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它曾開啟大屏時代 也是機皇的恒久衛冕者
三星Galaxy Note系列是目前較為少見的能跨越八年時間、在國際上廣為流傳,且地位從未動搖的產品線。該產品線也是三星與蘋果這兩位“劍宗”、“氣宗”不同道派的大師斗法過程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殺手锏之一。
時間線撥回2011年,在當時人們還籠罩在喬布斯“3.5英寸是手機的黃金尺寸,更大的屏幕愚蠢至極”的論斷當中。是初代三星Galaxy Note,將大屏手機帶到世界上。在當時超前的5.3英寸Super AMOLED屏幕的的確確給人們一個震撼,并為其它廠商跟進模仿。
有的廠商模仿了它的尺寸,有的廠商模仿了它的名字,始終沒有被模仿成功的是S pen。
在安卓陣營的洪荒時代,初代的三星Note產品就攜帶S Pen而來,超前的想法和設計在當時便碾壓一眾同時代(2011年)的功能機,直到今天也沒有其它廠商能夠跟進。
而后歷經多代的發展,三星Note系列的形象與特質也趨于完善·和·穩固——毫不夸張地說,它擁有地表最好的手機屏幕、安卓陣營最強的性能配置、最強的拍照,還有整個智能手機界最前沿的技術。
簡單來說,全方位頂配、大屏、S pen就是Note系列的最顯著特征。
不過,在2016年之后,隨著一些策略調整,該系列機型的充電功率受到較為明顯的限制。歷經中間兩代的觀察之后,快充終于在三星Note 10系列重新回歸:
三星Note 10系列的充電功率提升到25W起步,其中三星Note 10+/10+ 5G則支持高達45W的快充,這算是補足了此前三星手機用戶心中所懷的一點小遺憾。
在2019年的今天,也是三星Note系列的第八個年頭,面對曾經同時代的LG、HTC、摩托羅拉、索尼等老伙計相繼“老去”或是”隱退“;面對國內一群后生晚輩的直追急趕,三星Note 10+是否還有實力繼續衛冕機皇之位?
我們現在已經拿到了代表該系列巔峰水準的三星Note 10+,接下來通過全面評測進行深入了解。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非國行版本的三星Note 10+提供4G款型和5G款型可選,國行版三星Note 10+目前僅有5G款可選。筆者所拿到的體驗機為4G款非國行版三星Note 10+。
二、外觀:柔和微調 藝術范兒莫奈彩擁抱更多人群
和歷代三星Note系列一樣,我們在拿到三星Note 10+之后迎面襲來的驚艷感覺就是來自眼前這塊屏幕,將之點亮,無需任何言表,不用堆砌任何參數、屏占比數字,見者便能深切體會到什么叫作極致。
如你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三星今年的旗艦大幅收窄邊框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通孔設計,令頂部的黑邊與曲屏兩側邊框趨于同等的寬度。6.8英寸的FHD+ Dynamic AMOLED屏幕,分辨率為3040x1440,像素密度達到498ppi。
作為AMOLED屏幕的鼻祖和全球最大供應商,幾乎掌握了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三星給自家頂級旗艦屏幕的用料毫無疑問就是最強。其擁有HDR 10+認證,配備動態色調映射技術。
給下巴一個特寫,其下巴與筆者此前上手過的iPhone Xs Max處于相同水準。
三星Note 10+相比較此前的三星S10系列有更小的通孔設計,所以在使用過程當中筆者很少會被頭部這顆前置攝像頭干擾視覺,更多的注意力全在于這塊幾乎要消滅邊框的屏幕上。
