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白釉花口碗珍品
定窯白釉花口碗, 碗口呈五瓣葵花式,斜壁內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底邊有不規整的垂釉痕。
晚唐時期,定窯逐漸發展成為以燒造白瓷為主的瓷窯,此時的定窯白瓷已相當精致,胎質潔白細膩,造型規整而優美,釉色顯白或白中泛青,碗、盤類器采用正燒法,工藝比較精細,此碗即為代表。
瓷器入窯焙燒時,釉汁因流動性過大而下流,在器物下部凝聚成蠟淚狀或玻璃珠狀,這種現象稱為垂釉。古代瓷器,特別是唐以前制品,往往可見垂釉。垂流下來的釉滴,通常稱“淚痕”。
定窯是我國古代北方著名的白瓷窯場。
定窯白瓷的造制始于唐代,至宋代發展到頂峰,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生產的白瓷工藝水平極高。定窯的白瓷胎體潔白,質地結實,釉色潤澤如玉,白中微微閃黃。定窯的燒制在使用匣缽的基礎上又創造了覆燒技術,提高了瓷品的產量,但盤、碗因覆燒,有芒口及垂釉現象。