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壇大畫家 藏界大藏家
——《“墨牛堂”藏品集》 序(賈德江)
藏家郝鳳先簡介
1945年生于遼寧省新民,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現為北方畫院院長、龍山藝術院副院長、文化部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認證的書畫鑒定家、收藏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其藝術成就被收入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辭典》及《中國名畫家辭典》。近些年郝鳳先作品在社會上受到一致贊賞和喜愛,多幅作品在拍賣市場得到收藏家收藏,效果極佳。
先后在韓國、泰國、新加坡、日本舉辦個人畫展及藝術交流。2001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作品展。其作品在國內外大展中多次獲獎,并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黑龍江日報》《世界日報》《經濟日報》及《國畫家》《世界英才》等多家報刊上發表并予以專題報道。
多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毛澤東紀念堂、中國美術館收藏。國畫長卷《昭君出塞》《金陵十二釵》分別被菲律賓、泰國總統收藏。出版有《郝鳳先畫集》《郝鳳先書畫作品集》《傳世典藏·當代名家長卷精品——郝鳳先一百零八將圖卷》《盛世典藏·著名人物畫家郝鳳先作品集》等。
“墨牛堂”是著名書畫家郝鳳先的畫室之名,也是作為書畫收藏家的郝鳳先的齋號。郝鳳先,東北沈陽人。今年整整七十歲,于書畫的創作和收藏摸爬滾打了一輩子,寶刀未老,夕陽正艷。他早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經過“學院派”的教育,打下了東西方繪畫扎實的基本功。自20世紀80年代始,他一直致力于中國寫意人物畫的探索和實踐。他的特點是以水墨表現為主,粗筆大墨,淋漓酣暢,放筆直取,形神兼奪。他的造型以線立骨,用筆狠辣強悍,運轉靈活。借鑒于積墨,破墨等墨法,于濃重中見出層次,見出精神,見出韻味。畫風粗獷雄健,大有“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知”的意味,有激情,有氣勢,給人以“馳毫聚墨列奔馬駟的凝重沉厚之感。他的寫意人物畫奏出了筆墨的雄音,在蒼莽的陽剛節奏中,有幾分鏗鏘的正氣,有幾分婉約的和聲。
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郝鳳先是一個全面發展、一專多能的藝術家。他的人物畫在表現當代普通勞動者的同時,又描繪叱咤風云的領袖人物;在吟誦"黑土風情”的同時,又傾心于“西藏風情”的解讀;在致力于現實題材挖掘的同時,又鐘情于古典題材的描繪;在表現孔子、杜甫、蘇軾、蘇武。陸游等風流人物陽剛浩氣的同時,也在仕女佳人的閑適表象中去營造女性美麗、多情、善感的陰柔之美。同時,他不僅畫寫意人物,又涉獵山水與書法領域,同樣有所建樹。
他的山水畫繼承了中國山水畫的美學傳統,更加強調再現與表現的結合,寄情于山水,寄情于筆墨。他的山水語言以小寫意的淺降山水為主,雖不像人物畫那樣奔放、強悍,但卻更多地關注繪畫自身的表現力,即強調藝術本體的探索。在作畫過程中,他加強了主觀意識,表現出一種“心游萬仞、思通八極”、“道法自然”境界的思考。他的線條,貫穿于黃氏“五種筆法”追求一個“活”字;他的用墨,融合了黃氏“七種墨法”追求一個“變”字;他的構圖,穩中求奇,爭讓有度,追求一個“新”字;他的色彩,輔助筆墨,麗中求逸,追求一個“雅”字。畫面上筆隨心運,墨隨筆走,自然率意,洋洋灑灑,山石、樹木、云煙、流水都被表現得暢神而切合形質,仿佛有一股道勁的神韻搖山蕩谷,穿云走水,帶出滿幅的生氣與光彩,顯示的是樸質、大氣、清新、典雅、蘊藉深遠的畫風,是一種趣盡天然的無言大美。
