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直播帶貨火了之后,連字節跳動熟悉抖音直播算法的離職員工都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他們是直播帶貨培訓機構最稀缺的資源。一位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盡管有保密協議,這些離職員工仍然被邀請至各種小型閉門會議中,每場大概只有三到五個人參與,為想要通過直播帶貨快速賺錢的人分享平臺規則以及投放的方法論。
參與這種閉門會議的花費不菲,但愿意出學費的人還是絡繹不絕——現在正值抖音直播電商的紅利期,平臺的交易量在快速增長,很多人希望能快速尋找到賺錢的門道。
一些人已經創造出賺錢的神話,比如“衣哥”。今年3月,他開始在抖音直播帶貨,目前粉絲量超1400萬,基本上每場直播的銷售額都能破2000萬,已經快速沖進抖音直播帶貨達人榜單的Top 5。
衣哥合伙人趙宇溪告訴界面新聞,衣哥粉絲量以每個月以上百萬的速度增長,銷售額每個月都有50%左右的增長。
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數據。在淘寶、京東等趨于成熟的電商平臺,流量向資金實力雄厚的賣家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新晉的個人賣家已經很難有如此快速的增長。幾年前,正在崛起的拼多多曾經創造電商增長的機會,而擁有6億日活用戶的抖音進入電商領域,被從業者看做當年的拼多多——擁有足夠多的流量,有大量的商品類目處于競爭空白。
抖音直播帶貨的增長紅利期非常明顯。調皮電商、胖球數據等機構聯合發布的直播帶貨TOP50榜單顯示,7月抖音有9個主播進入榜單,8月增長至17個,已經和淘寶直播、快手直播平分秋色。
紅利之下,大量線下商家、淘寶店商家、MCN以及直播公會涌入抖音。今年上半年,抖音直播帶貨的商家和主播已經超過百萬。
“現在不做直播帶貨就out了,都沒法跟同行交流。”一家MCN負責人表示。
和短視頻、秀場直播的增長紅利相比,直播電商需要對接供應鏈,更加復雜。對于有足夠經驗的人來說,他們把抖音直播電商當做幾年前的拼多多,是個淘金的好地方;而很多沒有賣貨和供應鏈經驗的人也蜂擁而至。
有人賺到了錢,也有人盲目跟風,不同背景的人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尋找賺錢的機會,上演追逐紅利的瘋狂。
一位從業者這樣形容直播帶貨的現狀:假如說直播帶貨的實際價值是100億元,瘋狂追逐紅利的人們已經把預期拉高到了1000億元。
追紅利要趁早
衣哥是抖音直播電商紅利下的幸運兒。
他做了十幾年實體服裝生意,但最近幾年線下生意越來越難做,2018年衣哥的店鋪還出現了虧損。隨后他開始在抖音發短視頻,和粉絲互動,試圖給店鋪導流。今年3月,抖音直播電商業務上線之后,衣哥也開始嘗試,一下子就火起來了。
在趙宇溪看來,衣哥熟悉貨品,在選品上有非常好的感覺,這給他的直播帶貨帶來很大幫助。
實際上,先發優勢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衣哥開始做的時候,抖音直播帶貨中服裝類目還沒有太多有經驗的玩家,選品能力讓他快速獲得用戶青睞。此外,森馬等服裝品牌特別希望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對直播帶貨很積極,衣哥拿下了很多知名品牌的合作。
在成為抖音直播帶貨交易量Top 5的主播之后,衣哥也開始嘗試和工廠合作做自有品牌,向著快手帶貨一哥辛巴的方向發展,把粉絲和供應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另一個主播朱瓜瓜則直接把辛巴在快手上的“老鐵正能量”風格復制到抖音。朱瓜瓜是快手老牌主播,雖然影響力遠不如辛巴,但深諳“老鐵正能量”的套路,在直播中有著非常強的氣氛調動能力。這種帶貨方式在抖音同樣有效,目前她每場直播的銷售額接近3000萬元,也是抖音直播帶貨交易量Top 5的主播。
還有更多淘寶的中小賣家試圖找到新機會——他們在淘寶上賺錢比較困難,但過去積累的經驗在還有流量紅利的抖音上游刃有余。據了解,目前抖音上直播電商做得比較好的玩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大主播的機構,一種是供應鏈能力強的機構。
在一家營收處于行業中上游的MCN負責人看來,這些專業玩家的到來帶動了抖音直播帶貨交易額的快速增長,也對原來以內容創作機構為主要玩家的抖音帶貨生態形成降維打擊。“專業玩家進來之后,沒有大主播、銷售經驗和供應鏈能力的人很難與之競爭。”
實際上,這家MCN在這些專業玩家到來之前,已經小賺了一筆。對于增長紅利,這位負責人的經驗是,一是要對平臺的戰略高度敏感,一是要行動快速。紅利期除了意味著增長更快,很多業務的邊界不那么清晰,有可乘之機可以快速賺錢。
去年,他已經意識到帶貨將成為抖音下一個增長點,開始通過短視頻帶貨一款養生茶產品。內容不用什么創意,只需要簡單粗暴推銷產品,引導用戶在抖音小店下單即可。“產品的返點非常高,10元的商品能獲得8~9元的返點。”
