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我國在唐朝以前,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質量。從秦半兩到隋五銖,貨幣的度量都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制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此后直至唐朝,度量衡都沒有太大變化。從唐朝開始,采用新的度量衡,一兩改為40克。而自從二銖四絲(約4克)的開元通寶流通以后,十錢為一兩的新的十進制度量衡便由此產生,二十四進制的銖兩制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錢幣的實際重量也不再以錙,銖,兩的二十四進制去計量,而是開始以厘,分,錢,兩的十進制去計量。開元通寶,徑八分(約2.4厘米),重二銖四絲(約4克),即一錢(貨幣單位或面額一文,一個錢亦即一文錢),每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起用這種新衡制,換算便利,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錢幣鑄造的形制和重量上,開元錢成為唐代以后各代銅錢的標準。開元通寶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經濟決定金融,開元通寶是當時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逐漸擴大的產物。
如有感興趣者請與湖南柳葉藝術品有限公司聯系:麻經理1871107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