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是一種名貴的修建質料,它皎潔無瑕,質地堅實而又細膩,很是容易鐫刻,古往今來的名貴修建多接納它作質料。它的起名尚有一個起源,據傳,我國從漢代起就用這種宛若美玉的質料修筑宮殿,裝飾廟宇,鐫刻佛像,遮掩堂室。由于是從漢代先用這種皎潔無瑕的美玉來做修建質料的,人們就順口說成了漢白玉。
漢白玉雖質地較為堅硬,但卻懦弱易碎,以是漢白玉鐫刻的藝術品極其稀罕。由于能稱得上藝術品的,都必須用的漢白玉,由于只有用漢白玉才可以上數萬萬年不風化,次料,通俗漢白玉則差異,風化年限較早,長的幾十年,短的幾年,有的甚至昔時就風化,尚有的剛幾年就存在石層石線開裂征象。
曾在2012香港春拍一個有少許破損的“漢白玉碗”以30萬起拍的,后經眾多珍藏家瘋狂爭取,終以115萬定錘成交。有破損的“漢白玉刻花纏枝紋碗”已經云云受接待了,可見漢白玉碗的魅力之大,價值之高。
本公司近有幸征集到一款乾隆年制的玉盤直徑105mm 玉碗直徑105mm 玉碟直徑105mm 經專家鑒定,確以為是乾隆年制漢白玉碗中的稀罕珍品。它選用優質漢白玉料,碗底落款“乾隆年制”,琢工細膩,造型正經,紋飾優美,自己就是上佳的藝術品。
“漢白玉盤.玉碗.玉碟”紋理極為優美,極其細膩,泛起出自然曠達、熱情生動的藝術效果。就似乎是一幅油畫,美得感人心魄,是眾多大珍藏家為鐘愛的藏品,“漢白玉碗”的珍藏價值極高,是絕世寶物。溫潤的玉材均不作任何人為沁色,規整的器形正經雅致,充實體現了乾隆時期的審美意見意義,是其時漢白玉碗的杰作。且出自尊師之手,其紋理極其優雅大氣,是皇室御用之物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