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背月開元通寶出手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原來唐高祖李淵稱帝后,在武德四年七月宣布廢止隋五銖,發行唐朝的新錢“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同時為了表示自己的恩寵,原本不允許私鑄的開元通寶,唐高祖卻特許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可以各鑄三爐,開國功臣裴寂可以鑄一爐。
而當時負責鑄造開元通寶的歐陽詢在進上蠟樣給秦王時,彼時的秦王妃日后的長孫皇后在觀賞時無意中留下了一掏甲痕。就這樣,帶有甲印的蠟樣被翻成錢模,再鑄成錢,鑄好的錢背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狀的指甲紋,也就是后來的開元通寶背月錢。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著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世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開元通寶控制下的通貨狀況良好,貞觀年間斗米僅三五文,開元年間斗米僅十文。《龍川略論》中記載,蘇轍至京師,參知政事王介甫(即王安石)問鑄錢。對曰:“唐開通錢最善,今難及矣”。開元通寶的出現,開元寶、通寶方孔圓錢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來流通了八百多年來的銖兩貨幣的結束。從此,我國的方孔圓錢多以通寶、元寶相稱,亦即寶文錢的開始。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為后世鑄錢的楷模。如五代的周元通寶,宋代的宋元通寶都模仿了開元通寶的文字形制。
另外,日本、越南、朝鮮錢制也受到開元通寶的影響,而通寶的稱謂一直延用至近代。
此枚開元通寶,品相完整精美,歷經千年,保存完好,極為難得。相對來說成為收藏開元通寶的上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