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向老,為了乙肝奉獻一生的斗士
向老為乙肝患者、為傳染病研究傾注了大半生時間和全部精力,卻經常對人們說:“你們總以為我在付出,可我覺得我一直在獲得。”
直到今年以63歲的高齡退休前,向老先教授仍然堅持每周都出三次門診。他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開始讀文獻、寫博客。在書房伏案工作到清晨,便打著手電筒出門上班。“您這么早就來了?”有患者7時就來到診室等候。沒想到他卻向患者“道歉”:“醫生是為患者服務的,應該比你們來得更早才對啊!”
慕名找向老先看病的患者來自全國各地。為了不讓患者白跑一趟,向老先不僅“早到”還“晚走”,每次等看完全部掛號病人,常常已經是下午一兩點了。有一次臨近下班時,向老先無意間看到一對夫婦在診室門口徘徊。原來他們來晚了,沒掛上號,又估計向老先要下班了,就沒敢進來。向老看到后,就把他們叫進來,當即開始診治。他說:“你們要是今天看不上,又得花冤枉錢,說不定還延誤病情。”一席話說得夫婦倆熱淚盈眶。
開工作室培訓基層醫生
從“十幾年不出醫院”到頻頻出差
今年初,向老終于退休不再招收研究生,可他絲毫沒有閑著。原本拒絕搞“工作室”的他,退休后反而又把這件事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是因為領導告訴他,工作室的任務之一是培訓基層肝病醫生。
讓向老心心念念的,是目前部分基層醫院在肝病治療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規范之處。他設想通過工作室,定期對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不走過場,不上大課,就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用兩周時間,一二級醫院的醫生每天和我們一起出門診、查房。乙肝治療不應該三個醫生三個樣,100個人說的都要一個樣!”為此,他花了一周時間,早早準備好培訓講義。
后輩:他讓我迷惘時有精神可依
和向老共事29年的同事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期,計算機尚未普及,想要上網看文獻,只能用辦公室的電腦。有一天向教授急著想來辦公室查看文獻,走到門口才發現忘了帶圍墻大門的鑰匙,又沒有找到值班護士,情急之下翻圍墻進了科室,結果把褲子劃破了,腿也受了傷,后來值班護士發現了幫他處理了傷口。第二天,護士把這事告訴科室其他同事,大家都笑稱向教授是文獻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