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于美國,正如美國之于世界。”
硅谷源于一個斯坦福大學教授的突發奇想,它最初只是斯坦福大學的一片空地,后來被開發成供學生投資創業的工業園區,目的是留住向東海岸不斷流失的畢業生。高校源源不斷的智力資源和前沿技術,成就了硅谷的崛起和壯大。
硅谷人不僅把沙子變成了黃金,還把沙子變成了智能。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科技公司的入駐,催生出越來越多的創新科技成果,硅谷已然成為世界高科技產業的孵化地、電子科技工業的王國。
行業大佬們的“領頭羊”作用,使得硅谷的計算機公司從幾家發展到幾千家,這片彈丸之地的集聚效應已經不可估量。
硅谷一直被視為高新科技產業的集聚地,實際上汽車產業也在這里幾經洗禮。90年代初期,大眾集團在硅谷設立硅谷電子研究實驗室(ERL),致力于預測導航、在線語音識別等車輛技術研發。隨后,以豐田集團、通用集團為代表的一大批車企紛至沓來,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比如豐田就在硅谷成立了“豐田研究所”作為人工智能基地。依托硅谷得天獨厚的科技資源和高質量的人才資源,這些車企都沐浴到了高新科技與汽車產業融合的曙光。
特斯拉后來也加入硅谷,它一改車企的傳統思路,用IT理念來生產、銷售汽車,使得車企們群雄逐鹿的游戲變得更加刺激。硅谷的“元老級企業”谷歌,近幾年來在無人駕駛測試研究領域持續發力,突破了相關技術壁壘,穩坐無人駕駛技術的第一陣營。
特斯拉和谷歌以創新、科技為核心的“企業基因”,不僅鞏固了自身在行業內的地位,更助推硅谷成為高科技與汽車產業相結合的殿堂級圣地,越來越多的車企蜂擁而入,瞄準了這個全球的科技創新大本營。
而不可忽視的是,在硅谷所在地加州,還有一個蟄伏5年,正欲展翅高飛的新豪華汽車品牌Karma。與外來者不同,土生土長的加州造車名片賦予了它獨特的氣質。Karma汽車的設計細節融入了加州的自然靈感,帶有很鮮明的加州DNA。扎根于加州這片創新、科技的樂土,Karma汽車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智能科技,比如與黑莓跨界合作,未來或將黑莓的QNX技術整合到Karma的新款車型中,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這樣與新興高科技產業深度的跨界合作,造就了Karma汽車區別于市場上其他車企的競爭力,將未來人們關心的隱私安全的智能技術掌握手中,不失一個極具洞察力的明智之舉。
單打獨斗的時代已逐漸遠去。強強聯手,跨行業之間的合作,已經成為未來汽車制造行業的趨勢。而依托天時地利的優勢,進行有效地資源整合,才能站在行業的頂端,俯瞰群雄。Karma汽車,這一立足加州,進行多元化融合的品牌,也或將成為汽車行業的新標桿,引領一股新豪華的風潮。
“新豪華”的理念,是Karma汽車的CEO周亮博士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提出的。他認為傳統豪華汽車由于創新力不足已經日薄西山,他們的用戶是欣賞經典、傳統的豪華風格的50歲以上的群體。而如今的汽車用戶偏年輕化,他們對新技術、高科技的接受度和需求度更高,更希望能擁有傳統與時尚完美結合的豪華汽車,以彰顯他們的個性化和高品質追求。Karma所引領的新豪華是帶有創新特質的技術上的豪華,是基于對用戶的解讀和市場的分析凝練出的理念,它既是首倡者亦是首踐者。
縱觀歷史,唯有強者才能引領時代潮流,弱者注定只能成為追隨者。歐洲的文藝復興,點燃了黑暗中世紀熄滅的思想火炬,隨后這把火炬傳遞到工業領域,引發了機器取代人力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機械水平高度發展,也無疑帶動了歐洲汽車產業的繁榮發展。在歐洲的汽車工業強盛時期,歐洲以精細做工和最新技術在全世界引起了一番風潮。
美國也在工業革命中積蓄力量,逐漸確立了世界強國的地位,突破傳統的力量不斷在各產業涌動。好萊塢由一片取景地發展成電影夢工廠、全球電影人的朝圣地;底特律由于占據五大湖的優越地理位置,集聚了造船業、制造工業、汽車業的大量工廠,逐漸崛起為美國的“汽車之城”。然而,歷史風云變幻。歐洲相對封閉、落伍,昔日榮光不再;風光無限的底特律于2013年宣布破產,美國其他州的產業空心化、鐵銹地帶等問題也逐漸浮上水面。
對比舊日繁榮、如今衰落的歐洲和美國多個州,“新貴”加州硅谷從最初的不毛之地開發為如今如日中天的科技圣地,輸出無數高新科技成果,早已在世界范圍內確立了無法取代的位置。“世界電影帝國”好萊塢、工業制造業發達的洛杉磯都為加州的產業、經濟 、文化增加了助推燃料。2018年,加州的GDP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加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金之地,也無可爭議地具備了指點江山、引領潮流的實力。
引領新潮流不單需要強大的實力作為后盾,更需要迎合大勢,也就是人心所向之處。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消費文化和消費需求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單純的物質享受已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審美、個性化的需求,消費者更加注重與產品的情感聯結和共鳴。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汽車行業也在不斷探索新的邊界,試圖尋找個性化設計、創新科技、專屬定制化與汽車制造的平衡點。
消費者啟發了新潮流,而Karma汽車恰逢其時,基于對當下用戶需求的迅速捕捉、未來趨勢的精準把握、汽車市場的深刻洞察,率先提出了“新豪華”的理念,以高新技術和差異化的個性定制俘獲人心。Karma占據南加州的“地利”,能夠接觸到更新、更快、更早的高新技術,以最快的速度整合進Karma汽車的研發、設計和制造中。企業的“人和”在發展中也不可或缺,Karma篤定地實踐以創新、定制化和高新技術整合為核心的戰略方針。Karma汽車以替代傳統豪華汽車的傲然姿態傲立汽車行業,已然成為全球汽車行業新豪華理念的扛旗者和先行者。
Karma汽車采用的“4+1”商業模式也是不同于傳統車企的,這個商業模式是將 Karma公司集團化,為公司搭建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基礎。所謂“4+1”是:Karma 汽車、Karma 科技、Karma 創新定制中心、Karma 設計、Karma 資本聯動發力,高效整合資源,將利益最大化。
“4+1”商業模式,更凸顯了Karma汽車“高級玩家”敢于突破、敢于探索的特質,也足以看出Karma立足加州、放眼全球的野心。很多車企之所以在時代的一股股新浪潮來臨時,被逐漸甩在隊伍后面,是因為還固守汽車銷售、制造的傳統模式,無法跟上腳步,更沒有魄力走在時代前面。
而Karma的“4+1”商業模式便是前瞻之舉,將傳統的車企開放為一個多元化全球化的純電動平臺,為商業伙伴提供了測試技術的途徑和平臺,實現技術合作、資源共享,未來將開發各種科技和產品。
Karma的一步步舉措,不斷突破著人們對于車企和科技的界定,也在不斷開拓汽車制造業新的藍海版圖。以后來居上者的魄力征戰豪華電動汽車領域,Karma汽車立足于南加州的有利位置,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以首倡者的姿態提出區別于傳統車企的“新豪華”理念,更以高端、創新、高科技、定制的戰略實踐“新豪華”,勢必引領一股新豪華的風潮。Karma汽車,未來可期。
作者:李辛文 | 責編:華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