他通過銷售養生茶賺了三四百萬元,這不算多,甚至有人賺到了上千萬元。但今年這種方式已經賺不到錢,有供應鏈能力的商家拉高了抖音電商的商品質量,同時抖音也在打擊劣質商品。
不過,在抖音電商的增長紅利下,這家MCN還是找到了新的賺錢方式:抖音的流量正在向直播帶貨傾斜,投放dou+效率比較高。他招募了大量有銷售經驗的人來做直播帶貨,零粉絲開播,但通過投放dou+買流量,也已經可以盈利。
“這種方式不穩固,但肯定能賺一筆。這種方式賺不到錢的時候,肯定還有其他途徑可以,想要賺錢就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該負責人表示。
蜂擁而上
逐利者聞風而來,甚至有不少人想一口吃個胖子。
據界面新聞了解,重慶一家原本運營不錯的秀場直播公會,今年進入直播帶貨后接連虧損,還拖累了秀場直播的運營,導致公司爆雷。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家公司沒有任何電商或者供應鏈的從業經驗,但從一開始就盲目擴張,嘗試了利潤率更高、風險也更高的自建供應鏈。前期小范圍的嘗試效果還不錯,這家公司投入了更多的資金囤貨,卻沒有賣出去。
這家公會資金鏈吃緊之后,在今年5月挪用了秀場主播30~40%的工資,試圖挺過困難時期。但直播平臺知道此事之后,擔心公會還會繼續挪用秀場主播工資,在6月停止了和公會結算,導致惡性循環,公會拖欠了所有主播6月的工資。隨后一個月,這家公司資金鏈斷裂。
還有一些直播公會在行業中沒有太多知名度,但想快速獲得主播和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認可,拼命砸錢刷數據,要為自己打造一塊好看的招牌。
刷數據已經成為直播帶貨熱潮下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此前,鳳凰網和《21世紀經濟報道》先后曝光吳曉波直播帶貨翻車,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
原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在個人微博上自曝行業內幕:“現在一場直播沒有幾個億都不好意思發戰報寫新聞稿了?真以為東西那么好賣?你們數學及格了嗎,1元秒的車按原價算銷售額,打五折的商品按原價算成交,pv算觀看人數。”
一位從業者表示,某種程度上,刷數據已經成為平臺、主播以及品牌方的默契。平臺需要證明自身的轉化能力,主播證明自己的帶貨能力,品牌方則需要靠直播拉動銷量講新故事。
但往往事與愿違,投入重金去刷數據等公司只有少數能收回成本,很多公司在資金還沒收回來的時候,就已經運營困難了。
誰能收割盛宴
老吳的直播公會也是從秀場直播轉型電商直播。他不想錯過紅利,但嘗試后發現,對于完全沒經驗的人來說,追這個紅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的公司有5萬個秀場主播,有意愿轉型的主播可以嘗試直播帶貨,公司還從外部招了一些有過導購經驗的人來做,并和一些服飾鞋包類的代理商談了合作。所有主播在快手和抖音都要直播,哪個平臺效果好就重點運營。半年時間,也就不到200個主播實現正向循環。
之后,老吳還將按著這個思路試驗更多主播,他想讓直播帶貨先有利潤,再擴大規模。他靠著極大的耐心初步跑通了直播帶貨,但收入還沒法和秀場直播相比。
在他看來,直播帶貨的價值被高估了。大量追逐紅利的人參與其中導致了直播帶貨的過度繁榮,行業的過度繁榮又會拉高從業者的預期,導致很多人盲目投入。
直播基地也是其中的典型。
界面新聞記者在一個直播基地走訪發現,這家基地宣稱要和頭部平臺以及頭部直播合作,但實際上只是和一家不知名的互聯網平臺有合作,也鮮有頭部直播光顧。記者走訪當天,除了幾間做活動的房間有人之外,大量裝修好的辦公室和門面房都空著,宣傳圖冊上介紹的商家實際上也并沒有入駐。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直播基地需要有頭部平臺和頭部主播支持,再有供應鏈,就能正向循環起來。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地方沒有任何資源就投入上千畝地建設直播基地,造成資源極大浪費。
這位知情人士估計,全國能獲得資源基地的數量不超過20家,但基地數量有2000家。“有些基地建了100個豪華直播間供頭部主播使用,實際上一個地基每天能有10個頭部主播過來就很厲害了。這些基地一年365天可能只有5天是盈利的。”
在一位從業者看來,從業人員對直播電商預期過高導致的結果是投入也過高,原本價值只有5000萬,他們會按5個億的預期去投入。無論是刷數據還是大量投放廣告,真正受益的其實是平臺。
在增長的紅利期,誰都愿意相信自己是能享受到紅利的人,但實際的運營數據終究有一天會告訴他們答案——和大多數互聯網增長紅利一樣,直播帶貨的紅利最終也只能被少數幾個有資源、有實力的主播和機構收割。
“當大家趨于理性,對直播電商的熱情降低之后,平臺還會去投入新項目繼續創造紅利。”上述從業者表示。
【來源: 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