值得一提的是,Note10+搭載的3處揚聲器,除了底部揚聲器開孔之外,另外兩處——在頂部中框和前置攝像頭的頂端的揚聲器,采用完完全全的真隱藏式設計,無論是遠視還是近距離觀察,肉眼真的是完全看不到其存在了。
為了極力削減上邊框,三星Note10+還將傳感器藏匿于動圖所示的前置相機右側的微型小點位置,只有在打電話的時候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它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其機身厚度僅7.9mm,重量也只有196克。6.8英寸的它相較于當前眾多采用升降結構直奔半斤而去的“重磅機型”顯得纖細且輕薄。來看中框部分,它夾在正面、背部兩塊曲面玻璃之間,為鋁合金材質,幾乎與正面、背部兩塊玻璃蓋板徹底融為一體,沒有異色。
三星S10
筆者曾短暫使用過一段時間三星S10,兩者對于機身工藝的處理幾乎相同,主要區別在于曲面屏的處理上。S系列一直保持圓潤、相對小巧的造型,三星Note10+則傾向對于曲面屏采用近似直角的過渡設計,硬朗、方正乃至棱角分明的視覺沖擊非常強。
這是機身的背面,相比前代改換成了豎排三攝設計,3D景深鏡頭隱藏式設計,與閃光燈等形成三個小孔于另外三攝平行排布,以此共成四攝模組。比較起來,筆者更加鐘愛Note 9、S10獨一無二的的橫向攝像頭排列,不過大多數人或許更愛Note10+。
這是世間獨一份兒的莫奈彩配色,目前還沒有其它廠商能夠模仿或是跟進,它與當前主流機型的漸變色設計幾乎沒有半點相通之處。
在不同強度、角度的光線下,每一次拍攝都會留下全然不同的后背顏色狀貌,猶如畫師即興摹描油畫,每一次都大不相同,這樣的配色設計可以說是十分大膽且具新意,令人眼前一亮。
對于一些尋求低調的使用者,三星Note10+提供經典的“麥昆黑”和“密斯白”可選。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源鍵、音量鍵。此前獨立的Bixby鍵被取消,與電源鍵集成在一起(按壓住電源鍵不到兩秒即可將Bixby喚醒),如果習慣了右手握持手機且三大實體按鍵在右手側的操作可能初期不太習慣,不過稍稍適應一下便能快速上手。
三星Note10+沒有保留3.5毫米耳機接孔,在機身底部,是麥克風、USB-C 接口、揚聲器和 S-Pen 插槽。
三、性能:掌握整個產業鏈的堆料王者
由于筆者手中的體驗機型并不是搭載驍龍855的國行版,非國行版搭載的是三星Exynos 9825,故此接下來的性能測試結果會與國行版可能存在一些區別。
驍龍855我們此前曾有多次詳細介紹,驍龍855基于7nm工藝制程打造,采用Kryo 485 CPU(基于Cortex A76優化定制而來),驍龍855的CPU集群雖然仍使用“4+4”的big.LITTLE配置,其中的大核心集群是“1+3”設計。
在GPU方面,驍龍855集成了Adreno 640,不過相對于CPU部分的高歌猛進,Adreno 640的性能提升相對保守一些,相比較宣前代驍龍845上的Adreno 630有20%的提升。
這是我們第一次測試搭載三星獵戶座旗艦平臺的機型,那么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三星Exynos 9825。Exynos 9825是業界首款采用7nm EUV工藝的移動處理器,由兩顆定制CPU、兩顆Cortex A75核心和四顆Cortex A55核心組成,配備Mali-G76 MP12 GPU。
Exynos 9825支持8K的超高清視頻編碼和解碼,更重要的是,
Exynos 9825支持UFS 3.0閃存,算是彌補了Exynos 9820機型非國行版用戶的一個小遺憾。
