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走進傳統醫學,針對股骨頭壞死的病例,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療法—中藥熱敷法。
股骨頭壞死的中藥熱敷療法是傳統的中醫療法,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黃帝內經》中所述的“熨”,即熱敷法,根據不同的病情,選用具有不同功效的配方,采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熱敷。
江蘇省沭陽縣馬氏中藥熱敷療法源于清代,已歷經百年,作為第四代傳承人之一的馬連光,自記事時起,就跟父親馬洪海(現年87歲)認藥、記方,成年后便在幾家醫院坐診,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成功的治愈了萬余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對于原本需要置換關節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在采用中藥熱敷的保守治療下全部恢復并回到工作崗位,該治療方法得到了廣大股骨頭壞死患者的一致好評。
2003年,馬連光在江蘇省淮安臨床醫學上發表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三十六例療效觀察的論文,并于2005年獲得股骨頭壞死的國家專利。同年5月,參加了中國第二屆醫學學術大會,榮獲優秀獎。
沭陽交通醫院中醫科努力挖掘傳統中醫文化,對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式不斷研究、積極推廣,為廣大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渠道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