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擁軍隊”隊長許玉賢擁軍事跡
許玉賢,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大媽擁軍隊”隊長。20年來,她以真摯的情懷,本著為國防事業盡分力的理念,走進軍營,做了大量的好事實事,受到官兵們的廣泛稱贊。她連續5次被評為“吉林市文明市民”,2004年被評為吉林市“文明市民標兵”,在吉林市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和“三創兩爭”活動中,分別被評為擁軍擁屬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獲吉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頒發的“擁軍擁屬先進個人獎”,大媽擁軍隊獲集體獎牌一枚。2010年8月,獲得吉林省“國防建設突出貢獻獎”,是獲獎的唯一女性;2012年被評為市級《感動江城》老有所為獎;2014年被吉林省評為優秀志愿者榮譽稱號;2015年被評為“昌邑好人”,許大媽被官兵親切地稱為“兵媽媽”。
一、真情注軍營,為官兵服務想的細。1994年,許玉賢從幼兒教育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擔任延江街道鐵江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她在這個崗位上默默地工作,以熱心、耐心、細心地為大家服務。針對昌邑區駐軍多的實際,經常組織社區人員到駐軍去慰問,與官兵嘮家常,與連隊搞個聯歡,得到了軍地的好評。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的消息傳來后,許義賢與社區的大媽們義憤填膺,便湊到一起議論如何為國防建設發揮余熱。許玉賢提出:我們年紀大了,不能直接為國防建設干些啥了,咱們成立一支“大媽擁軍隊”,到部隊去幫助子弟兵干點力所能及的事,這也是我們在為國防建設做貢獻呀!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贊成。由于是她提議的,而且她的工作能力強、對部隊的感情特別深、群眾威信高,許玉賢就當上“大媽擁軍隊”隊長。很快,許玉賢就把社區的一些離退休大媽召集起來,組織成20余人的“大媽擁軍隊”。20年來,“大媽擁軍隊”幾乎走遍吉林市的所有部隊,并與多支部隊建立了共建關系。每逢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許玉賢就帶著“大媽擁軍隊”走進軍官,與官兵一起包餃子;每當端午節,她們為官兵送去親手包的粽子;為了調整官兵伙食,她們送去親手腌制的各種小咸菜;老兵退伍時,給他們包送行餃子,說這叫“一路順腳(餃)”。2016年12月1日,許大媽照往年慣例去給武警某部退役老兵包送行餃子時,還為每個老兵帶了一袋自己親自炒的瓜子,吃著大媽包的餃子,磕著大媽炒的瓜子,自到許大媽對自己的關心,退伍老兵們感動不已。2017年秋天,某舟橋部隊既要參加上級組織的訓練考核,又要冬儲冬藏,有些忙不過來。許大媽知道后,為讓官兵安下心來,主動把腌菜的活包了下來,帶領“大媽擁軍隊”選、削、洗、腌,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茍。為不影響部隊的正常操課,每一顆菜大媽們都是從后窗往里遞,不聲不響的忙碌著,衣服上濺的全是泥土,可大媽們卻全然不顧,腌完菜就悄悄離開了軍營。看到像自己媽媽似的腌的干干凈凈的菜,官兵們感慨萬千,工作熱情更加高漲。20年來,這支“大媽擁軍隊”就像約定好了似的,每年6月去部隊腌大蒜,10月去漬酸菜、腌辣白菜、五花菜,春節到部隊包餃子,訓練季節為戰士們洗衣服,縫補被褥,一年四季,從不間斷。許大媽還經常與各部隊保持著電話聯系,官兵有困難,只要找到“大媽擁軍隊”,風里雨里,隨叫隨到。這支隊伍已有建立時的20余人,不到一年發展到30人,現在60余人。她們為戰士洗衣服500余件、做被子200余套、包餃子上萬斤、漬酸菜3萬余斤,淹咸菜將萬余斤,油悶茄子千余斤。
