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貴又難用,這是不少用戶對共享充電評價。
“我記得共享充電寶剛出現時,花個五毛錢、一元錢就能充一兩小時。現在‘起充價’就要三四元,有的充電速度還特別慢,租借時掃碼跳出一大堆廣告。”用戶陳正康說,現在他出門盡量自帶充電寶,“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實在讓人‘高攀不起’”。
這不是陳正康一個人的心聲。最近一段時間,共享充電寶被冠上“價格刺客”的名頭多次沖上熱搜。
記者近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等多地走訪調查發現,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大多漲到了3元/小時左右,大的商圈、旅游景點等收費普遍在每小時4元至6元。在個別車站等點位,價格甚至達到9.9元/小時。
采訪中,多位消費者向記者吐槽:共享充電寶租借費用高得離譜;想還時門店關了還不了;明明還上了還一直在扣費……人們不禁要問:本是方便大眾的共享充電寶為何飽受詬病?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1年曾發公告以遏制共享消費領域漲價,整改后共享充電寶的平均租借價格為2.2元至3.3元/小時,而熱門景點、商業區、車站的價格大多高于均價。
價格上去了,充電速度卻“止步不前”甚至下降了。在實測中記者發現,部分充電寶充電速度極為緩慢,一小時僅給手機充了15%左右的電。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共享充電寶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企業享有自主定價權,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成本和供求情況適當調整價格,包括根據運營成本適當漲價都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共享充電寶不斷上漲的價格外,還有數不清的彈窗廣告:掃碼租借充電寶的等待界面、歸還界面,每一步操作都會有不同的廣告彈出,最多時整個屏幕有四種不同的廣告,操作界面只占五分之一。
這些彈窗廣告中,誘導消費、虛假中獎、收集個人信息等行為數不勝數。有專家表示,作為監管部門,應當督促共享充電寶經營者落實相關義務和責任,對違法侵權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甚至處罰,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積極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對消費風險予以披露和提示。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