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銀幣
重:31.1g 直徑:4.47cm
編號:JHZLFW-01183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銀幣,也稱光緒銀幣丁未雙龍一兩,是清代光緒年間天津造幣廠鑄造的清代標準銀幣。由于當時鑄造幣模出現文字錯誤,光緒銀幣丁未一兩在發行不久便被清政府收回進行回爐重鑄,目前存世的光緒銀幣丁未一兩銀幣寥寥無幾,大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物。
光緒銀幣丁未一兩是光緒年間未流通的樣幣之一,作為近代銀元十大珍品之首,其精湛的工藝與收藏價值一直為世人驚嘆。它是中國銀本位貨幣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為了體現滿清皇權制度在貨幣領域的權威,其設計制造者不計成本地進行了精美絕倫的設計。其藝術水準、防偽能力迄今沒有被超越。是被國內外集藏界公認的中國近代銀幣大珍品。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光緒銀幣丁未雙龍一兩”一枚,此枚銀幣直徑4.47厘米。銀幣正面中央圓圈內鐫“光緒銀幣”四字直讀,圈外兩側分鐫“丁未”二字,兩邊鐫刻一對雙龍戲珠“壽”字圖案。銀幣背面中央鐫“一兩”二字,兩側鐫雙龍戲珠圖,兩條龍的背部和龍腹部分別鐫有三團云朵,下端鐫海浪圖案。正面和背面的龍圖造型完全不同,實為罕見大珍品。
此光緒銀幣由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鑄造,是中國所有的龍形圖案銀幣中工藝最好,雕工最美的。銀幣表面沒有凹凸不平的現象,文字清秀,平整光滑,包漿也厚實,銀幣內刻紋飾清晰連貫。即便是對銀幣沒有研究的外行人看著也是愛不釋手,非常具有觀賞性。
從過去幾年各地拍場的交易數據顯示,錢幣的交易依然持續火熱,展現出其深厚的收藏底蘊。人們對于各種銀幣收藏的趨熱,加之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呈現出日益減少的趨勢。倘若藏友們手中持有一枚,必定會隨著年代的久遠大幅度提升其收藏價值空間!
民國雙旗幣
重:7.58g 直徑:2.81cm
編號:JHZLFW-01190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并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后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
銅幣當時面值以當十、當二十為主,當五十面值的相當少見,非常珍貴。民國發行的民國開國紀念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國旗圖案,有標注各省造的,并有“開國紀念幣”或“中華民國”字樣。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民國開國紀念幣十文”一枚,該枚錢幣直徑2.81厘米,錢幣正面為兩面國旗相互交叉,上系結帶,左邊的為十八星旗、右邊為五色旗;國旗上環為“中華民國”四字,下環鑄“開國紀念幣”,字體端莊工整,圓潤飽滿,清秀挺拔,筆畫橫直豎立,遒勁有力,極具書法藝術價值;左右兩端鑄有精美花卉紋飾,紋飾線條流暢,優雅細膩,十分精致。
錢幣背面珠圈內中央豎寫幣值“十文”,底下有禾穗紋,設計別致,紋飾考究,工藝精美,線條優雅,紋理細膩,浮雕感強烈,觀之,極具美感,賞心悅目;撫之,清涼舒爽,心曠神怡!珠圈外鑄有英文,可見該歷史時期已對外開放,對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歷史價值深厚。
由于雙旗幣產生于民國時期,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錢幣在經歷了無窮的歲月之后,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雖說民國時期的錢幣版本較多,但能夠收藏到這種全真紀念幣,在當今的藏品市場中并不多見。因此極具收藏價值。
錯版孫中山開國紀念幣
重:26.16g 直徑:3.9cm
編號:JHZLFW-01196
1911年12月29日,經辛亥革命后,已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成立時,由于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
由于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于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圖案采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錯版孫中山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元銀幣”一枚,該枚錢幣直徑3.9厘米,重26.16克。錢幣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四字,下鐫“開國紀念幣”五字,左右長枝花飾。
錢幣背面中央鑄幣值“壹圓”,周圍鑄刻嘉禾紋,邊緣環有英文。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均自然細膩,深淺合適。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是第一枚將大總統頭像替換皇家龍圖的國幣,這意味著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中國從此進入共和制的新紀年。
民國銀元作為曾經的主要流通貨幣,反映了當時的政治、金融與文化背景、歷史價值不菲。再者買賣銀元屬于實物投資,交易比較靈活,具有投資風險小、增值穩定等特點,加上銀元系稀有貴重金屬,所鑄制作數量比銅幣、鐵幣、紙幣等少得多,存世數量有限,自然會越來越受追捧。
大清銀幣
重:26.64g 直徑:3.89cm
編號:JHZLFW-01171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在制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鑄造時間背景:于1910年聘請喬吉(Luigi Giorgi)設計,擔任總雕刻師,引進英國進口機器。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制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大清銀幣宣統三年壹圓私鑄幣”一枚,該枚銀幣直徑為3.89厘米。銀幣正面中鑄“大清銀幣”四字,上鑄滿文,下書“宣統三年”四字。左右兩側花枝點綴,幣面整潔光亮,線條流暢,文字清秀,銀幣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
銀幣背面中鑄“壹圓”幣值,下端是英文字樣。外圍是一曲須龍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環繞一圈,祥云相伴,雕刻栩栩如生,威風凜凜,盡顯皇家威嚴。該大清銀幣具有西洋風格的立體美感及流暢線條,刻模深峻,且由貴重金屬或白銀合金鑄造,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人們對于各種銀幣收藏的趨熱。它反映了當時的政治、金融與文化背景,歷史價值不菲。如今市場上此類錢幣隨著各大博物館及有心人士的收藏,加之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呈現出日益減少的趨勢。倘若藏友們手中持有一枚,必定會隨著年代的久遠而大幅度提升其收藏價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