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林州逃荒要飯到山西平順縣西溝的李順達同志,參加革命并不算太早,盧溝橋事變時只是西溝村的民兵隊長,1938年加入黨時,當時全國共產黨員人數已近五十萬人,也只能算是普通的一名黨員。當時如果投身在抗日一線,無論他所在這支部隊--晉察冀邊區游擊大隊戰功多么顯赫,即使是游擊隊大隊長,也不可能成為開國將軍。然而,就是這么一位普通農民,卻是毛澤東主席的座上賓,先后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屆代表大會的代表和第九、十屆黨中央委員。毛澤東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的九、十屆中央委員,非許多開國上將,中將而能當選。特別是毛澤東主席還在李順達的榮譽證書上親自題寫了:生產戰線上的模范--就已經足以說明李順達這位農民在開國領袖心中的分量了。
今年9月17日,剛剛獲得國家功勛人物的91歲的申紀蘭阿姨,和李順達都是西溝村的農民。1943年2月6日,李順達成立了農業勞動互助組時,15歲的申紀蘭就當選為副組長,同李順達一起,戰天斗地,改變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為解放戰爭解決后勤保障,為一個大國解決吃飯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同時與李順達一起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而且一干就是十三屆,是唯一一位第一屆至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試想一想,如果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獨特的人格魅力,不可能一直能夠堅持到今天。
那么,李順達申紀蘭的精神實質那里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人向上而堅持,就需要篤定一種堅定的精神信念,一輩子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走過來。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申紀蘭老人就是這樣一個人,一輩子表里如一,一輩子不忘初心,一輩子默默奉獻??
2019平遙國際攝影展間隙,我們驅車300多公里,從古城平遙趕到了平順西溝。這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普通山村,既不像農業學大寨時的大寨,也不像天下第一村華西村。但是,這里卻真實地濃縮了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農村發展的歷史,可以說是新中國農村的標本。九十一歲的申紀蘭老人,精神矍鑠,身體硬朗,說話真水無香,卻不落俗套。于是急忙呈上,前一天晚上,在潞城臨時急就的嵌名聯句:
紀文已識一篇篤
蘭芷仍留兩字芳
此語出自乾隆《題史可法像》:
紀文已識一篇篤
予謚仍留兩字芳
凡此無非勵臣節
?? ??
月與霽而風與光
井命復書書卷內
千秋忠跡表維揚
千秋忠跡,碧血丹心,如霽月風光,表達出了乾隆皇帝對這位抗清英雄發自內心的尊敬與尊重,還頒諭稱之為"一代完人",盡管史可法曾是清庭的死敵,視死如歸,決不降清。這更說明了對于真正的英雄,無論是誰,那怕是曾經的對手或敵人,都會有一種內心深處的敬佩。于是嵌"蘭芷"以替乾隆皇帝"予謚",書以贈申紀蘭老人,以表達同樣發自內心的尊重。其實,申紀蘭老人就是太行山上一株不朽的蘭花,永遠散發著那種樸素質樸的醇香,就好像田間地頭的泥土,也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老人家聽了我的解讀,很是高興,還和我談及了文化自信和先進文化。一語而見高下,一下子就讓人心服口服。一個始終將國家放在心上的人,自然會有家國情懷。2000年,第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問過申紀蘭:
"你一直是人代表,你說人大是哪一屆最好?"
"一屆比一屆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我自己參加了50來年的人代會,感到人民確實當家作了主,真正得到了實惠"
"代表呢,有什么變化?"
"代表的素質越來越高,人大代表的面也越來越廣了。國家大事大家管,人民的事情代表辦。當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說話,我是體驗很深了。現在開人代會雖然會期不斷縮短,但民主氣氛越來越濃,需要審議的事情越來越多,代表們越來越能暢所欲言。每開一次大會,對我都是一次學習,一次提高"
"以前是舉手表決,現在是按鍵,電子計票,先進多了"
多么樸實的話語,既體現出了老人家的政治智慧,又體現出了老人家的責任擔當,更是讓人發自欽佩。
對于人大會議舉手表決與投票,為什么申紀蘭老人印象這么深刻呢,原來參加老人家第一次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已經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申紀蘭老人,每天晚上都要抽出一會兒時間,來練習畫圓圈,因為她知道這次會議,要選出國家主席。如果如能在毛澤東的名字下畫一個圓圈,那就意味著、她代表的西溝村所有村民們選擇了毛澤東作為國家主席,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然而,當選票真正發到她的手里的時候,手卻不停的顫抖,這是一個神圣的時刻,太激動了,久久不能平靜,又深怕自己畫出的圓圈不夠圓,不能代表全村人民的敬意。所以,很是著急,急中生智,將鋼筆帽拔了下來,輕輕地涂上墨水,然后,再輕輕地蓋在毛澤東的名字下邊,完成這張特別意義的選票。這大概是新中國檔案史,唯一一張用鋼筆帽當成印章蓋在候選人名字下面的選票,表達了一位普通的中國農民,對開國領袖的無比熱愛,實在讓人感動。就像這次同樣當選為共和國功勛人物的郭蘭英老師,當她《繡金匾》唱到"三繡周總理,人民的好總理"都情不自禁流下眼淚一樣,都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讓人也止不住淚如雨下。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李順達、申紀蘭的精神實質究竟是什么?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特別是申紀蘭至今仍然還保留著西溝村的農村戶囗,文化程度也不算很高,為什么在共和國的舞臺上獨具風采?而李順達申紀蘭所形成的西溝精神,同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業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
位卑未敢忘憂國--我覺的李順達、申紀蘭就像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偉大愛國詩人陸游,一心想的就是國家,國家的事情,就是自己的頭等大事。比如勞動互助組可以搞生產力,男女同工同酬可以提高婦女勞動的積極性,也婦女爭得了平等權利。他們的這些實踐,如果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推廣開來呢?形成了國策,就推動了社會進步。所以,一個人只要一心想著國家,一心想報效國家,精忠報國,心有多大,天就一定會有多大。李順達、申紀蘭兩個人,一個村子,心里卻始終有一個中國,因為,祖國在他們心里,所以,人民沒有忘記他們,在偉大祖國七十華誕之際,人民給予了他們崇高榮譽,這種榮譽值得驕傲與自豪!
于是我想到了谷文昌,和焦裕祿一樣寫上了歷史豐碑。但是,如果不是張全景部長--這位中共中央組織部的老部長,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堅持與支持,已經去世多年的谷文昌極有可能湮沒有歷史的長河里。當然,共產黨人不為青史留名,但其鑄就的精神呢?不正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好教材么?所以,中國精神,許多正能量的凝聚,才能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橋梁,通往偉大的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