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云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這些熱詞的背后,透露的是未來趨勢。而近期,還有一關鍵詞也引發了全民的關注——“芯片”。而在人工智能與各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境況下,和算法結合的AI芯片也迎來了挑戰和機遇。
眾所周知,芯片行業門檻極高,高額的研發投入是必須項。因為只有保證研發投入,才能在對于更新速度要求極快的這個行業中,搶到先機。
以近期公布財報的寒武紀為例,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27,739.22萬元,同比增長109.06%,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18.10%。
可能有些人會疑惑,這樣研發投入力度究竟如何?那么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統計:截至8月17日,45家科創板公司發布的半年報合計研發費用為24.14億元,同比增長15.5%,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2.81%。
由此對比來看,寒武紀“研發投入同比增長”以及“研發投入占總營收比”分別為其他科創板企業的7倍和24.8倍。寒武紀的研發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大,畢竟其遠遠超過了科創板的平均值。
再來翻看寒武紀前三年的研發投入數據,其在2017-2019年間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80.73%、205.18%和122.32%,連續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超過100%。
這樣的研發投入,自然換取的是效率的產出。成立四年,寒武紀每年都會推出和迭代新產品,相較于其他國外芯片設計公司與A股上市芯片設計公司以平均約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紀的研發能力表現突出。
這同時也表現在專利數上。據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申請的專利為204項,新增已獲授權的專利為110項;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申請的專利為1929項,累計已獲授權的專利為151項。此外,公司擁有軟件著作權5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3項。
一大波的硬科技公司正在蓄勢待發,更多的“寒武紀們”在不斷的涌現,市場也期望看到,他們的不斷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