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怎么樣:聚天下之奇珍異寶 精品古錢幣賞識第一百六十五篇
1894年鷹洋幣
重:27g 直徑:3.86cm
編號:JHZLFW-01123
1928年5月, 毛主席和 朱德在 井岡山勝利會師,創建了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抵制 蔣介石的經濟封鎖和解決自給問題,指派了 王佐籌建“井岡山造幣廠”。
該廠采用墨西哥“鷹洋”版來鑄造銀元,每天所鑄造的銀元都戳上“工”字標志,一方面便于檢查,另一方面以示與墨西哥“鷹洋”的區別,后人把井岡山造幣廠所鑄的銀元稱為“井岡山工字鷹洋”。由于銀質好,信譽高,“井岡山工字鷹洋”深受 革命根據地和敵占區的商人和市民歡迎。
當時的蘇區,經濟困難,白銀資源有限,所鑄銀幣數量本來就不多,加上戰事頻繁停鑄,后來又為穩定金融,防止白銀流向國民黨統治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家銀行和各分行,決定全部回收正在流通的各種銀幣,發行蘇維埃紙票。因此,中華蘇維埃造銀幣至今存世者極為罕見,彌足珍貴。
古代印第安阿茲特加人受到部落神的啟示,在雄鷹叼著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地方建立家園。直到現在,墨西哥鑄造的所有硬幣上都刻著這樣的國徽圖案。當時,帶有雄鷹圖案的銀幣,由于成色極佳,流入中國后,成為市場通貨,民間稱之為“鷹洋”。
“鷹洋”的傳奇故事,不僅表現了墨西哥的鑄幣藝術,更重要的是人類之間友好往來的一個例證。鑄幣史,其實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枚鷹洋幣正面是一張翅雄鷹,嘴叼長蛇(蛇尾與鷹翅相連),單腿立在仙人掌(國花)上,邊緣上方書西班牙文“REPUBLICA MEXICANA(墨西哥共和國)”。背面邊沿下方帽周圍放射長短不一的32支光柱(代表全國31個州和1個聯邦區),自由帽頂部的3支光柱中間一支較短。自由帽下邊緣有11支光柱。背面為一頂光芒四射的自由軟帽,帽檐書有“LIBERIAD(自由)。
造幣總廠光緒元寶金幣
重:26.77g 直徑:3.97cm
編號:JHZLFW-01124
清朝晚期,由于朝廷的腐敗,導致了清王朝的沒落,鴉片戰爭使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加快的覆滅的步伐,清政府的每一次對外開戰的后果無疑是割地賠款,外國侵略者更是不擇手段的,用大量純度低的白銀鑄造成銀元來套取中國的白銀,他們把成色為90%的白銀制造成為標重七錢二分的銀元,用以專門套取中國高純度的93.5%的銀兩,使中國的白銀悄然流失,針對于此,朝堂上下議論紛紜,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聯合其他大臣,上表奏請,建成屬于中國自己的銀元鑄造廠,得到準奏后,張之洞派人從英國引進了先進的錢幣鑄造機器,率先在廣東試鑄銀元,試鑄成功后,全國各省紛紛效法,不甘于后,先后有19個省成立了造幣廠,所造銀幣形狀相同,但各自雋刻每個鑄造省份的名稱,一時間風生水起。每個省的鑄造圖案基本相同,后來近代的錢幣專家把最具收藏意義和價值的光緒元寶做了總結和分類,“造幣總廠”鑄造的銀元名列前茅。
造幣總廠銀幣,在清代銀元中知名度較高,主要因為龍的藝術造型優美,氣勢磅礴,騰云駕霧,工藝精湛,可以說是清代銀幣鑄造中的一個高峰。雖然所鑄造的銀元枚數遺留下來不多,但版別設計卻非常豐富,是其他銀幣鑄造所不能攀比的。
此錢幣 重:26.77g,直徑:3.97cm,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鐫漢文“造幣總廠”四字,下鐫漢文幣值“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背面中央珠圈內鐫蟠龍圖,珠圈外上端鐫漢文“光緒年造”,左右和下端環鐫英文“TAI-CHING TI-KUO SILVER COIN”,中文譯為“大清帝國銀幣”!造型美觀,況且銀色和重量都達到了標準程度,市場流通后,倍受各商家的歡迎,但由于鑄造時間短,流通于市面的錢幣并不多,但這也正是此幣的尊貴之處。
此枚錢幣其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鱗清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它有著歷史熏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收藏投資價值極高!
云南省造光緒元寶
重:13.3g 直徑:3.32cm
編號:JHZLFW-01103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后各省紛紛仿效。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戶部造幣總廠,鑄造“光緒元寶”銀元和“大清銀幣”。光緒三十一年,云南獲得批準設立分廠,廠址于舊寶云局地址上,現今昆明市錢局街,機器設備由德國進口,技術工人從四川調入,祖模系向天津廠請領,于光緒三十三年八月鑄幣完工,開始鑄造銀幣。初鑄銀幣現俗稱“老云南”,面值有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三個品種后鑄背龍圖無英文俗稱“新云南”,面值有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四個品種。
錢面:頂部鑄楷體“云南省造”四字,底部鑄貨幣價值“庫平三錢六分”,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 錢文極為精湛、大氣,間架結構平衡舒展,該枚錢幣表面的包漿自然,給人一種歲月凝重的滄桑感。
錢背:正中蟠龍圖,左右各一六點花星。此蟠龍圖是中國所有龍洋圖案銀元中,工藝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的相慣線,顯得非常清晰。
近日我司有幸征集到一枚云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重13.3g,直徑3.32cm,品相較好,字體清晰,形制規整,質地優良,字體筆法流暢,紋飾刻制工細,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存世稀少,它在燈光下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銀光,仿佛帶著一股王者的貴氣,極具鑒賞及收藏價值。
民國八年袁世凱錢幣
甘肅省造光緒元寶
重:26.5g 直徑:3.96cm
重:26.1g 直徑:3.96cm
編號:JHZLFW-01082
隨著國內收藏市場的逐步繁榮,很多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古玩以及藝術品收藏。而古玩因為更具有歷史參考價值和文化內涵總是備受人們歡迎。經過這幾年的錢幣市場醞釀,以機制幣為主的錢幣交易市場正在悄然升溫,在市場上大放異彩。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錢幣一組,直徑3.9厘米。右側是“甘肅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錢幣正面珠圈內鐫漢文“光緒元寶”字樣,外圈是一個由連珠紋組成的圓圈,左右各鑄銘文,上鐫“甘肅省造”四字,下鐫幣值“庫平七錢二分”;錢幣背面中心為滿清蟠龍圖,紅銅材質,幣面保存程度較完美,銅色極好。
左側是“民國八年造袁像壹圓銀幣”,錢幣正面鑄刻袁世凱側面戎裝像,上環“中華民國八年造”七字;錢幣背面正中豎寫“壹圓”兩字,左右兩側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此版銀幣在眾多版本袁大頭中,制作數量是最少的,且流傳至今已有百年,因此極其珍罕。
“袁大頭”銀元的通行將外來“鷹洋"、“龍洋”漸漸從市面擠出,促進了中國銀元的統一,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是我國近代貨幣史上劃時代的偉大成就,在近代中國貨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袁大頭”在拍賣場上的成交價格更是驚人,現已成為藏家追逐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