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徐州到安徽宿州,開車全程99公里,約20個紅綠燈,唐進在這條路上已經往返了1680趟,對路況非常熟悉。凌晨5點,天空還是灰色的,他帶著清冷的涼風鉆進車里。
一個半小時后,唐進到達工廠,關上車門他拿起手機撥打電話,“喂!老婆,女兒醒了沒,飯菜在電飯煲里,你記得吃啊!”說完走進了工廠。
唐進的身份,是一名大學教師,一個醫學碩士,也是一個創業者,除去這些,他還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
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唐進來說,這并不容易。
一名大學教師
故事要追溯到1998年。那年,唐進18歲,剛跨入揚州大學校門,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但生活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才開學他就檢查出自己肝功能異常。
幸運的是,他本科學的是營養與教育專業,涉及食品營養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和食療養生等內容,都有關于如何合理調配食物來促進身體健康。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來調理自己的身體素質。
這時候,他遇到了醫學上的啟蒙老師,施洪飛。施洪飛既是中醫飲食營養學教授,也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營養藥膳分會副會長,長期致力于藥膳食療方配方規律、工藝標準、功效評價、改善基因表達等方面的研究。
施教授在課堂上展現出對食療精準養生的獨到見解,讓唐進認識到藥膳食療對促進身體健康起到的獨特作用,這激起了他對食品營養與安全的濃厚興趣。每次上課,都會在本子上記下滿滿的筆記,對中醫食療配方和真實事例都記載得很清楚。
暴風雨來臨之前,水面不會出現波浪。就在唐進每天沉浸于學習時,父親因癌癥去世,他瞬間掉進冰窖……
父親去世時年僅43歲,唐進覺得自己還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地扮演過兒子的角色,他希望一切都沒有發生,一切都還能挽救。
就是那時,唐進在心里種下一顆種子——要注意家人的健康,竭盡全力保護他們。只是,怎么樣才能學習更多的食療知識、了解更多促進身體健康的方法并且驗證自己的研究呢?唐進很困惑。
之后他一直在做兩件事:收集關于記載食療配方的文獻典籍;研究防患于未然、治末病的理論精髓。
一個醫學碩士
在那之后,關注家人的身體狀況,已經成為唐進的生活習慣。
一天晚上,唐進的女兒突然肚子痛伴隨著腹瀉,可藥店已經關門了,家里也沒有藥。唐進很著急,他想到自己看過的食療配方,便快速查閱起來,最后找到了治療腹瀉的方子。
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泰斗——張錫純先生用山藥雞子黃粥治愈了一個年近50歲,鬧了半年肚子的人。唐進照著張錫純的食療配方,熬了山藥雞子黃粥,女兒食用后得到緩解。看著女兒進入夢鄉,唐進的思緒飄到1998年,傷感的情緒涌上心頭。
女兒的好轉,讓唐進心里最初的種子快速發芽。他希望自己能研發出一款味道好、沒有副作用,并能輔助治療、增強人體素質的產品。
“但我的研究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該怎么樣去突破呢?”唐進在心中反問自己。“或許我可以考取醫學碩士。”唐進深知,本科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圖書館的文獻典籍,不足以支撐自己實現理想,更多的知識儲備和科研一線的實踐經驗,才能有夢想成真的可能。
從食品學跨到醫學,這個過程就類似于在棋局中博弈,哪一方提前越過楚河漢界,離成功就更進一步。在備考階段,唐進一邊上課,一邊泡圖書館,陪伴家人的時間被縮短。
好在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1年,唐進考取了揚州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專業研究生,成為了一個醫學碩士。
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唐進將自己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醫學營養學和精準食療干預方面,經常與研究臨床醫學、生物制藥工程和藥理學專業研究者深入開展學術交流,實現多學科交叉。
在交流的過程中,唐進發現食用菌和發酵食品的價值非常高,而蟲草屬于蟲生真菌,活性物質營養成分遠遠高于一般的菌類。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蟲草屬中有蟲草380多種,其中對人體有明顯作用的只有冬蟲夏草、蟬花蟲草和蛹蟲草,在中國只有蛹蟲草被批準為新資源食品。蛹蟲草含有的蟲草素具有調節免疫、抗菌抗病毒、補腎益肺以及預防腫瘤的作用,是具有極高食用與藥用價值的名貴真菌。