他的書法同他的繪畫一樣,都是生命的載體。他初臨顏柳,轉攻”二王“,同時觀摩孔廟漢碑、摹寫篆書,進而主攻草書,于孫過庭《書譜》用功最深。當他以”窮變化于筆端“的流暢渾厚的草書,沉著痛快地書寫妙語名言,詩詞歌賦之時,他把情感注入了筆墨,他把精神融進了書體,字字見心,筆筆有韻,橫撐豎挫之中搖擺自如,瀟灑爽快,筆畫伸展夸張,傾斜度很大,顯得奇險莫測,氣勢磅礴。幅幅書作無不氣貫字隙行間,通篇抱骨藏筋,氣韻生動,錯落揖讓,疏密相間,神姿仙態,逸趣高古,不愧是腕力道勁、揮灑得意之作。
正是這樣一位畫壇上的書畫大家,又嗜書畫鑒藏成癖。把鑒藏愛好與繪畫創作緊密相連,是他的鮮明特征;堅持書畫收藏和書畫實踐雙向并行,是他的人生軌跡。
大凡收藏家對于收藏的目的,總離不開經濟和精深兩個方面,二者兼顧者居多。經濟方面祈盼保值、升值,獲得利益最大化;精神方面則是通過了解、認識到欣賞、研究的不同階段,提高了藝術學養和逐步深入的考證及發現能力。收藏的無盡快樂不外乎源于這兩個方面。然而作為畫家的郝鳳先的收藏卻有所不同。他完全出于天性對民族書畫藝術的熱愛,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了收藏的歷程。那時的人們還停留在為生活而奔波的層面,哪有把目光投向藝術市場的意識。尤其在“文革”期間,他不顧風險,暗中盡力搶救書畫文物,將全部積蓄用于收藏,哪有趨利附益之說。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之后,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書畫市場日益昌盛,他又把自己的賣畫所得全部用于收藏,他的“墨牛堂”收藏的名家書畫,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已十分可觀,他也成了書畫收藏大家,但他至今仍過著清貧自守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言:“收藏這件事對于我來說,完全是一種興趣,是一種熱愛,是一種享受。我把每一件作品看成是藝術家的心血,藝術家的靈魂,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我的收藏是在搶救文化,保護文化,積累文化,介于其間,多有收獲的快樂。”作為藏家來說,郝鳳先是不易的,他鑒藏的快樂始終伴隨著生活的清苦,我們應該向他致敬。
郝鳳先藏品(林鳳眠:人物)
我與郝鳳先相識、相交到相知,已十多年了。他為人真誠,又有熱烈的情感和執著的求藝精神,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長時間的無私交往,我只知他繪畫成就的不同尋常,竟然不知道他富有收藏,可見他樂此不疲的平常心態。直至今年初春,我應邀去“墨牛堂”做客,話語間談及拍賣行情,郝鳳先首次向我展示了他的收藏。隨著一幅幅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黃賓虹、潘天壽、林風眠、傅抱石、陸儼少、李苦禪、蔣兆和、李可染、葉淺予、朱屺瞻、石魯、錢松喦、謝稚柳、吳作人、崔子范、張仃、吳冠中、范曾、程十發、劉旦宅、劉海粟、陳少梅、宋文治、亞明、賴少其、白雪石、方增先、周思聰、劉大為、賈又福等人的作品掛起與拿下,我驚呆了,我震撼了,不由得發出一陣陣贊嘆。我完全沒有想到,在這間并不寬敞的公寓中,蘊藏著如此豐富的、難以見到的、風流獨絕的墨寶真跡。我大開眼界,激動不已,嘆服之聲不絕。郝鳳先平和地告訴我:“這只是冰山的一角。這些近現代名家大師的作品,至少有上千幅,每個人都有好多幅,也不乏丈二巨作。當代名家作品更多,還有這些名家的冊頁100多本,徐悲鴻、吳冠中、靳尚誼等人及當代名家的油畫也有好幾百幅。你一兩天是看不完的。”簡直不可想象,郝鳳先創造了收藏界的一個神話!由于時間關系,我又看了20多本諸如李苦禪、崔子范、朱屺瞻、黃胄、錢松喦、陳少梅的冊頁,精妙絕倫,還欣賞了吳冠中的十幅小型風景油畫,都不失為傳世名作。