此外,三星Note10+還擁有12GB RAM和來自自家的UFS 3.0 256GB的頂級存儲空間組合。
接下來跑個分。
1、安兔兔測試
安兔兔簡介:全球用戶量第一的手機/平板硬件性能評測工具,可綜合考察包括用戶體驗在內的設備各個方面表現,并進行可視化排行。
支持多個主流平臺,跑分可跨平臺對比。
安兔兔的跑分會提供一個總成績、多個子項成績。
①總成績反映設備的綜合性能表現。
②3D成績代表GPU圖形性能與游戲性能。
③UX成績代表用戶體驗,即日常使用中的表現。
④CPU成績代表CPU運算能力和多核型。
⑤RAM性能代表系統內存大小和系統優化程度。
跑分方面,安兔兔總成績為超過44萬分,在安兔兔跑分軟件的評價體系當中,這一成績相比絕大部分的驍龍855機型略高一些。
2、魯大師
魯大師可對CPU、GPU、RAM、存儲、顯示屏五大核心硬件進行評測和跑分對比,較為適合普通小白用戶了解手機相關信息。
3、GeekBench測試
GeekBench簡介:跨平臺的CPU性能測試工具,可精準反映設備CPU單核心、多核心性能。測試負載模擬現實生活應用設計,結果更有意義,還可衡量GPU顯卡計算性能。
單核心成績可反映CPU架構設計優劣、運行頻率的高低。多核心成績則可反映多個CPU核心同時工作時的效率高低。
Geekbench方面,無論是國行版的驍龍855還是非國行版的三星Exynos 9825單核成績以及多核成績都處于同一水平段,屬于當前手機終端所搭載的移動平臺的最高水平。
4、GFXBench測試
GFXBench簡介:跨平臺、跨API的3D基準測試軟件,可精準反映設備GPU的圖形性能。多個測試場景,可充分考察設備的OpenGL ES圖形表現,并能進行電池續航測試。
GFXBench提供了當屏(OnScreen)、離屏(OffScreen)兩種測試對比方式。當屏即以設備屏幕原生分辨率運行測試,離屏即統一到1080p分辨率,便于跨設備對比。
測試項目主要有四個:霸王龍(T-Rex)、曼哈頓3.0(Manhattan)、曼哈頓3.1(Manhattan)、賽車(Car Chase),分別對應OpenGL ES 2.0/3.0/3.1/3.1標準下的性能,測試壓力越來越高,結果以平均幀率(FPS)衡量。
不得不承認的是,三星Exynos 9825的圖形處理能力相比以往著實是在穩步提升,就GFXBench測試的結果而言,其目前已與驍龍855處于同一水平線。
5、Androbench測試
UFS 3.0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東西。簡單來說,UFS 3.0引入了HS-G4規范,UFS 3.0閃存的互聯層有兩個全雙通通道,每個通道的最高數據傳輸率可達11.6Gbps(HS-Gear4)。
其它方面,UFS 3.0支持的分區增多(UFS 2.1是8個),糾錯性能提升,電壓2.5V,支持最新的NAND Flash閃存介質。
我們使用Androbench進行測試。AndroBench是一個基準測試應用,可以測量Android設備的4K隨即存儲·存儲性能,包括內部或外部存儲。
此番三星Note 10系列全系標配了UFS 3.0的閃存,可以看到閃存的連續讀取和連續寫入速度比我們此前測試的UFS 2.1閃存機型都有1倍以上的提升,連續讀取速度超過了1500M/s,這是迄今為止筆者所見過最高的測速結果,幾乎接近主流PCI-E固態硬盤。
6、大型手游測試
另外筆者還對三星Note10+的游戲體驗進行了測試。
《和平精英》是目前流行的吃雞手游之一,也是一款對手機硬件要求較高的大型手游,這里筆者打開設置中的HDR高清畫質,超高幀數。
