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禁止流通銀樣幣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光緒元寶,此幣鑄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初,為紀念慈禧七十壽辰而鑄。張炯伯在《廣東省造銀幣》一文中寫道:“惟本品因未紀年,殊難遽斷,然觀其圖案,諧作福壽,環繞雙龍,幕無英文,意含頌祝,大異常制。由此以推,成為紀念幣之一種,專鑄以祝慈禧太后七旬萬壽者也。”
但據清末王述生所著《述庵秘錄》的記載,也有學者認為系光緒二十年(1894年)廣東巡撫剛毅為祝慈禧太后六十壽辰而鑄造的祝壽幣,“此幣原擬鑄造三萬枚,實鑄額不詳。”剛毅預備將錢幣作為贈禮運送至北京,但并未運送,三萬枚錢幣幾乎全部被融化,僅留下少量十余枚作為樣品封存。以上兩種觀點都說這種錢幣是為慶賀慈禧壽辰之幣,區別在于60大壽和70大壽。
此枚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重一兩樣幣,也稱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樣幣,直徑3.9cm,重26.6g。錢幣正面內環中央為“光緒元寶”及滿文,外環珠圈,上緣紀地文字為“廣東省造”。下緣紀值文字為“庫平重壹兩”為柳體楷書,左右兩側各鑄有一蝙蝠圖案,蝙蝠圖案和正面的珠圈、中文和滿文一樣,都是立體的凸現出于幣面,有很強的立體感,外環上緣為“COIN SILVER SANVPLE ”,下緣為“CIRCULATION NO”銀幣背面珠圈內環鑄有雙龍戲珠圖案,圖案精細傳神,栩栩如生;珠圈里面鑄有一圓形“壽”字,外環為:“銀樣幣 禁止流通”。這是清代官鑄機制銀幣所慣用的陽紋版式,極其罕見。此枚樣幣目前還未面世,存世量極為稀少,視為珍惜樣幣。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長須龍禁止流通銀樣幣
大清銀幣長須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當時清政府欲統一幣制,聘請海外高級技師精心設計制造了這套宣統三年大清銀幣,計有六、七種版式,長須龍是其中之一。新幣剛試鑄成功,正逢武昌起義,于是大部分新版銀幣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樣幣。長須龍因背面龍首之須特長而得名,屬于試樣性質,因圖案精致、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視。
此枚“大清銀幣宣統三年長須龍銀幣”,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漢文“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上下為滿、漢文“宣統三年” 字樣,左右兩側分列長枝菊花紋飾,珠圈外上環英文銀樣幣,下環英文禁止流通。
“壹圓”二字坐中,外圍是巨龍騰空,自上至左向右環繞一周,七根尾須向上,龍頭置上,兩根長須下垂,鼻梁突起,兩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下方邊緣是英文“壹圓”字樣。
此系列幣,體制完備,制作精美,實屬中國貨幣史上之空前。辛亥革命爆發,因而短時間便隨同其制定者被推翻而告廢止。各等鑄幣,除普通“曲須龍”一元銀幣及十文銅元在民國初年被應需而大量鑄造外,余皆所出無多。在錢界也是名譽頗具,歷來為中國銀幣收藏的傾心之選。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須龍版,極為珍罕。
鼎盛文化多元化門戶網站是國內資本組建,依照互聯網+的布局, 在文化興省,文化興市的政策下推出的。以“互聯網+文化藝術品+招商推廣”的融合模式,組織國內國外的陶瓷、玉器、非遇類收藏品和工藝品等優質資源,以文化藝術收藏品為基礎,以現代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線上招商推廣, 展覽的廣告服務模式,本著誠信、規范、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促進收藏愛好者及企業對文化藝術收藏品的交流、流通,徹底解決了藏品的推廣難、保管難、交流難等難題,立足服務藝術品、加快藝術品市場流通。
鼎盛文化聚集國內專業技術團隊、推廣團隊和服務團隊,整合優質藝術品資源打造多元化門戶網站。我們相信隨著鼎盛文化的正式上線,必將拉近文化藝術品愛好者的距離,繁榮文化藝術品線上線下的流通與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