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廣,號洨東,別署墨香齋主,大學文化,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瓦當書法研究院院長,中國書畫交易中心常務副主席,中國社會新聞網書法顧問,北京華夏國藝書畫院客座教授,北京思博華夏高級書畫師,九鼎藝術字畫社名譽社長,香港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受家庭環境熏陶,自幼喜愛書法,幾十年臨池不輟,楷習黃自元,隸師漢,行草宗淳化閣帖。博采眾長,融會貫通,自成一體。
多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機構和友人收藏。書法理論著有《中國瓦當書法的沿革與發展》《漫議甲骨文的特征與斷代》《顏真卿與<宋璟墓神道碑>》《三希堂與三希堂法帖》等文章。出版了《王書廣書法集》、《王書廣書法精品集》、《王書廣書法理論集》,在人民美術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華網、中國日報網、北京國際書畫交易網等網站上長期錄展。
王書廣的書法真是漂亮,真是標準,而且他的書法出現了以前我們鮮聞的瓦當書法、九疊回篆書,讓一般的書法小白十分汗顏,原來老祖宗還有這么多書法秘密不為人知。通過書法家王書廣,我們才知道這種書體的存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瓦當書法、九疊回篆書之所以不被人們熟知,整個中國書法史也很少有篇幅介紹,足見其影響力十分有限,甚至是一種書法邊角藝術的存在。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卻是極為珍貴的。
瓦當書法之所以影響力有限,和它的裝飾作用有關。我們熟悉的瓦當書法,大多數是秦末漢初之間秦篆的一種過度體,“漢瓦當文字生成于秦漢交替之際及篆書漸次退出歷史舞臺而隸書興起的背景中”它的存在不是為了表現文字特征為宗旨,而是在于點綴瓦當。
漢瓦當在雕模、制范、燒制、及今人拓本過程的不確定性使得其表現出濃郁的金石氣息,而其文字的形質,則有勁挺中寓渾樸,圓融中見力量,而且還表現了開放的包容精神。而今人之發掘瓦當書法,是像清人開拓碑學之書風一樣創舉。王書廣能在僅存的300多個瓦當文字當中選取用于書法創造,這種開拓精神極為可貴,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了杰出貢獻。
九疊回篆書是宋代的“國朝官印”說白了就是一種篆刻藝術,具有纏繞盤疊極盡塞滿之能事,卻無虛實變化,近乎鐵線篆。這種書體的藝術性在于觀賞性和裝飾性。但書法功力單薄者顯然難以駕馭。
王書廣能將這些比較邊緣化比較古老的書法藝術形式挖掘,并能取得較高的成就,這對中國書法的貢獻的確功莫大焉。
但王書廣的書法還是以篆隸真草為主。他的楷書學黃自元,隸書學漢隸、行書學《淳化閣帖》,在各種書體方面均有很高造詣。
黃自元宗師歐楷,他將歐楷摹寫的逼肖,幾乎可以亂真,又著作《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對后世楷書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王書廣學黃自元歐楷,精熟《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因此,他的楷書極為精到,中宮勁緊,筆畫外拓,一筆一畫,一點一捺法度森嚴,莫移分毫。將歐楷的謹嚴精密、俊逸峭拔摹寫的爐火純青,幾近亂真。
他的隸書既具有漢隸的雄健寬博,沉勁舒展,也有著正楷的高雅端麗,明快清寧,兩者結合呈現出一種淳雅中和、周正靈動的特殊美。
他的篆書,高古邵秀,筆墨雄奇,字體圓融之中見方整,挺秀之中見柔和,俊雅非凡,清麗可人。
他的行草則筆墨精練,瀟灑自如,妍媚奇崛,放縱而不失法度韻致,筆墨如龍蛇飛舞,有如行云流水,當行則行,該止則止,雖發乎肺腑卻能自然而止,通篇呈現天然渾成、一氣呵成之勢,深得《淳化閣帖》中行草書法之精髓。雖用筆如挾云卷云舒,如挾海濤天風,跌宕起伏,綿延不絕,神出鬼沒,莫測神機。
像王書廣如此多才多藝的書家在當代書家中十分確罕見,而他卻還能精通國畫,作品同樣令人拍案叫絕。王書廣身上的藝術魅力似乎沒有窮盡,不知道他還有多少藝術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