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元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據資料記載: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發展迅猛,并在江蘇南京建都,此時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云南省出產的銅料),因道路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一方面是鎮壓起義急需大量的軍餉開銷,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始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彌補財政虧空。
當千”等五種面值。當時采用了銅鐵并鑄的形式。
當五百、當千較罕見,市場價格在10~20萬元,寶河當五百、當千亦較罕見,價格在15~20萬元,寶薊當百為當百中最稀見者,市場價格在8萬元左右,寶蘇當五百、當千均屬僅見,其中當五百目前下落不明,寶伊當五百、當千均罕見,寶迪當八十亦稀見,市場價格在6萬元左右。
咸豐初期,清朝政府的稅入大約為白銀4000萬兩,支出約需白銀3600余萬兩,收入與支出相互抵銷尚有盈余。自太平天國革命爆發以后,清政府的財政危機急驟惡化。咸豐二年(1852年)戶部奏稱:“兩載以來,軍需河餉糜帑已二千數百萬兩,以致度支告匱,籌劃維艱。”同年六月十六日戶部密摺言:“自廣西用兵以來,迄今三載,經臣部奏撥軍餉及各省截留籌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萬余兩,……戶部銀庫,截止本月十二日止,正項待支銀僅存二十二萬七千余兩。” 在這種支出日多、財政窘迫、軍餉困難、國庫空虛的情況之下,清政府企圖借實行通貨膨脹的政策,進一步對百姓進行搜刮與掠奪。
如有感興趣者請與湖南柳葉藝術品有限公司聯系:麻經理 1871107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