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銅三足鼎
鼎作為古代象征這權力的藝術文物,流傳至今的仍然完整保護好的鼎已經不多了,這其中具有文化氣息的青瓷鼎更是百里挑一。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鼎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青銅器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后朝歷代基本都有仿造青銅器的作品誕生,特別是在唐宋以后直至清末,從三足鼎演變而來的三組香爐備受人們喜愛。
鼎被賦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鑄九鼎的傳說。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
東周尤其是春秋戰國以后,在周王室衰微、禮樂制度崩潰、政治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代表王權的青銅禮器從全盛的頂峰逐漸衰落下來。各國開始制作新的器型及紋飾,表現出自由性、多樣性、地方性的藝術風格。尤其是裝飾紋飾的變化象征意味更加深遠,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審美取向。
此戰國青銅三足鼎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