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很長,足以建起幾十公里的橋梁,連接隔海相望的土地;十年很短,只夠實現一個夢想,完成一個愿望。十年來,我們在時光的年輪上刻畫下一項項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也記錄著無數人十年如一日的奔跑、看見、堅持和奮斗。
10月19日,人民日報與快手紀實頻道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十年如一日》上線,回眸時光,匯聚個體的光芒,在人生故事的講述中,看見時代前進的每一步。
據了解,《十年如一日》由李程遠導演,共4期,每期時長5分鐘,圍繞以網紅事業助力家鄉發展的女村官胡榮、開“瘋狂養老院”的95后樊金林、罕見病患兒何昱頡、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師孫悅楠四位主演,講述了四個“十年如一日”的人生故事。
四個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參與到鄉村脫貧、交通建設事業當中,見證了共享天價藥納入醫保、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等政策紅利,不負這十年的奔跑、看見、堅持和奮斗。該片在快手平臺播出,自播出以來話題相關播放量已突破1.2億。
手持拍攝設備在田野鄉間無數次奔跑,胡榮帶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跑上了鄉村振興路。翻山越嶺,胡榮捕捉著山溝溝里的無數美好,把短視頻和直播的新方式,融入定西村民們的新農生活中。
在快手賬號“蓉兒話基層”中,胡榮拍自然風光,拍鄉土風情,也拍深山里的農特產品,蜂蜜、脆梨、粉條……她通過短視頻和直播,讓村里的農產品走出深山。在快手直播間里,胡榮講解惠農政策,科普法律知識,為村民們直播帶崗。胡榮成了當地的“網紅”,也帶動越來越多人進入快手,走上脫貧路。2020年年底,通渭縣退出貧困縣縣列,這其中少不了國家的鼓勵扶持,更少不了每個人在山間的每一次奮力奔跑。
帶著95后的活力開起“網紅”養老院,樊金林讓更多人看見一隅銀發的角落。“林燒”是樊金林的快手名,燃燒著青春,樊金林照亮了夢想,也照亮了老人們。
《在養老院做數學題的一天》《在養老院查崗的一天》《在養老院問問題的一天》……在快手上,樊金林持續更新系列視頻,收集起老人們的生活片段,以趣味滿滿的內容策劃收獲眾多網友點贊,也讓老人們感受到被關注、被需要的精神滿足。拍視頻、打電競、彈吉他、煮咖啡,樊金林建設起“另類”養老院,踏著國家民生工程建設的風,把95后的動力帶進養老事業,帶領更多老人們跟上了互聯網時代的腳步。
從70萬到3.3萬,何昱頡(小名:沐沐)一家堅持著與病魔對抗,從未放棄每一份希望。在快手賬號“YJ小寶貝兒”的視頻中,擁有兩位病人的三口之家散發著對世界的熱愛、對生活的堅持。
沐沐出生3個月被確診為SMA脊髓性肌萎縮癥,爸爸離開部隊,媽媽走下講臺,四處求醫。70萬一針的藥品給了沐沐“生”的出路,卻也帶來“活”的艱難,媽媽也因為長期熬夜和壓力確診為甲狀腺癌。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在8輪談判后,將70萬的藥價砍至3.3萬,沐沐一家也真正等來了希望。如今,他們在快手分享日常,記錄生活,在直播中向網友們科普SMA病癥,讓更多人關注到這一罕見病群體。國家醫療建設在一步步推進,沐沐一家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一款藥物的醫保引進,是多方的共同努力,一座大橋的建造,背后也是數萬人的奮斗,孫悅楠便是奮斗者之一。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孫悅楠從剛畢業的女孩,變成了資深的工程師。她曾戴著安全帽穿梭在鋼筋中,也手捧鮮花在大橋前拍下婚紗照。如今,孫悅楠又參與到了深中通道建設中,以橋為家、以圖紙為行囊再次起航。
十年如一日,農產品通過直播電商走向全國,為農民創富增收;十年來國家養老系統投入359億元,讓更多老人安享晚年時光;進入醫保的藥品數量從500多種變成近3000種,給無數家庭帶來新希望;十年來,我國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在沒有捷徑的建設中建起一條條“捷徑”……四段普通人的人生切片背后,是整個國家在新時代中的前進步伐。每一位奮勇向前的人,都是這時代銀河下的閃耀星光。
作為該片出品方之一,快手紀實頻道在本片中也延續了向平凡致敬、向人間煙火致敬的理念,以四段普通生活中的真實與動人,描繪出平凡人生背后不平凡的時代畫卷。
從攜手最高檢出品的紀實動畫劇《重返案發現場》、刷屏全網的正能量短片《看見》、獲央視新聞轉發的程序員節主題片《尋羊記》,到如今聯合人民日報出品的紀錄片《十年如一日》,快手紀實頻道立足萬千真實故事,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記錄下人間百態,讓真實故事更有戲。
《十年如一日》中,四位主角的故事被訴說,在快手上,還有無數個平凡的人生故事正在被講述,每一份點滴記錄匯聚,便是這個時代最真實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