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文化播客》欄目(藝術家視界雜志社主辦),很高興再次見到你們。下面邀請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田惠芝(原名田發發)老師給我們談談寫書法創作的十個要點,紀要如下:
田發發:一幅書法作品,是大小、長短、濃淡、枯濕等等多個矛盾對立統一的集合體,處理好這些關系,如果線條、結體、章法沒問題了,就可以算是好作品。
1.借助于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濕中有干,干中有濕,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千萬,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2..剛力—鐵劃銀鉤(粗),柔力—行云流水(細),做到剛柔相濟。
3.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3-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4.留白處有寬有窄,寬處給人以忽然開朗之感。藝術是制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中鋒得法立骨,側鋒得勢求變。中鋒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審美的核心所在;側鋒是情性的化身,是書法通神的手段。
6.創作前要深思熟慮,反復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書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現。要在身體與心情皆好的狀態下寫字。書寫時隨意揮灑,一氣呵成。
8.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并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9.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無形的舞蹈。求變化中有呼應,使整體和諧,有強烈的節奏和視覺沖擊力。用好拙筆,用略慢,動中有靜,寫出墨趣。
10.書法的氣,是指點劃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趨向。
田惠芝,原名田發發。男,漢族,現為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釣魚臺書畫院特聘青年書法家、中國書畫藝術教育學會會員。1996年生于甘肅鎮原一書香門第之家。2018年畢業于航天學院。
其曾祖父田種玉在光緒中葉就讀于時任陜甘總督左宗棠創辦的柳湖書院,學業優異,應縣考州試具列前茅。甘肅提督,翰林學院葉勒賞嘉文,考取秀才。其曾祖父田風鳴生受祖父教化,就讀私塾,窮學“論語”“書經”“禮記”等古代儒家主要經典。于古鎮原國民干訓班就讀。1958年于甘肅中醫學院學習;其伯父田文德積學通識,觸類旁通,臨池不綴,教壇耕耘十余載和四十余年耕研中,積累了深厚的傳統書法基礎。自幼承庭訓,苦愛書法藝術。侵潤于書山學海,積累了較為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師從中國書協高亞侖先生。其作品先后深得當代著名書法家、藝術教育家劉文西、鐘明善、張旭光、史國良、何加林等先生指點和教誨,受益匪淺,書藝精進,打下了深厚的筆墨功力。在真、行、草書方面筆墨酣暢,脛骨雄強,寓剛于柔,態勢優美,深得古人三味。求變化于規范,出新意于傳統。多年來兼攻墨竹,立意幽遠,玉樹臨風,足見作者之才情。
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劉文西為其題詞
中國書法家協會秘書長、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張旭光和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主任、中國美術學院何加林教授為其作品指導。
與當代著名國畫家史國良、中書協秘書長張旭光研創作品。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為其創臨王羲之《十七帖》草書書法作品指點。
其作品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顧問、中科院院士、國家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和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長子錢永鋼先生一同收藏。
與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一起。
與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一起。
田惠芝 (田發發)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