在測試時,《和平精英》的幀數一直在39上下徘徊,這樣的幀數表現能夠最大程度保障游戲過程當中流暢度。不過我們前面也說過,這僅僅是基于獵戶座平臺的體驗,國行版高通驍龍855平臺的性能表現只會較之更強。
四、攝影:讓你忘掉參數的DxOmark榜首
可以這樣說,當三星Note10+ 5G版用相較之下紙面參數毫不占絕對優勢的主攝模組,踏過一眾頂級拍照旗艦登上DxOmark總成績榜首,也是純參數黨“底大一級嚇死人”等論斷開始動搖的高光時刻。
關于手機攝影的“軍備競賽”已經熱火朝天的進行多時,現在發展到了一些千元以下的入門機型都開始動輒堆料至4800萬IMX586三攝的夸張景象——“大光圈”、“大底”、“大……”
當然我們絕對不能否認強大的硬件基底確實能夠對于攝影以一定增益,尤其是對于一些中端、入門機型。
但是堆料絕不能成為對旗艦機型惰于算法調校的借口。有趣的是,三星本身就是堆料大戰當中為其它品牌機型供給各種參數夸張的頂級模組的產業鏈上游廠商之一。
我們就從三星Note10+開始說起。
三星雖然自己本身就身兼相機元器件供應商角色,但是在為自己的頂級旗艦手機選料時,它避開了高像素傳感器的選擇,而是繼續采用了和S10系列相似的經典三攝組合:1200萬像素 f/1.5 f/2.4可變光圈主攝、1600萬像素超廣角,還有1200萬像素長焦。
前置鏡頭仍然是1000萬像素單攝。
如果說其相對三星S10系列做出了調整,那就是三星Note10+長焦鏡頭光圈由 f/2.4 增大至 f/2.1,前置鏡頭光圈則由 f/1.9調整至 f/2.2,以及增加一顆用以優化景深效果的ToF 鏡頭等細節變化。
1、日間樣張
以上是日間微距樣張。
可以看到,完全不一味追趕高像素潮流的三星Note10+十分注重對于色彩的還原度,善于通過算法來提高照片質量。其色調絕不會過分濃郁,伴隨著特別靈敏的對焦系統,晝間按下快門即出片。
1x模式
0.5x模式
1x模式
0.5x模式
三星Note10+的超廣角鏡頭極為適合調用來拍攝場面壯闊的風景大片,其帶來相比主攝更為寬廣的視野。值得注意的是,主攝與超廣角鏡頭采用一致的算法,白平衡、色彩表現完全一致,這一點在不少主打攝影的旗艦機型當中十分罕見。
1x模式
2x模式
由1x至2x,長焦鏡頭的實力展現可以輕松窺見,依舊無所折損。
逆光樣張
這里要強調的是,筆者所拍攝的晝夜樣張全部未經過任何手動后期處理,均為手機直出,當然也包括上面這張效果有些令人詫異的逆光樣張在內。
這是筆者迄今為止,用手機拍攝的樣張當中,效果最令筆者滿意的一張圖,放大細節也無紫邊出現。畫面無論從色彩、白平衡都無可挑剔,再有HDR的加持,動態范圍有著非常出色表現。
2、夜間樣張
常規模式
夜景模式
常規模式
夜景模式
三星此前的硬件底子都較為超前,慣用大感光面積的感光器件來提高夜拍表現。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Note 7采用1.4μm的大像素感光元件,最早為Note系列手機贏得“夜視儀”的外號。
現如今即使在手機攝影“軍備競賽”的大背景下,三星Note10+仍居于第一梯隊,而過人之處則在于算法,由上兩組對比可以看到需要窺探暗夜之時,其便通過更長時間的曝光生成畫面更亮的圖像,并且色彩只會趨向豐富,不會明顯失真或是雜亂。
1x模式
0.5x模式
前面我們看到了三星Note10+的主攝與超廣角鏡頭的切換,在晝間并不影響畫質。通過以上一組樣張同時可以看到,即使在夜間場景,超廣角鏡頭的發揮依然不受到影響。
五、充電續航:解除15W束縛 開啟三星的快充時代
電池方面,三星Note10+搭載4300mAh容量電池,相比Note10增加了800mAh的容量,這也是兩者的區分標識之一。
接下來的視頻與游戲續航評測當中筆者將全程打開2K分辨率顯示,畢竟這是三星Note10+的重要賣點之一,若將之關閉則續航測試無意義。
