此類玉蟬稱為"王含"者,應視為喪葬玉一類,而不同于其他形狀的玉蟬。玉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于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干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商代玉蟬主要出自商代晚期遺址、墓葬之中,其造型簡單、樸拙,略顯夸張,雕工較粗,整體風格承襲自石家河文化玉蟬。此期玉蟬多作扁片狀,亦有少量近圓雕,雙面表現的玉蟬開始出現。玉蟬體型短小,平面多為梯形或三角形,有一些蟬背凸起脊棱。細節多以斜刀雕琢的粗直線表示。玉蟬頭部寬闊,包括弧形微凸狀、平頭兩類。吻部尖細而凸出,亦有陰刻或省略口吻者。蟬目有外凸圓眼、未出廓的浮雕圓眼及斜刀陰刻圓眼三類。玉蟬前胸窄甚,常以一道陽線或橫條表示。中胸較寬闊,常暴露為三角形,其表面偶見幾何紋樣裝飾。
商周時期玉蟬
此玉蟬刻劃特別精致,眼睛細長,翅有脈紋,足爪屈曲,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清朝乾隆時玉蟬制作用料特別嚴格,精雕細琢,一絲不茍,蟬身有回紋、勾云紋裝飾。
此藏品重量約:382.32g;長約:9.63cm;寬約:6.9cm。商周時期的玉蟬是非常珍貴的,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 實物詳情聯系本公司 楊總:1814946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