憑借多年的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唐進心中的火苗足以燎原,他決定大干一場,從發酵食品和蟲草著手,開辟食療養生的新天地、新模式。
一個創業者
2017年3月,唐進帶著一支擁有近20年研發蟲草、酵素經驗的團隊創辦了江蘇國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發酵類、名貴菌類健康食品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致力于改善人體素質與健康。
唐進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走到創業這條路,沒想到最后一難,不是在實驗室熬夜等待實驗結果,而是“為五斗米折腰”。為了建立培養蟲草的實體工廠,唐進四處借款、貸款最后還要抵押房子。他堅信,要做出市場上沒有的產品,就要自主研發,建立源頭工廠只是第一步。
作為一個在學校工作的工薪人員,唐進幾乎傾盡所有投身大健康產業,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2017年6月,唐進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小天使,小女兒出生。忙得焦頭爛額時,母親不慎摔斷了骨頭。那是唐進最困難的時期,妻子生完孩子不到一個月,需要人照顧,母親在醫院也需要人照顧。而創業之初,建立工廠、布置生產線非常重要,他不敢松懈。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心急如焚,希望自己有三頭六臂。
除了建實體工廠,每年的最佳采集期,唐進都會帶著國楨生物的研發團隊,深入野外,扎根大山,采集野生蟲草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菌種分離、鑒定、菌株馴化等工作。從菌種采集到自主研發,國楨生物的戰線拉得比較長,資金流轉比較緩慢。
隨著項目投資越來越大,平時的產品銷售額不能滿足日常的工廠開支,唐進每個月大部分的工資都會拿來作補貼,家庭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借款、貸款、抵押房子,花了所有的積蓄。午夜夢回,看著熟睡的妻子和孩子,他開始懷疑自己創業是否正確。
工廠開始運作一個多月,第一批蛹蟲草酵素濃縮原液、蟲草液生產出來,唐進首先讓家人服用,妻子因為做月子時留下病根,母親的摔傷也正在調理當中,她們服用產品后,發現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改善,這時,唐進的家人才真正明白他到底在做什么。
得到家人的認可時,唐進濕了眼眶,自己堅持了這么多年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從父親去世后,他就跟自己杠上了,長期的資金投入,讓家人不理解,也忽略了自己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身份,幸好這一切都得到了回報。
一個大市場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便沒有退路,只能前進,好在唐進一直飽含熱情。他始終相信,自己選對了賽道。
有數據顯示,到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8.78萬億元,到2020年,這一數字突破10萬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55%。這是一個充滿了使命感與前景的市場。他更加堅信,自己的產品還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因為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健康產品,其實只有一個品牌。他們并不搞研發,往往是找工廠代加工,然后將品牌冠上去。這種亂象,傷害著市場和消費者的健康。
具體到唐進所在的蟲草領域,真正有研發實力的就那么幾家企業。比如江蘇康能生物,這家新三板公司和國楨一樣,是行業內僅有的幾家全產業鏈企業,不僅有自己的研發團隊還建有源頭實體工廠,從蟲草采集、擴培到研發銷售實現一體化。其他公司,基本都只有蛹蟲草或蟬花蟲草單一的培育技術,產品也是固體飲料。
同行們紛紛搶占保健品渠道時,唐進把目光聚焦在了社區。一方面,他把主要資源都投在了產品上,付不起那么高的渠道費;另一方面,他相信好產品自己會說話,在離顧客最近的地方開設實體店,讓顧客近距離體驗,比任何營銷推廣都更有效。同時成立運營中心,設計了一整套組合營銷方案,從廣告投入、品牌代理、線上商城平臺、一站式OEM全方位入手。
這又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面對未知的艱險,唐進從未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