1、在線視頻續航
筆者使用嗶哩嗶哩客戶端播放在線彈幕視頻,70%亮度。藍牙、GPS全程關閉,后臺程序除嗶哩嗶哩客戶端外還留駐了兩大社交軟件保持通知消息的實時響應。
從97%電量開始,持續1小時,剩余電量89%,消耗電量8%。照這樣的掉電速率,在此環境下追劇達10小時或者11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2、游戲續航
筆者使用吃雞手游《和平精英》來測試三星Note10+的續航,HDR高清開啟超高幀數,從91%電量開始,游戲超過一個小時,剩余電量73%。耗費電量18%。按照如此的掉電速率,三星Note10+預計可以連續吃雞5個小時左右,對于游戲黨來說足夠用。
綜合來看,三星Note10+對于續航的優化調校已經相較此前諸多作品都更為成熟穩定,對于一個6.8英寸2K分辨率屏幕,且電池容量僅4300毫安時的手機而言,如上的續航成績已經足夠滿足日常使用。
3、充電
時隔多年,三星終于在充電功率方面跨出早就該邁出的一大步。
此次的三星Note10+支持45W有線快充以及15W無線充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原裝包裝盒中預置附贈的充電頭最高只支持25W充電,如有45W快充需要可以另行購買。
筆者這里使用自帶的25W充電器進行了充電測試。
眾所周知,基于此前的多重考慮,三星手機對于電池尤其是充電的上限設定十分保守,尤其是前代Note峰值充電功率僅15W,相信讓很多老用戶印象深刻。
終于到了Note 10系列,即便是25W的官方附贈快充頭也可以讓4300毫安時大電池的三星Note 10+,僅花費需要50分鐘將手機由22%充至100%電量。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后續另外購買45W充電器,耗時還能繼續縮短。
六、體驗:豈止觸控!S pen變成了一根魔方棒
對于第一次使用三星手機尤其是三星Note系列手機的人而言,其迥異于國產安卓手機的諸多功能、玩法實在是太多太多,預計可能需要數天的時間才能熟悉徹底。
所以此番體驗,筆者就重點展示S pen這個靈魂所在。
如我們前面所說,S pen是Note系列的靈魂所在,是Note系列在多年的時間當中被模仿尺寸甚至名字,但始終無法被跟隨的重要特征,沒有S pen的手機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Note。
從初代Note的S pen發展至今,其不斷在進行著升級,最明顯的便是外形上由粗變細,圓柱形的形態趨向于扁方形,壓力感應從初代的256級升級到Note10系列的4096級,遠遠超出人所能感知到的極限。
最明顯的還有其鼻尖在逐漸變細,越來越像是日常使用的圓珠筆,取出方式上擁有彈壓機構,由最早的摳出變為如今的彈出。
——書寫
書寫是最基本的功能,在PDA設備盛行的時候,觸控筆的作用也大多限于此。在早年,尤其是功能機時代使用觸控筆的體驗其實并不舒服,主要因為它們其不能還原傳統紙筆的阻尼感,生硬的滑動摩擦無法給人以充實阻尼感的體驗。
而三星Note系列的書寫體驗之所以長時間以來都被認可,主要是因為其朝著無限接近于真實紙筆書寫目標的過程當中做到了最極致。
就以筆者基于三星Note 10+的日常書寫體驗而言,能夠清楚感知到的是,其筆劃與屏幕之間的聯動幾乎實現了實時零延遲,整段書寫如同在傳統紙筆上酣暢,筆法、思路不會中斷。
值得一提的是,其筆尖有著相對筆者此前所體驗過的蘋果Apple Pencil有著更好的回彈。
