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鑒宸:在國內搞文物鑒定很累
李鑒宸,我國頂尖的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師,這些年內地已經看不到他的身影,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走出國門,李鑒宸已長期在新加坡,香港兩地發展,人脈網十分強大,2018年第四屆亞洲藝術品鑒定評估師金獎,身家過億,被稱為鑒定界的隱形富豪。
我們今天收藏群體有8000多萬人,但是各種社會埋怨頗深,老收藏家賣不出去,也同時傳不下去,新收藏家不敢進來,這是何等無奈。李鑒宸早年做鑒定活動也十分堅信應該說實話,哪怕藏家紅臉,況且李鑒宸自己本身也是收藏家,更了解藏家心理,但已經走出國門三年的李鑒宸說了如下話,值得我們深思。
李鑒宸收藏的 清同治 黃地粉彩百蝶喜字紋碗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來的藝術品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但是看看我們國家藝術品市場近三十年來,都做了是什么,大量文物被當成藝術品流失海外,大量民間藏品不被承認,”金縷玉衣”事件國內所謂頂尖權威專家組團串通一氣,詐騙銀行二十多億貸款,古玩城店老板搖身一變,成為拍賣公司專家,甚至考古隊,博物館專家都參與進來虛假鑒定,虛高估價,這里面太多大名頭專家,甚至鋪天蓋地的電視臺鑒寶專家,可以做個實驗:鑒定一件藏品,十個專家十五種看法,檢測機器更甚,一個月就可以換一個新型號,想追究責任都沒辦法,這就是現實。李鑒宸不想參與,也不敢參與,因為國內這潭水太深,而且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過去幾年李鑒宸也想在國內發展,但老一輩專家打壓年輕專家,而這些名頭大的專家恰恰是文物部門掌權者,鑒定資格,法律法規制定者,說得再俗些,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李鑒宸收藏的清同治 胭脂紅釉玉壺春瓶一對
而在國外,李鑒宸不用考慮人情關系,金錢關系,完全憑本事鑒定評估,相當多藝術品博覽會找李鑒宸做鑒定,也是極少數走出去的中國鑒定評估師,國際藝術品博覽會倡導“背靠背”鑒定評估,而這種機制在國內行不通,在國內一件藏品要做真實鑒定評估很累。
李鑒宸收藏的清道光 斗彩云龍紋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