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 陳佐洱
來源:中國青年網
回歸祖國懷抱已經22個年頭的香港,在舉世矚目下風采依然,更加繁榮穩定。世界普遍公認,香港之有今日,首先得益于“一國兩制”方針的成功實踐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在全中國全面貫徹實施。
基本法規定,回歸后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都不變,法律也基本不變。香港政治社會中不少開埠以來具有生命力的機制、機構、規例甚至習俗習慣,都在回歸后得以保留,不僅為700萬本港市民所珍惜,而且與劃時代的特別行政區繼續同步發展,臻于完善,發揚光大;在這個過程中,也被全中國13億人民逐漸熟悉。其中有一個既被經常點贊卻又難以知詳的機構,讓人始終感覺有些神秘莫測,那就是兩地同胞同稱其“包青天”的香港廉政公署。
最近,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書幫我們揭開了那層神秘面紗,書名叫《走近香港廉政公署》,作者是一位曾長期在媒體和香港工作過的學者、青年公共外交家王捍忠。
作者用了多年時間探究香港廉政公署的來龍去脈,搜集了它從成立至今的大量資料、數據以及各類代表性案例。他不止手不釋卷翻閱資料,更是通過自己敏銳的思考,將廉政公署的成立與發展回顧、廉政公署的運作系統初探、對內地反貪工作的啟示娓娓道來,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篇,夾敘夾議,自然有不少精彩的心得之筆。
王捍忠在書中引經據典,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了廉政公署是怎樣在1974年的香港應運而生的,那是基于廣大市民長期以來一而再強烈要求堅決肅貪的呼聲。60年代后香港躋身“亞洲四小龍”,在繁華的表象下港英政府、公共機構和私營機構內部以及它們之間盤根錯節的貪腐與日俱增地膨脹起來,“走后門”、“茶錢”、“黑錢”、“派鬼”等等各種變相賄賂陳出不窮,滲透到了社會各個有交易發生的角落。市民們深受其害卻又不能不委曲面對,幾幾乎“桌底下不掏錢就辦不了事”。港英當局起初對此持睜只眼閉只眼態度,甚至把屢次反貪腐、訴求改善民生的游行示威定性為“騷動”、“暴動”,實行殘酷鎮壓,但是反抗的怒火燒不能盡,以至1973年香港爆發第一次股災后,破天荒地逾萬名教師上街游行反對減薪和貪污,才讓當局者慌忙“收回成命”,開始認真考慮嚴重的貪腐問題。當然,首先是要在政府內部肅貪,首當其沖恰恰是掌管著查處貪腐實權的警務處,焦點人物并不是所謂“貪污是華人社會傳統”的小官兒本地人,而是剛剛提出退休申請的總警司英國人葛柏。葛柏原來就是個在“祖家”混不下去了的痞子,憑著白皮膚高鼻子到香港來卻搖身一變穿上警服,“五毒俱全”,殘暴鎮壓民眾的“騷動”“暴動”,因此步步高升。關于他的劣跡早不是秘密,當局者接到過許多舉報,連其它英聯邦國家地區都知道,可就是“拿他沒辦法”。當局者只好下決心另起爐灶,籌建一個獨立于警務處的肅貪機構,直接對最高當局者一人負責。這個機構就是翌年開張的廉政公署,打的首虎只能是葛柏。廉署一炮打響,很得民心,成百上千封舉報信紛至沓來,而且75~80%是實名舉報;那些犯事兒的人一聽說廉署打電話來請“喝咖啡”,不管身份地位多高都會心驚膽顫。
王捍忠把香港廉政公署年復一年的運作及特色,展示在希望“走近”的讀者們面前。廉署在逐步積累起的正反經驗中,認識到社會上的一切交易運作都相互關聯著,肅貪反腐光在政府部門搞不行,還必須涵蓋到所有的公共機構和私營機構,很重要的是必須扎根于廣大社區的基層民眾中,這樣才能眼觀四面耳聞八方。廉署還認識到,光搞肅貪反腐不夠,更需要防范于未然,所以使命是調查、預防和教育“三管齊下”,于是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私營機構制定了一系列防止貪腐的具體規定和相應措施,例如財產申報制度、操守審查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利益申報制度、財產管理制度等等,每年向私營機構提供的各種防貪服務平均多達300項以上,涉及餐飲、酒店、金融、房地產、中小企業、慈善團體、樓宇管理、學校等諸多領域,力爭“有求必應”。隨著運作的日趨成熟,香港廉政公署逐漸從中國特區走向了國際舞臺,依據基本法規定,以“中國香港”名義與國際刑警組織合辦了“跨域聯手滅貪污”會議,加入了由亞洲開發銀行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聯合推動的亞太地區防貪計劃,使香港獲得了“廉潔之都”美譽。
中央政府對于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的運作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一直給予高度肯定,并且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個國家、一本憲法和基本法、兩種制度和兩種法律體系的框架內,香港廉署的一些成功經驗值得內地有關部門借鑒和參考,始終鼓勵推動兩地相關部門加強司法互助,加強合作交流,以不斷提升兩地打擊跨境犯罪的成效。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王捍忠的《走近香港廉政公署》一書,正適逢其時。這本書會引領內地各行各業的廣大讀者更多更深地了解香港廉政公署,并為監察紀檢工作人員提供一份相當豐富的了解香港同行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