三星Note 10+的屏幕擁有防誤觸設計,當使用者拔出 S Pen開始書寫之后,手掌隨意觸碰甚至壓在屏幕上都不會影響到你手中的S Pen正常書寫。(這支筆也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配合手機自帶的防水功能,你如果有需要,還能在水下寫字)
值得一提的是,以iOS生態為核心的蘋果Apple Pencil至今還需要依靠大量的第三方軟件來實現功能用途,而三星Note 10+自帶系統級備忘錄,拔筆即用,落筆即成。
以系統級備忘錄為核心,你可以通過它來發散出更多的功能用途,比方說文本提取、截圖、制作GIF、多語言翻譯等各種操作,三星在功能玩法尤其是S Pen的玩法上一直做的都是不斷充實的加法,滿足各種工作、生活場景當中的需要。
——隔空手勢
初代的S pen還只是一支僅供寫寫畫畫的普通觸控筆,而隨著三星長期以來對這支筆的堅守和發展。現在三星Note 10+的S pen內置了獨立藍牙芯片,你可以通過它直接解鎖手機,或是充當拍照快門。
點擊S Pen中間的實體按鈕,進行手勢操作,可以播放和暫停視頻,也可以調整音量等。在空中揮動下筆桿,就能實現照片切換,炫技與實用性同在。
目前僅筆者發現的,配合按鍵來實現的S-Pen隔空手勢操作交互極多:按住S-Pen按鍵,懸空搖晃可以切歌。在相機界面,上下搖晃可以切換前后相機鏡頭,左右切換拍照模式;更夸張的是你甚至還可以使用S-Pen進行相機變焦。
極富想象力的是,三星方面早就對外開放了接口,允許第三方應用開發者為S Pen適配各種第三方App,以此實現支持更多的操控與應用交互。
七、總結:穩中有進 迄今最強機皇完美了
每年三星Note系列所推新的秋季,也是全球廠商旗艦盡數亮相大秀肌肉的時間,到了高端旗艦之戰進入白熱化狀態的2019年更是戰事激烈。
雙旗艦戰略之中,S系列算是輕甲先發的探路先鋒;Note系列則是與一眾后起競品尤其是蘋果年度新機鏖戰的重坦機皇,是貫通整個產業鏈上下游、掌握核心元器件研發生產的三星每年能夠拿出來的最強旗艦。
特別是S10系列珠玉在前,此次的三星Note 10系列,尤其是三星Note 10+在細節方面仍足夠驚艷,無論是正面的超感官全視屏,還是6.8英寸大屏僅100多克的重量,亦或是依舊強大壓制堆料新秀的后置四攝,都是其獨具特色的亮點。
最重要的是,戰勝心魔的三星Note10系列解除了曾經束縛其多年的15W充電上限,最高45W大功率充電的支持讓我們看到再無短板的機皇完璧歸來。
同時需要承認的是,從激進的顛覆式創新層面,特別是對于三星老用戶而言,三星Note 10+這款確實沒有短板的產品也走得有些太穩了。
然而,三星并非沒有試過激進的顛覆式創新,只是我們看到原本承載開啟下一個時代使命的Galaxy Fold,和其它同為折疊屏產品的競爭者一樣進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確實需要耐心給科技以時間。
市場角度,無論是三星S10系列還是三星Note系列,其產品一直都在愈發強化和完善,而市場份額卻一直無大幅增長。
一方面,是雙旗艦系列往往吸引注重工藝設計和極致視覺觀感的小眾高端消費者人群,另一方面是營銷投放等種種與產品本身不大相關的因素未能跟上產品力的蓬勃增長,時常令人稍有惋惜。
如前文所說,產品方面明顯穩中求進的三星Note 10+目前毫無疑問已經成為當下這個時間的最強機皇,全無短板的它于產品層面呈現的確實是王者歸來。
但是,作為一個海外品牌,若要在中國國內市場取得商業上的“王者歸來”,三星更多的還是需要其從產品之外進行深耕投入,這一點目前來看或許仍存在諸多的挑戰。
不過從此前S10系列重新打開突破口,造出口碑聲量來看,三星Note 10+系列的前景同樣樂觀,對于這位老朋友的全面歸來,我們抱以祝福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