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總是究結,或者糾結。究結今天下雨,明天刮風,像《狂人日記》的狂人,究結被人吃或者去吃人;不能究結一個眼神,一種表情,或若一束閃電,或若朗朗晴空;不能究結一個概念定義之難下,內涵如何之確定,外延的范圍或區域,大或之于小。
可今天卻偏偏和"文化"這兩個字較上勁了。在一本有關國家戰略與軟實力的書中,有人定義:
文化就是習慣
客觀地說,不無道理,卻讓人多有一種不平服之氣。大道如水,源源流長的文化之水,就這么輕輕說出,似乎有點太簡單了。然而,卻卻又是不無道理。因為,文化二字的外延太大太大了,就如同中華文明的同化力,每一次域外文明的溶入,總會被有機地同化為中華文明的血液里,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文化也是這樣,任何一種概念無論前邊,還是后邊,加上"文化"二字,就會被文化的外延所覆蓋,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思想,外延夠大了吧,前面加上文化,文化思想就是指文化領域的思想觀念;后邊加上文化,思想文化就是思想藝術形成的文化。所以,任何一種概念,只能被文化釋讀,而不能釋讀文化本身。唯有文化是習慣,習慣是文化,不能被文化的外延完全覆蓋,所以,不無道理。
但整整一個早晨,甚至夢里都在究結:文化哦文化,難道文化究其本質,就是一種習慣嗎?從心里講,其實,不敢不是盲目的徹底認同,然而,自己卻卻不能再定義之,之若如梁曉聲:
根植于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作家是一個民族的良心,這個表述與表達的善良。但有人曾經戲謔:良心是什么東西,多少錢一斤?這里,無法定義良心,而且,也非萬噸黃金可以購得。只知道沒有良心,就不可能不忘初心。大家可能還記得《紅燈記》的經典臺詞: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鳩山誘勸李玉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李玉和大義凜然
據《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記載:毛澤東曾對上海兩位教授說《紅燈記》有些小地方可能還要斟酌,主要是指這兩句臺詞。特別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覺得不妥,但是佛經又很難改。這里我想,如果后邊再加上一句呢?
"~~你的良心,大大地壞了~~"
--鳩山惱羞成怒。
效果會如何呢?侵略者之如日本鬼子,還以良心作為拷問道德的標準,那么,更何況我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呢?執著與堅持,確實重要,但是,還是要學會舍得與放下,舍得不是放棄擁有,放下才是真正的放棄迷茫。文化苦旅漫長,如玄奘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