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內爆雷的金融機構實在太多,最近接觸了一些高凈值客戶,很多人也比較迷茫,不知道到底應該投資什么靠譜,對國內的財富管理機構存在質疑和不信任。
其實,國內的金融業發展時間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實在太短。不斷涌現的風險讓投資人不知所措的情景,在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早就出現過。
美國獨立財富管理市場在剛剛發展的前十年,也是一片狼藉。許多紅極一時的基金公司都曾在一次次洗禮過程中消失不見。
但經過洗禮的財富管理機構和它們的投資人,占據了市場份額約60%,這個數字,在中國目前僅僅為5%。
不難預見,中國獨立財富管理行業也必將經歷一輪輪洗禮。
但是,國外投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管理的看法,并沒有身處其中的國內投資人悲觀。相反,它們對一些機構還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有些愛憎分明。
在中資財富管理公司股價跌的無法收拾的時候,有些讓國內投資人意外的是,有幾家比較大型的海外投資機構,在這個風口浪尖時刻,還給某家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中性持有”評級。標準普爾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被承興事件“血洗”的時候,還站出來說維持諾亞財富的“投資級”評級不變。
中國獨立財富管理公司股價跌得很慘
這幾個月,一些海外上市的中國財富管理公司跌慘了。
鋸某投資基本已經跌了很多,宜某某更是一只創新低,有可能會跌破發行價。這兩家公司的股價走勢極為一致,近一年都不太行。
最近風口浪尖的諾亞財富,也跌的厲害,雖然半年報發出來數據還可以,業績沒怎么受到影響,但承興事件對它的輿論殺傷力非常大。
從海外投資人對中資財富管理公司的評價來看,它們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依然抱有期待。
但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龍頭諾亞財富遭遇承興這么大的事情,恐怕也未必能真能做到如一直所說,堅持不做剛性兌付。如果剛兌了,那股價恐怕還要暴跌一陣子。
我們可以一起等等看。
和國外金融機構相比,國內的差距太大
和國際頂尖投資機構相比,中國的獨立財富管理機構還太嫩。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前副董事長、總經理屠光紹在發言中曾表示,全球前20 大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總規模占全球資產管理市場份額超過54%,前50大市占率則超過80%。
而這其中,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占據很大比例。但是在國內,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僅僅占據5%的市場份額。
和國際市場相比,發展階段截然不同。即便是龍頭諾亞財富,相比海外投資人也只是小學生。
其實,在百年投資機構眼里,國內現在的各種暴雷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優勝劣汰,合規合理的機構,能存活下來。不合規的、風險過大的金融機構會隨時倒掉。這都是再自然不過的市場發展常態。
據瑞士信貸統計,截至2018年,中國家庭財富規模位居全球第二,達到52萬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財富將進一步增長23萬億美元,在全球財富中的占比將從2018年的16%升至2023年的逾19%。
財富管理市場是朝陽行業,而隨著高凈值人群理財意識的覺醒,隨著高凈值人群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可以看見,獨立理財機構也會更加蓬勃。
而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是投資人、管理人需要歷練,對于整個市場、整個監管來說,都將會是一場歷練。
國際頂尖財富管理機構所具備的特質,也為我們指明了未來財富管理發展的方向和投資人可以選擇投資的方式。
未來中國財富管理機構應該具備什么素質?
回到開始的問題,現在投資人應該挑選怎樣的財富管理機構比較靠譜?在當前市場中投資需要特別注意什么?有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1.風控嚴謹、資產隔離:這個是顯然的。資金池基本上可以成為所有暴雷P2P的元兇。資產不隔離,就會將風險擴大,只要一個項目有問題,就會殃及池魚,引發連環反應。E租寶、證大財富基本都是資金池的問題。
所以,一旦發現某財富管理機構做資金池,就要非常小心謹慎了。
2.投資者權益保護:現在,再有機構承諾剛兌,那就不合規了。
從投資人角度來看,不能再只關注高收益,更要關注底層資產。在五六年前,信托還都在比拼收益。哪家收益高,客戶就去買哪里。這個時代已經去了。現在打破剛性兌付不再是口號,而是白紙黑字寫入了法律法規。在不剛兌的背景下,投資人就要看清楚自己買的產品底層資產是什么,自己了解和清楚,才能不盲目投資
我們現在看到在很多金融產品暴雷的時候,投資人很多會拉著橫幅、舉著牌子在金融機構門前索取賠償。
尤其是在一些非標產品、私募產品出現問題的當下,會拉著管理人或者代銷機構求償。很少有投資人會回想當時購買產品時,是否有認真思考所投資的產品的標的和博取收益回報的邏輯是什么?有沒有認真看契約合同?一些投資人在產品出現問題時,才忽然意識到,自己根本不知道當初買的是什么,僅僅只是因為信任某個人、某個代銷機構或者某個管理人,就把錢掏出來了,最后連要拿回錢,可能在法律上都站不住腳,其實,這樣是投資人自己對自身權益不負責。
3.關注風險:和十幾年前不同,很多投資人的理念也已經有了很大轉變,從僅僅關注收益,轉變為了對風險更加的敏感。但是,仍然有些財富管理機構,用高收益作為吸引眼球的方式,對風險不夠重視。所以,聽一個機構如何銷售產品,就可以知道他是否對風險重視。當一個理財師只談產品優勢,卻沒有告訴你投資可能的風險時,你就要十分小心了。
4.國際化多元資產配置能力:在全球降息周期下,市場機會瞬息萬變。對于一些高凈值客戶來說,需要財富管理機構具備海外資產配置的能力。同時,也需要多元化投資,不能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就對了財富管理機構的能力和理念,有了很高要求。
5.基于客戶需求,不以產品為導向:財富管理不僅僅是賣產品,從這幾年行業的衍變可以看出來,中國財富管理機構已經不再以產品為導向,他們開始更多關注客戶的需求,從稅務、教育、健康、傳承等多方面為客戶服務。
除去挑選機構,對投資者來說 ,最重要的是要轉換理財思維 ,快速獲得成長。在進行金融產品投資之前,要弄清楚金融產品本身的投資標的,詳細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并匹配合適的產品。在風險出現的時候,不盲目追責,找出真正的風險和問題出在哪里,和基金管理人共同配合,保障權益,真正成為一個可以做到“自擔風險”的成熟、理性投資人。
最后,祝福管理這個還處于稚嫩期的財富行業,越走越好。
也祝福我們的投資人,越來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