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激烈競爭的信息市場中異軍突起,是實力的體現,是金子就會發光的。Paco唐杰擔任GQ出版人的職位,和掌門人廖梅淳(Sophia Liao)一起改變GQ當下局面努力開創新局,讓GQ的不斷超越有了新的動力源。
2017年8月1日,Paco唐杰入職的第一天發給 GQ 全體同事一封郵件中提到:“改變和進化是痛苦的,但是每個人、每個組織都逃不掉。”在當時的環境下,不期待所有人都理解,但相信,今天的 GQ 團隊,對這句話的分量和意義一定記憶猶新。
那時候GQ當即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盡管編輯部人員相對穩定,但是商業運營團隊的狀況很不好,除了Paco唐杰之外只剩3個同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GQ 的商業運營團隊新招聘了將近30個人。
一切又是新的開始,全新團隊的培訓管理,公司內部的磨合以及客戶之間的溝通合作,各種狀況一波波鋪天蓋地而來。而同時編輯部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老員工的相繼離職,讓 GQ 飽受質疑,外界很多人會覺得 GQ 這本刊是不是不行了,同時也實質上影響了內部同事的心情和士氣。
那段時間其實是一個極度焦慮和不安的階段,Sophia 和Paco唐杰幾乎每天晚上通好幾個小時的電話商量對策,還得分別和同事不斷持續的溝通,一切都做到了極致后,但結果卻非盡如人意。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布局的 GQ 新媒體開始進入爆發期,《那一夜》系列成為了2018年的爆款文章。GQ 實驗室通過不斷的進化成為最受矚目的公眾號之一,在2018年,領跑了整個市場,也打破了整個KOL公眾號的天花板。
從危機到轉機,編輯部和實驗室團隊都很穩定地留下來了。隨后,我們也進行了組織架構上的變革,編輯部、實驗室、運營體系相對獨立,又強調協同合作。
我相信,這種突破體制的架構在其他媒體集團很難存在。現在,整個 GQ 團隊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是一個特別積極,特別有創新意識的集體,大家對人、對事的態度上面,都是永遠抱著一顆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2019年,除了在新媒體發力,我們還計劃在圖書傳媒、IP矩陣、活動、線下店、電商、視頻短節目、大平臺大V號運營等方方面面布局。
因為Sophia 和Paco唐杰的這段“有趣”的相識,開啟了 GQ 巨大的改變。
Sophia說:“我們也一同挺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他對優質內容的審美理解與掌握,對媒體的全新商業模式的深刻洞察,對 GQ 這個品牌如何在充滿機會的中國市場里獲得新生,以及以內容為核心的 GQ IP業務矩陣的布局——這就是我想要找到的 GQ 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