我是懷著依依不舍和崇敬的心情離開“墨牛堂”的。我以為郝鳳先的收藏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品質高,不論是近現代還是當代,只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與作品;二是選擇自己了解、認識并真正喜歡的代表作品。這兩條反映了他的性情,他的收藏活動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從中也不難想象,他為發現得到這些寶物所付出的艱辛與代價。收藏家的艱辛在于發現,重要的是眼力和借助眼力的機會和能力,發現之后的資金籌措又是一番艱難,有時甚至要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郝鳳先向我傾訴了他收藏風雨路上的陳年往事,點點滴滴無不浸透著他的苦水和淚水。當然,得畫后,懸之“墨牛堂”,對坐觀之賞之的無盡樂趣是可以化解一切困擾的。從中也應該明白,收藏活動的前奏是鑒賞和學問,沒有鑒賞,沒有學問,不辨真偽美丑,就談不上收藏,所以許多大收藏家同時也是鑒賞家、學問家,鑒和賞是不可分的。收藏其實又是一種涉及經濟交易的事,只有在“刻骨銘心”的經濟得失中磨練,才能成就一雙鑒真辯偽的眼睛。郝鳳先的優勢在于他本身就是一個書畫名家,能畫懂畫,又是本著一顆平淡坦然的心去介入收藏,看的作品多了,收藏的面也廣了,經驗也豐富了。鑒藏也由原來的感性變為理性了。
一位哲人說過:“我們可以說收藏是愛、是善、是文化、是理性、是智慧、是人類高雅進步的生命行為。然而,我們說收藏是欲、是癮、是病、是懷舊的夢、是傻子的游戲,也沒有什么不對。”收藏者追求的不同,導致了心態的變異。如果一味追求經濟價值者,那是貪、是欲,更有自以為是、以偽充真、以真為假者,就無異于“傻子的游戲”了。郝鳳先無疑屬于前者,他從不聲張,從不炫耀,也從未出售,他愛它們之深、之切,與他愛畫畫一樣,都是他密不可分的精神伴侶,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郝鳳先藏品(吳冠中:風景)
在我的建議下,一向低調的郝鳳先終于同意把他的主要藏品結集印行。他同意我的觀點,收藏的目的在于惠及社會,讓更多的愛好和研究者,在“墨牛堂”藏品中飽享眼福;如果從中獲得新知、新覺,甚至發現新天地,有所思考和穎悟,溫故知新,古為今用,那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墨牛堂”佳品甚多,我擬將他的近現代名家藏品編輯一本,再將他近現代名家冊頁藏品編輯一本,以后在相繼編輯《“墨牛堂”當代名家藏品》和《“墨牛堂”油畫藏品》,以公諸同好與世人。即使如此,所入選的藏品也是“墨年堂”藏畫之一部分,但這些藝術珍品,都銘記著郝鳳先數十年孜孜追求的心跡,它的意義是深遠的。
郝鳳先藏品(徐悲鴻:馬)
“墨牛堂的珍藏,自近現代到當代,跨度越百年,可以大略勾畫出中國近現代繪畫史承傳發展的輪廓,其中又具若干國寶精華,這在當代書畫收藏界是甚為罕見的。當我們被他的藏品所感動,為他的了不起的作為慶賀時,不要忘了向他道一聲辛苦了!讓我們像他一樣愛護這些珍品,也像他一樣去發現、去研究、去收藏。并造福于現代。收藏家是不易的,收藏家的功績是不朽的。
2015年5月23日于北京王府花園
(作者賈德江先生為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主編,著名鑒賞家、美術理論家,評論家,著名畫家)
郝鳳先藏品(潘天壽:松鷹圖)
郝鳳先藏品(齊白石: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