二、排憂暖兵心,為官兵解難做的實。許大媽不僅在生活上關心官兵,還在情感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用她博大無私的愛演繹著不是親人,卻與親情一樣濃的情懷。戰士想家了,她就和戰士嘮家常,讓戰士感受到母愛的關懷。有一次許大媽到部隊幫助腌菜,發現戰士小張感冒,頭痛發燒,看到訓練任務重,他就強挺著堅持訓練。實在難以堅持了,不得不請假休息。想到戰友們在忙著訓練,他卻在病休,精神上就比較郁沉悶。許大媽知道這些遠離家鄉的戰士,父母不在身邊,此時特別需要母親般的照顧和安慰。于是,她回家做好面,再加上幾個荷包蛋,煮好后端到小張眼前,一面催著他吃,一面同他拉家常,從各方面進行安慰,把小張感動的流下了熱淚。2004年,中百商廈發生火災,救火過程中,兩名消防戰士受傷,許大媽得知消息后,組織“大媽擁軍隊”全體出動看望受傷戰士,看著大媽帶來的熱乎乎的餃子和香噴噴的骨頭湯,煙熏火烤都不眨眼的救火勇士眼圈紅了。每當有軍人受傷住院時,許大媽都會買來慰問品和鮮花送到病床前。為讓他們能更快康復,許大媽更是四處求醫問藥。2011年10月,細心的許大媽發現,消防戰士每次出火警回來后,身上總有各種軟組織損傷或瘀傷。原來是在救火過程中,戰士們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常常奮不顧身造成的。了解原因后,許大媽發動隊員求醫問藥、尋求偏方,終于在一個老中醫那里尋到了藥方,為消防官兵解決了難題。有一回,她發現一個戰士的毛褲壞了,就不聲不響地買了好毛線織成新毛褲給那個戰士送去,那個戰士說什么也不肯要。許大媽說“大媽擁軍隊把戰士當親人,你們也不該把我們當外人啊!”直到現在,許大媽也不知那位戰士的名字。武警某部中隊長單某駐訓期間愛人生產,雙方父母均不在身邊,許大媽送去營養品和嬰兒用品,并協助產婦照顧好新生兒直到孩子滿月。單隊長訓練歸來,眼含熱淚,哽咽的說:“雖然我倆的母親都不在身邊,但許大媽對我們就像親媽一樣,我真不知道怎樣感謝你們!”許大媽說:“我們照顧她們娘倆不是為了要你說感謝,而是為了你安心帶兵,集中精力把兵練好啊”。前年,針對新入駐吉林市的某旅官兵,因以前部隊在大山溝里,遠離城鎮,有些軍官大齡了還沒處對象,她就千方百計地軍官牽線搭橋,現在有三對結了婚,有兩對準備結婚。許大媽積極主動地走上前,與新來到吉林的駐軍單位建立聯系,為官兵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得到廣大官兵的稱贊。
三、注重新作為,為官兵辦事想的遠。社會力量擁軍,難在堅持,貴在堅持。20年,本該安享天倫之樂的許大媽,把關心、關愛送到了官兵心坎。過年了,許大媽先到軍營給官兵包餃子,然后才忙自己家;官兵們有困難了,她們都把家里的事放一放,先忙官兵的事;有時人手不夠了,許大媽就動員老伴尹大爺一起上。尹大爺的加入,既為“大媽擁軍隊”增加了一個亮點,有使不少老大爺看到了希望,要加入擁軍隊。退休老廚師劉國祥拿出自己的特級廚師證說,“我要加入擁軍隊!”在許大媽的協調下,劉國祥經常到部隊為炊事員現場授課,具體指導,各部隊炊事員的煎、炸、炒等技藝提升很快,官兵們對許大媽們贊不絕口。通過這件事,許大媽很受啟發,感到社會化擁軍,并不是大媽們去包包餃子、洗洗被,或者淹個菜,而是要發揮地方優勢,把軍地通用的技能轉化為戰斗力,社會化擁軍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擁軍才能擁得久、擁得實。許大媽多方協調,他們社區和她的親友中一些軍地通用專業人才和專業設備,在部隊所需時優先保障部隊使用。她還針對當前部隊調整改革,有些官兵存在困難的實際,積極靠前排憂解難。許大媽想到自己年齡大了,也有干不動的那一天。為確保“大媽擁軍隊”傳承下去,切實為官兵們服好務,每次到部隊開展活動,她都盡量把女兒帶上,讓女兒盡早適應情況。為不給部隊增加麻煩,她們規定了每周三是固定時間,雷打不動。有個周三正好趕上她外孫的婚禮,為給姐妹們樹好樣子、立好規矩,她放棄了參加外孫的婚禮。每次到部隊去,她們都是坐公交車去,忙完就走,從不在部隊吃飯,也不讓官兵送。昌邑區“大媽擁軍隊”得到了軍地的廣泛稱贊,許大媽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也帶動了大家的擁軍熱情。在許大媽的帶動下,現在吉林市各區都成立了“擁軍隊”,一股股擁軍熱潮在吉林大地不斷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