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造宣統元寶
重:21.6g 直徑:3.97cm
編號:JHPMFW-00374
古錢幣是一個國家前史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前史時期在錢幣史上占有著重要的方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我國的錢銀文明,反映了我國近代前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我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為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龍洋”,和一般銀元不同,其鑄有龍紋而得名。后宣統也有鑄造,叫作宣統元寶。宣統為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年號,同時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后一個年號。作為清朝最后一個錢幣,其歷史價值也是非常之高。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宣統元寶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一枚,該枚錢幣直徑3.97厘米,錢幣正面分為內圈和外圈兩部分,內圈精刻有“宣統元寶”四字,外圈頂部則環繞著“廣東省造”,底部鑄幣值“庫平七錢二分”。頂部與底部之間,還印有兩枚小花用于過渡。
錢幣背面則是將蟠龍圖和英文環繞在一起,呈現出獨特而又和諧的幣面風格。該枚“廣東省造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是廣東省鑄造局鑄造,它的工藝非常不錯,包漿是運用了淺金黃的顏色,邊緣處有紅褐色的斑紋,既有十分強的光澤度,又不失柔和。雖是一枚小小的錢幣,其歷史文化意義卻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清朝乃至封建體制的最后一個王朝,該錢幣的鑄造全面繼承了古錢幣文化的豐富內涵,為優秀的中華古錢幣文化藝術雕筑起一座偉大的豐碑,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些錢幣記載了我國一段歷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收藏價值。
熙寧重寶
重:8.75g 直徑:3.17cm
編號:JHZLFW-01202
北宋是我國古代盛行年號錢的時代。北宋年號錢鑄造時間長,幾乎貫穿整個王朝始終;種類多,接近歷代所鑄年號錢的五分之一;鑄工精良,錢文書體豐富,還出現了皇帝親自書寫錢文的年號錢,藝術價值高。
北宋古錢幣版別特殊的珍品錢仍相當罕見,宋錢文化也同樣影響巨大,意義深遠:古代的日本、朝鮮、越南、印尼等亞洲諸多國家和地區流通的主要貨幣就是遠舶而來的“宋錢”,并影響其后來的錢制。宋錢的流用,遠及亞洲、歐洲和非洲許多地區。
熙寧重寶是北宋的銅錢,為宋神宗(1068年)時期鑄造的。按大小可分為小平、折二、折三,其中折二折三又分別有隸書、篆書之分,共五種。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較少。如今遺傳在世的精品古錢幣雖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幣價值卻是不菲。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熙寧重寶”一枚,該錢幣直徑3.17厘米。錢幣正面鑄“熙寧重寶”四字,光背。其鑄相方圓廓正,平整地章;面字廓較為深竣,背稍平漫,然緣廓清晰,鑄相極為自然端莊,包漿非常渾厚。圓形方孔的銅幣,其形狀外發天,內地法,取義精宏。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值得入手!
千百年來古錢幣歷經滄桑,存世數量越來越少,投資價值日益升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特別是一些中高端古錢幣十分搶手,在2009 年以來,已經出現十分驚人的漲幅。北宋錢幣和清代錢幣如今已增值數百倍以上,且仍在不斷上漲之中,這一現象值得廣大集幣愛好者關注。
全國通用糧票
長:8.9cm 寬:3.8cm
編號:JHZLFW-01191
糧票在20世界50年代到90年代,相當于現在的通用的紙幣,市民通過糧票可以兌換不同種類的生活用品,這在當時不穩定的環境下有利于促進市民的正常生活,也有利市場商品的穩定和發展,可以說,糧票在當時的中國大陸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糧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一個國家在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時,必須對糧食進行宏觀控制、統一調劑。全國糧票即全國通用糧票,不論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此糧票購買糧食用品,其中還包括食油(只有全國糧票才可以在異地買食油)。若要出差或探親,一定要用地方糧票換上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全國通用糧票一組,該組糧票長8.9厘米,寬度為3.8厘米。該組糧票為叁市斤。糧票正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和“全國通用糧票”字樣,背面為糧票的使用說明。此組糧票保存較好,經歷過長久的歲月侵蝕,更是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糧票的面值等于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1993年后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
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范曾字畫
長:137.4cm 寬:34.8cm
編號:JHZLFW-01204
范曾,1938年生于江蘇南通,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任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南通大學惟一終身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為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以詩為魂,以書為骨”,這是范曾繪畫的顯著特色,是他幾十年創作甘苦的體味與總結,也是他為中國畫提出的箴言。
范曾先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詞》、《范曾詩稿》、《莊子顯靈記》、《范曾簡墨》、《尊賢畫集—范曾與八大山人神會》、《范曾詩文集》、《范曾韻語》、《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莊心解》、《范曾論文學》、《趨近自然》等約150種詩、書畫、哲學之著述,國家圖書館珍藏其中119種。有二十四字自評: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自明清以來,中國的人物畫多以工筆為主。而范曾則繼承了南宋梁楷以來簡筆潑墨的手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中國的潑墨人物,必須意在筆先,意到筆隨,使所繪之人物與所用之筆墨映相結合。范曾先生人物之傳神,固出于其才氣之敏悟與博學好思之修養,至于其筆墨之能得其神,則應出于其鍥而不舍的勤奮和努力。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范曾字畫一副,長:137.4cm 寬:34.8cm。作品筆墨輕重恰到好處,畫面清新典雅,瀟灑飄逸,技藝精湛嫻熟;書法行云流水、無拘無滯,線條的立體感極強;具有極高的藝術文化價值和收藏鑒賞價值!
范曾在中國當代畫家當中,是一個充滿傳奇與爭議的人物。范曾的作品融合山、水、花、鳥、人物于一爐,集詩、書、畫三絕于一身,同時范曾在繪畫語言上有創新,功力不凡。近年來,范曾大師的作品備受藏家的追捧與熱愛,故其畫作價格一直很高,甚至一路在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